前幾天在朋友群里,有兩個朋友分享了孩子(二年級)開家長會時,老師講的一些學習要點,他們的孩子都在同一所省級老牌名校。我一邊看他們拍的ppt照片,一邊感慨“名校就是名校,確實有一套”。
此外還看到了學校請了一位學生家長做的分享,也是很多地方讓我醍醐灌頂,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差距。
“打基礎”這件事,我自己體會頗深。
一方面松剛上一年級時,我度過了一段“沒頭蒼蠅亂撞”時機,自己以前的學習經驗似乎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的要求,每天老師布置“預習”、“復習”好像時間花了,效果也不夠好,可能沒學到點子上。直到一年級下學期,我才慢慢摸清規(guī)律,有點頭緒。
另一方面,也深感“基礎”非常重要。低年級的重點或許不是在外面花團錦簇地報班、拔高,而在于幫助孩子摸索到適合他的學習方法,以及養(yǎng)成扎扎實實吃透每一個知識點的習慣,這才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
所以我特意問要了老師家長會演講的ppt照片、以及該學生家長(下簡稱家長A)分享的要點,甚至朋友的聽課筆記,整理成這篇。文中也有一些補充,來自于我自己的收集,以及群里其他善于思考總結的家長貢獻的智慧。
這篇只是供大家參考,無需全盤照搬。可以根據(jù)自己所處現(xiàn)實情況調整,以及有選擇性采用。另外提到的預習復習等主要針對語文學科,數(shù)學學科改日另起一篇。
家長A在談到“預習”時提出的指導思想是——預習主要是為了達到帶著問題去上課、跟上課堂節(jié)奏,進行一定的周邊知識擴充。但是不要過度,免得孩子上課過于自信不認真聽講。
名校老師提出的預習要求是——
語文預習,不能流于一類二類字的描紅,強調讀音要讀準,確認讀音,強調預習質量,字典不離手,便于弄明白。(二年級配套的默寫能手和階梯閱讀務必認真完成。)
建議的預習步驟:
1.朗讀課文:手捧書,眼看字,至少3遍,通順為止,不添字漏字。
2.圈畫一二類生字組成的詞,讀準:前后鼻、鼻邊音、平翹舌。
3.書空生字,注意筆順、筆畫、新部首。書空,就是在空中虛寫,一方面幫助加深字形記憶,規(guī)范書寫筆順,強化運筆印象;另一方面也免得小肌肉還沒發(fā)育好的孩子在紙上寫字過于疲憊,產生畏難情緒。可以邊唱筆畫邊書空。4.讀詞條:理解字、詞、義、規(guī)范詞語、常用詞語。從已有的題目做好做扎實,再適當延伸。
松媽補充:
1、前陣子有一次陪松預習,需要查字典,我拿了家里的新華字典來,松非說小學生字典好用。
后來驗證了一下,確實對他來說更實用一點,因為比如某一個字吃不準部首,新華字典只能靠自己猜測驗證,而小學生字典會明確標出。
2、另外我家時不時會用到一個小程序“筆畫筆順查詢”,在吃不準筆畫的時候,就會拿來查一下寫法。
3、因為松是聽覺學習型,視覺敏感度相對差一點,寫作業(yè)經常錯字漏字,寫字速度偏慢。
有朋友給我建議:可以利用寒暑假提前預習下個學期的生字,最好會寫,會減輕他的困難。
這個我還沒實踐,但我覺得是個很不錯的方法。
家長A的思路是——復習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知識點、查漏補缺、應對測驗。
她平日家中復習重點主要四個部分:1、復習平時作業(yè)中的錯漏點、疑難點;2、對薄弱環(huán)節(jié)重點復習、練習,做到“過度”學習(才能形成有效記憶);3、有針對性的做1-2套練習卷,看準確率、速度,排查錯漏點;4、適當循環(huán)復習,強化、穩(wěn)固記憶。
名校要求:復習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都是要加強的。查字典,搞清楚字意,新學的字,課文中的詞組詞意一定要清楚。
作業(yè)步驟參考:語文書-硬筆習字冊-補充-百花園寫話-(課外可以輔助默寫能手 階梯閱讀。
此外有個家長提供了一個“復習”的方法——每天跟孩子聊聊課堂內容。回憶課堂內容從細節(jié)入手,剛開始孩子很可能說不記得了,需要家長用帶有細節(jié)的問題去引導,哪怕瞎編的問題,因為你瞎編孩子立馬進入反駁叨叨模式。
ps,松媽想起《認知天性》一書里說到要求學生們撰寫日報或周報,總結自己做過什么事情、成效如何,以及下次如何從不同角度入手,從而做得更好。每天反思就是一種有間隔的檢索練習。
松媽補充:
呼應上面部分舉個例子,前兩天老師在群里說,今天默寫,“船只”很多孩子默錯。看到消息我有點懵,不知道我娃有沒有錯,因為好像我沒給他復習到過這個詞。
后來他回家我特意翻了一下他的語文書,在“語文園地”里確實有這個知識點,這應該就是每次復習的重點,也是考試易考、孩子易錯的部分了。
