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問我:“婚姻的本質是什么?有人認為,利益才是婚姻永恒不變的核心訴求。婚姻就是在自己的利益和對方的利益中尋找平衡點。這種觀點對嗎?”我結合自己的學習和人生經歷,試圖對這一命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在我看來,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婚姻的邏輯并不能等同于商業的邏輯,利益并不是婚姻的全部。
首先,婚姻和商業都會追求共同利益。從利益的角度來看,婚姻中的夫妻雙方是“一加一大于二”的關系,彼此不能分離,一旦分離就會造成“二減一小于一”的后果。長期的商業合作也是尋求彼此的共同利益,并讓共同利益最大化;只顧眼前利益的“一錘子買賣”是不可持續的。從這一點來看,婚姻的邏輯和商業的邏輯都追求共同利益。
但是,婚姻的邏輯和商業的邏輯至少存在三點不同,如下所示:
第一,婚姻的本質是共生關系,商業的本質是利益關系。分清楚這一點非常重要。所謂“共生”,簡單來說就是共同生活。比如,人體和消化道內的腸道菌群就是一種共生關系,彼此共生,不能分離。一方出現問題,會影響到另一方的生存。此外,非洲大草原上的大象、斑馬和它們背上的小鳥也是一種共生關系。穩定的婚姻關系也是如此。然而,利益是可以通過金錢來贖買的。如果通過賠償來離婚,以獲取自由,這樣的婚姻就已經變質了,更不可能穩定。
第二,婚姻和商業遵循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規范是不同的。婚姻遵循的價值觀是忠誠,鼓勵夫妻雙方主動承擔責任,甚至鼓勵為了親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商業遵循的價值觀是誠信,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鼓勵多方共贏,但是不鼓勵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婚姻關系涉及到家庭關系中的感情(如愛情、親情)、責任、義務等這些更深層次的倫理道德層面的問題。然而,基于利益關系的商業合作只需要“在商言商”,遵守商業的規則和倫理規范就可以了。
第三,結束婚姻和商業關系的后果是不一樣的。結束一段婚姻關系,不僅對夫妻雙方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比如財產分割、債務分擔、孩子撫養等),還會對整個家庭、對孩子的成長都會造成難以估量的不利影響。結束一段不愉快的商業關系,對雙方可能都是好事,對第三方的影響也非常有限。
因此,維系一段婚姻長期穩定的關鍵因素,不是刻骨銘心的愛情,而是旗鼓相當的價值。也就是說,這段婚姻能夠讓雙方彼此接受,相互成就,共同成長,同甘共苦,風雨同舟。穩定的婚姻不能只看到自己,而是要在婚姻中看到彼此,讓彼此變得更好,讓共同的小家庭變得更好。這種價值不僅僅是利益,利益不可能維系長期穩定的婚姻。在婚姻里,不能沒有利益,也不可能完全脫離利益。但是,在利益之上,還有相互信任、夫妻關系、家庭和諧、孩子健康成長等這些更重要的事。否則,建立于利益基礎上的婚姻,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