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角色,關于他歷來有諸多爭議,有人認為他是開創大一統的千古一帝,亦有人認為他不過是個殘忍嗜殺的暴君。不過今天不談其功過,而是論其在身世上所存在的爭議。
關于始皇帝的生父,主流觀點一般認為是秦莊襄王,但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始皇帝的生父其實是秦相呂不韋,呂不韋在與趙姬私通后將趙姬獻給秦莊襄王,最后生下了嬴政。
第二種觀點頗有些陰謀論的味道,但卻流傳甚廣,就連被認為是史學權威的《史記》以及《資治通鑒》亦有支撐這一觀點的相關記載。
那么,秦始皇的身世為何存在如此多的疑點,又是誰在偽造他的身世謊言,混淆視聽?
秦始皇
秦始皇的身世之所以會有諸多爭議,與《史記》前后矛盾的記載有直接關系。
在秦始皇的傳記《始皇本紀》中,史馬遷是如此記載的:“秦莊襄王為質子使趙,見呂不韋姬趙氏,悅而娶之,于秦昭王四十八年生始皇,名政……”這段就是原原本本地記述事實,承認了始皇帝的皇室血統。
但在呂不韋的傳記《呂不韋列傳》中,司馬遷的記述不再那么克制,而是加了不少引人遐想的“修飾”:
“呂不韋娶邯鄲最善舞之姬,知有身。莊襄王見而悅之,呂不韋怒,念已破家為之,欲以釣奇,遂獻其姬。姬匿其有身,至大期日生子政……”
秦始皇雕像
這段的大意就是呂不韋娶了趙姬,一次秦莊襄王在同呂不韋飲酒時,對趙姬起了心思,呂不韋雖然生氣,但想到自己把寶都壓在了秦莊襄王的身上,便把趙姬獻給了他,后來生下了嬴政。
光是這段似乎與《始皇本紀》無太大差異,但別忘了兩處細節。
一處是“知有身”,也就是說呂不韋在將趙姬獻給莊襄王前是知道她有身孕的;而之后趙姬又“匿其有身”,也就是隱瞞自己有身孕的事實,最后生下了始皇帝。
這里司馬遷雖然沒有直言,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意思:趙姬在被獻給莊襄王前就懷孕了,后來就生下了嬴政,所以嬴政其實是呂不韋的兒子。
呂不韋
除了嬴政的身世疑竇叢生外,另外一個疑點也不容忽略,那就是一向以治學嚴謹而著稱的司馬遷,為何會出現前后矛盾的記載?
這一點先按下不表,我們先談嬴政的身世。關于“嬴政其實是呂不韋之子”這一說法其實很受歡迎,在司馬光所著的《資治通鑒》中,便沿用了這一觀點。
書中說“知趙姬有娠”,后呂不韋“佯怒,既而獻之”,最后“孕期年而生子政”。
這里的“佯恕”同時闡述了呂不韋如此做的動機,決心投資秦莊襄王,但表面上仍要表示憤怒,來達成自己的子嗣日后顯貴的目的。
呂不韋
顯然,司馬光會做這樣的加工,也代表他內心深處是認同“嬴政為呂不韋之子”的說法的。
此外,著《漢書》的史學家班固同樣有此觀點,他在《王商傳》中對嬴政出生的記述,基本與《史記》和《資治通鑒》無異。
這些史料無疑為“嬴政為呂不韋之子”提供了支撐的論據,但這就真的可以肯定嬴政是呂不韋和趙姬的私生子嗎?
