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經營知榷 · 文/蘇城 · 歡迎關注
伴隨著夏至和端午接踵而來,夏收和夏種也逐步結束了,一年中季節更替總是伴隨著承上啟下的農時更迭。人生也是如此,這幾期話題涉及到了心靈和人生任務,所以很多朋友留言跟我討論開悟和感悟的一些細節。其實人生沒有什么突然間的大徹大悟,質變總是在某些經歷和積累之后發生,而不會憑空突變;頓悟也是如此,是在思維和認知能力量變之后觸發的。
這個話題不能總是往宗教上引,畢竟當下談信仰太過奢侈。各種幻相之下,人們的欲望總是壓過信念和能力,即便是拜佛跪主也是在欲望和妄念驅使之下的行為。特別是對于我們當下的弱冠、而立之年的朋友,輕易用信仰或宗教來給自己的未來裝個套毫無意義——大部分人的未來還很長,有無數種可能,而且我們還面臨學歷貶值、就業內卷、生存空間被擠壓之類的難題,需要在不斷的變故中調整自我。歷史跟我們的思維一樣,可能巨變來自量變積壓之下的瞬間,所以人生不到嗝屁之時不要輕言放棄。我們都是歷史長河里的水滴,潮水洶涌、水滴石穿都發生自水滴的力量,至少它們的動能還來自低谷中積蓄的力量呢。因果鏈、價值感、自為利他、遵從本心,這四個維度的探討,也許對我們未來的生活會有所幫助。
承諾能帶著你一點點變好的人,有可能是真的;夸下海口說要讓你脫胎換骨、回爐再造的人,幾乎都是騙子(大家都要慎重點買網絡課哦)。人生的因果需要不斷積累,從正向的鏈條往往反饋正向的結果;從負面的鏈條容易收獲負面的惡果。不管如何,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會投射到人生的每一個際遇。我們所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修為之下的邂逅;閱覽的每一本書、每一個視頻都是另一個時空下的自我想要努力給我們投射的訊息。
千萬不要“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因為我們在下一個場景所遭遇的善惡,已經在我們前面“為”與“不為”的意念之間做出了選擇,并由此折返給自己。
人生最大的報復是斬斷因果而遺忘,而不是原諒。徹底遺忘或原諒是不可能的,都是違反人性的。當一件事情或一個人對你傷害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時,斬斷因果鏈未嘗不是一種辦法,也是一種報復。不在意,平淡化,不僅僅是平淡化他們今后對你的意義,也平淡化你和他們之前的那些你曾經珍視的記憶以及未來可能產生的糾葛。接納教訓,斬斷因果,收獲的是平靜和更加堅定的自我。
永遠不要抱怨,這件事為什么會發生在你身上?如非不可抗拒因素,還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你把很多不希望發生的事情轉變為“這件事教會了我什么什么”的覺悟,你會逐漸發現并感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雖然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社會里,承擔著不同的角色和使命,但我們的角色并不是要永遠讓所有人高興,不要覺得拒絕別人就像犯了天大錯一樣,自己感受最重要。關注自己感受是減少精神內耗的主要路徑。 人與人交流的基礎是直接提出需求,而不是靠想象去判定自己的感受和溝通方式。
口口聲聲用自己的經歷去感受別人,還貼上“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所有問題并安排別人,可能會慢慢失去對方。當我們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專業意見應虛心求教,也要有自己的判斷和決心,把自己的感受和目標放在第一位。即便別人反對甚至全世界都不看好也沒關系,想好就去做,不必強制交流,看結果說話。
為自己負責,就是要承擔自己的情緒、錯誤和責任,不走捷徑,不為自己開脫;為目標和結果負責的同時,首先武裝自己、充實自己,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每個人都是自為的人,都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本身并沒有錯,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為自己就是只管自己的利益,要想長期主義就要做好價值交換或持續變現,還要考慮構建利益輸出、交換以實現共贏的利他局面,這樣才能得而長久。利他不是要刻意為之,而是考慮對方的痛點和需求,讓雙方在價值對等的基礎上獲得對方的認可并解決問題。
諸相皆虛妄,當我們不盯著眼前的蠅頭小利,抓住本質尊重事物發展自然規律的時候,才能實現無我,才能完全站在利他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個時候,無我即有我,看山還是山。
當我們給善惡貼上標簽的時候,也當給我們人生方向貼上標簽,不要吝嗇給自己膽略、魄力和突破的勇氣。趨利避害是我們的本能,追求快樂和不負光陰同樣是我們的本心所向。所有人的看法和評價都是暫時的,只有自己的經歷和成就能夠伴隨我們一生。幾乎所有的擔憂和畏懼,都是來源于自己的想象,只有你真的下決心認真去做了,才會發現還有諸多快樂和成果。
認可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就是要敢于接納自己的缺點與平凡,也要有擁抱勝利的渴望。拋頭露面、丟人獻丑、獨當一面、屹立擔責,我們害怕這些嗎?如果害怕這些其實就是拒絕成功和勝利。一個遮遮掩掩、畏畏縮縮的人,注定了容易被難題所困擾;用內心直面、擁抱目標和勝利的人,大家則會如同花蝶相戀常相伴。
當你保持專注力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目標和內心渴求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距離它們的實現會越來越近、越來越容易。而曾經讓你瞻前顧后甚至離開主路去浪費精力探尋真相的新聞事件,都已經在你耳邊隨風而去,超過90%的事情都是這樣。因為這個時候你的判斷取向只有兩點:第一,和我有很大關系嗎?第二,能產生價值或來錢嗎?對于主要目標毫無裨益的事情,那就丟開。簡單粗暴,但非常有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