另外上文提到的《默寫能手》確實不錯(淘寶找的圖,實際上沒那么厚,可能有各地版本差別,我不確定,請自行搜索)
一年級的時候,我以為這本只是為了練字,或者熟悉生詞。其實現(xiàn)在仔細看它的編排邏輯里有很多易混字、多音字、反義詞的辨析和拓展。
另外每一次練習左下角都有登記時間的橫線,這個看上去不起眼,但對于我家這樣寫字速度比較慢的孩子,是個很實用的功能,幫助他一點一點提高速度。
然后,直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很多頁上都有二維碼,可以報默本課重點詞語(估計這是N個家長都沒有發(fā)現(xiàn)的功能)
1、做題時圈關鍵字,做一個勾一個。
松媽:我理解這其實就是教孩子提取題目關鍵信息,不要小看這樣的訓練,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將來寫作文時“審題”,我們閱讀課上會有一些段落的寫作練習,經常有孩子審題不清,寫得驢頭不對馬嘴,即使我們在他們動筆之前已經講解“破題”了。 2、做卷子要有選擇有重點。
有關這個觀點的論述,我看到過最全面最實用的,來自我關注很久的微博上的一位語文老師 @我們1班王悅微。值得推薦關注。
家長A有關寫作業(yè)的指導原則
一、作業(yè)任務分配
1、優(yōu)先完成校內課后作業(yè);
2、最難的或者最喜歡做的作業(yè)優(yōu)先(都可以);
3、盡量一次完成一項作業(yè),如要分段完成,也至少有一個明顯的階段性成果;
4、給孩子獨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作業(yè)過程中盡量不要問問題、吃東西、隨便上廁所、削筆等;
5、可以“默默”記錄寫作業(yè)時間,后期讓孩子自己記錄;6、給出孩子完成作業(yè)的截止時間段。
如果坐在孩子身邊看孩子寫作業(yè),可以選擇看書,或者處理自己需要安靜處理的工作,告訴孩子互相不要隨便打擾。
二、作業(yè)盡量“一遍過”,做對做好
1、測試孩子作業(yè)的一遍準確率,并刻意訓練;
2、建議孩子有意識的標注疑難點、疑惑點,比如中途想問大人的、吃不準的,在作業(yè)完成后重點思考和復查;
3、對作業(yè)的整潔度和條理性做跟學校老師一致的要求,并向孩子說明理由。(看到這里松媽淚目了,松曾經有回家作業(yè)寫字不規(guī)范,被老師打回來做的情況,一方面孩子隨意,另一方面也確實需要家長更重視,免得重復花費時間)
三、家長要多觀察孩子學習狀態(tài)
1、適當抽空觀察孩子完整的作業(yè)過程;
2、觀察孩子的注意力、書寫習慣等;
3、及時糾偏。
四、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總結薄弱知識點
1、幫孩子檢查作業(yè)后,指出錯誤,請孩子自己再做一遍,并寫明解題思路。
2、語文的預習按要求來,不能偷工減料,曾經為了省時間,把老師復習要求里的在家聽寫改成了孩子自己讀,一段時間下來就發(fā)現(xiàn)孩子字詞不過關了。
3、發(fā)現(xiàn)孩子作業(yè)中的錯題和漏項怎么處理?帶著孩子一起分析原因,甚至要告知以前類似或相同的錯誤,還可能怎么錯法,加深印象,減少重復犯錯概率。
其實孩子做作業(yè)慢,家長需要觀察,分情況處理,比如至少有以下幾種原因:
1、寫字慢(可能是手部肌肉發(fā)育不完善,也有可能是字詞不熟練)
2、走神、邊寫邊玩
3、畏難,遲遲不想動筆(和大人的拖延癥一模一樣)
每種原因的處理、幫助方法都不同。
其他補充
松媽又特意去看了一遍卓校長的《歡迎來到一年級》(北京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全國十大明星校長卓立校長),我認為是幼小銜接最好的書,沒有之一。
雖然我家已經二年級了,我依然獲得了“溫故知新”的充實感。
在談到語文預習、復習時,卓校長這樣說
最后——其實作為小學生家長,我和我的朋友們經常聚在一起吐槽,“現(xiàn)在孩子上學,家長太累了,恨不得要全知全能”
在松上小學前,我也把一切想得很簡單,但確實現(xiàn)在孩子面對的知識體量、上課進度,都和我們小時候不可同日而語,換句話說“難多了”。
文中眾多的要求,看上去“繁復”,實際上吃透了成為習慣,也就還好。
我前陣子講座的題目是“關鍵時期,關鍵幫助”,其實孩子1-3年級都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所以需要家長更多觀察孩子狀態(tài),幫他們一把,這樣將來才能省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