嬴政
由于歷朝歷代皆沒有相當明晰的史料去論述始皇帝嬴政的身世,加之《史記》、《資治通鑒》這類史料的混淆視聽,對于嬴政的生父究竟是誰,史學界其實頗有爭論。
但如果理性分析的話,嬴政為呂不韋私生子的可能性是極小的。
首先,除卻以上提到的三部史料外,并未有其他史料有論述“嬴政為呂不韋之子”的傾向。
并且即便是這三部史料,也是在以暗示的方式論述這個觀點,并未明確指出,大抵也是因為沒有實質性的證據。
嬴政
而這個“暗示”的先河,是司馬遷開的,可他也犯了前后矛盾的問題,這種“暗示”也就變得不那么可信了。
至于司馬遷如此嚴謹之人,為何會犯前后矛盾這樣的低能錯誤,則可能是因為他太過嚴謹。
《始皇本紀》載于史記第六卷,而《呂不韋列傳》則載于第八十五卷,成書遠遠后于前者。
這也意味著在寫《始皇本紀》時他應該是相當確信嬴政的身世的,可到了寫《呂不韋列傳》時,又受所搜集資料和坊間傳言的影響,做了一定的藝術加工。
司馬遷
至于為什么說是坊間傳言,主要是因為司馬遷雖為史官,可“嬴政為呂不韋之子”這種秘辛,恐怕要上升到國家機密的高度,即便是出于“家恥不外揚”的心理,秦皇室也不可能讓這個秘密被幾個當事人以外的人知道。
另有一點,《本紀》與《列傳》雖都具有嚴謹性,但后者更有可能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
而在搜集呂不韋資料時受坊間傳言所影響,本著嚴謹的態度,司馬遷也將“知其有身”這樣的內容加了進去。
最后,還可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在《史記》的記述中,呂不韋已經知道趙姬“有身”,但在將趙姬獻給秦莊襄王后,趙姬是“至大期”才生下了嬴政。
趙姬
關于“大期”的理解,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十個月”,這也是主流的觀點,唐代知名學者孔穎也說“十月而產,婦人大期?!?/p>
而以古代的醫療水平,即便他們已經知悉女性經期與妊娠的聯系,可想要明確的達到“知有身”的程度,起碼也要兩個月。
而這十個月不管怎么算,都會出問題。
如果以趙姬懷孕為起點來算,那她跟隨莊襄王八個月后就將臨盆,莊襄王不可能不會懷疑,更不可能那么痛快地立嬴政為太子;而如果以趙姬跟隨莊襄王為起點,再過十個月,那嬴政就得歷經十二月而生產。
趙姬劇照
正常女性的妊娠期普遍為40周左右,如果超期達到42周就被視為過期妊娠。過期妊娠相當危險,隨著胎盤的退變和羊水的減少,胎兒的生存率也將直線下降。
即便胎兒最終能夠存活,也會因為老化的胎盤無法充足供氧,導致胎兒大腦缺氧,繼而出現智力低下等一系列問題。
而顯然,如果真按照這個觀點,嬴政超期這么久才出生,就算不胎死腹中,也絕對不是健康孩童,但顯然他又正常的很。至于認為“大期”為十二個月的說法,就更經不起現代醫學的推敲了。
其實到這里,嬴政生父究竟是誰這個問題就已經無需再有疑問了,但其身世的謊言又是誰一手制造的呢?
嬴政
關于秦始皇的身世謊言,乍一看造謠者很可能是呂不韋或趙姬,因為秦始皇如果繼位,他們將是最大受益者,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嬴政生于趙國都城邯鄲,當時他的父親還不叫子楚,而是叫異人,是秦國送往趙國的質子。所謂質子,基本與人質無異,但一般多為一國王子或世子,只不過是最不受疼愛的那個。
之后,趙國商人看重異人的潛力,一步步扶植異人成為秦王,其中也包括將自己的妻妾趙姬獻給異人。
公元前250年,已經改名為子楚的異人繼位,為秦莊襄王。次年,呂不韋便被封為了相邦,待遇優厚,位極人臣。
秦始皇雕像
即便不過多贅述呂不韋是如何幫扶子楚上位的,可就結果來看,將一名質子扶植為一國之主的呂不韋,其手段和心機都遠非常人可比,而如果將懷有身孕的趙姬獻給子楚,一旦被發現,他將滿盤皆輸,這種低能錯誤他大抵是不會犯的;
再者,就算嬴政能接受這一事實,秦國宗室也不可接受,根本劃不來。
而且這種謠言過早的流傳,也無疑會妨礙嬴政的繼位。所以,造謠者是呂不韋的可能性極小。
至于趙姬,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時代,本著“母憑子貴”的原則,她也絕不會制造這樣的謠言;所以,真正的造謠者另有他人,一個是被秦國一步步所吞并的六國,另一個則是嬴政的潛在競爭者成蟜。
趙姬劇照
六國自不必多說,被秦國一步步吞并,抹黑其君主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操作了,最大嫌疑的是趙國。嬴政出生前后,秦趙關系極為緊張,否則子楚也不會為質子。
前有長平之戰,后有邯鄲之戰,趙國人對秦國自然是痛恨不已,污蔑其君主其實為趙國人的骨血很好理解。之后,被秦所滅的其他幾國,也都對嬴政有著沒齒之恨,將謠言進一步流傳、夸大。
至于成蟜,此人是贏政與趙姬被困趙國時子楚與其他女子所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單獨陪伴在子楚身邊,后又被封為長安君,可以說是王位的潛在競爭者。
而如果能夠通過造謠的方式令秦莊襄王質疑嬴政的身世,影響其繼位,成蟜的目的也就達成了,因此他也有可能為造謠者。
嬴政劇照
“始皇帝嬴政為呂不韋之子”這種說法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與時代的大環境有直接關系,六國民眾對秦國的恨意、史學者的主觀判斷與極強的話題性,都加劇了它的傳播。
[1]覃婷婷.論秦始皇的身世——以《史記》第六卷和第八十五卷為視角[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