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人在離婚后,為什么還會選擇再婚?
我想,一部分是因為還相信愛情,所以想再次爭取幸福的機會;另一部分可能是覺得生活還得繼續,所以想找個人一起來抵御余生寂寥的日日夜夜。
不過有了前車之鑒,對于再婚,很多人會變得謹慎許多,有的甚至望而卻步。
其實啊,你若是能明白再婚路上,無論選擇誰,最終都逃不開這幾種結局,相信就不會再憂心忡忡了。
對于沒有感情基礎的再婚夫妻,最顯而易見的一種結局就是:搭伙過日子。
已經體會過愛情的酸甜,也經歷過婚姻的失敗,如今的他們已沒有了當初對幸福的憧憬。
他們明白,婚姻即是生活。相比于熱烈而飄忽不定的愛情,此時的他們只想要一份平凡且穩定的婚姻以度余生。
不談愛情,不奢望幸福,只考慮雙方的實際條件是否符合彼此的需求,“合適”是與之結合的唯一條件。
有人說,這樣的婚姻像是一場利益買賣。
是的,這就是一場交易。彼此摘出情感,將雙方的經濟基礎和個人能力放大,各取所需,各得所愿。
當然,凡事有利就會有弊。
正所謂:“半路夫妻隔著河。”
這樣的再婚夫妻因為沒有感情也就缺少信任,彼此很難保持一條心。
雙方心里各有盤算,為孩子盤算,為將來盤算。誰都不愿意和對方坦誠相對,相互之間客氣疏離,做什么都靠猜,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暫時將兩顆心栓在一起。
那么,既然沒有信任,為什么還要再婚?
為了生活。
為了饑餓時有飯菜裹腹,為了生病時有人照拂,也為了排遣孤獨與寂寞。
所以,即使各懷心思,但在生活上也能相互幫襯。
這樣的婚姻,雖說只是搭伙過日子根本無關乎愛情,但只要保障了雙方的利益,倒也能一起平穩的度過余生。
對于想要再婚的人而言,只要條件合適,基本都是閃婚的節奏。
但也因為對彼此缺乏了解,再加上再婚的家庭人員組成部分比較復雜,以至于婚后相處時多有磨擦,矛盾不斷。
而這些矛盾多集中在兩個方面:金錢和孩子。
因為是再婚,除非在前一段婚姻里兩人都沒有孩子,否則有孩子這個關系在,就免不了與前任的家庭有經濟往來。
孩子不在身邊的,每個月的撫養費、教育費給多給少現任都會有微詞,都能引發矛盾。
為了避免吃虧選擇各自把控金錢的,又會因為算的太清楚而彼此心有怨言。
而孩子在身邊的,凡事都會下意識的偏向自己的孩子,以自己孩子為重。
以至于互相埋怨對方,給與各自孩子的親情陪伴不夠多,埋怨經濟上對孩子的付出有偏差。
這樣在金錢問題上相互防備,孩子問題上各自偏袒的夫妻,婚姻真的很難美滿。
其實再婚的夫妻,想要過的好,需要擁有比頭婚還寬廣的心胸。要懂得包容,懂得共情。
畢竟雙方的家庭成分都不純粹,身上原生家庭的烙印都很重,戒備心都很強。
對他們來說,金錢等同于安全感,而孩子則是對方對這段婚姻的誠心。
只有在金錢上給予彼此更多的信任,對孩子真心接納視如己出,才能贏得伴侶的尊重,如此再婚的家庭才會和和美美。
若是放任矛盾不管,堅持以自我利益為重,那么婚姻必定會再次走向失敗。
關于再婚,真的有人找到真愛,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嗎?
當然有!
比如民國的唐瑛、張幼儀;再比如現在娛樂圈中的張歆藝、賈靜雯、伊能靜。
有人說,那是她們自身條件好,換做我們普通人是很難找到的。
其實不然。
條件再好的人,再婚中那些該遇到的問題一樣都不會少。
之所以他們可以收獲幸福,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因:
其一,他們比其他人更懂得從上一次的婚姻中總結經驗,牢記教訓。
其實,很多時候一段婚姻的失敗,雙方身上都有問題,不過是主要和次要的區別。
而有部分人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懂得在失敗中發現自身的缺點并加以改正,以便用最好的狀態去經營下一段婚姻。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
聰明的人從來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和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將就余生。
但若是選擇再婚,對方必定是能和自己赤誠相待之人。他們會與之共同撐起婚姻的責任,沒有防備沒有欺騙,彼此依賴,相互扶持。
這樣的人理智且感性,能明白婚姻中的真諦,自然也就能收獲幸福。
再婚,有幸,有不幸。
而決定再婚能否如意的,就在于我們對待婚姻的態度,在于兩個人走在一起不是為了排遣寂寞,也不是害怕生活壓力,更不是向年齡妥協。
而是以愛為基石,以幸福為目標,彼此尊重珍惜,如此婚姻才能得以長久,反之,不管你選擇誰,結幾次婚,結局都不會圓滿。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亮【在看】,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