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學者,還是著名學者;不論是底層群眾,還是有創意的群眾;不論是普通公務員,還是高級干部;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不論是學生,還是商人;不論是知識分子,還是高級知識分子;不論是藝術家,還是作家和詩人。只要擁有下面八種觀念,都是一位現代公民,否則,距離文明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
這八個觀念應該在小學時代,第一次提出來,形成一種概念。在中學時代做一次拓展,加深理解。在高中時代逐漸固定下來,初步形成一種世界觀。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落實和實現。只好由眼花耳聾的木蟲,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呼吁和吶喊。雖然聲音微弱,但是,小草總會成長,花朵總會開放,理想萬一實現了呢!
第一,生命觀念。這個已經說過多次了。估計許多讀友能夠背誦如流。敬畏生命是第一正義,而且是衡量正義與否的尺度!
這個觀念有什么意義?它可以用它衡量戰爭、運動、社會、工作、政策,等等。如果撇開生命談正義,或者褻瀆生命談正義,往往不是真正的正義。
當然,正義不單單是敬畏生命,還有其它指標。因此,本人在此強調的是第一和尺度。至于其它指標,木蟲以后再仔細論述。
第二,平等觀念。這個也說過多次了!平等觀念是文明之母。沒有平等觀念最終與文明無緣。只有擁有平等觀念,官員、富豪、學者,才能真正成為社會精英,才能推動社會進步,而不再貪婪官位和虛榮。
平等不是平均,而是人人有尊嚴!平等分絕對平等和相對平等。絕對平等包括人格、尊嚴、基本權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對平等主要是指在社會分配和職責分工上,要和個體能力相符。
第三,權利觀念。權利意識相當重要,是現代文明之父。權利是自由的內容。自由是權利的外延。如果權利得到捍衛,即是自由得到落實。
權利人人都擁有,可以說是天賦人權,也可以說是生命的屬性!權利是法治社會的核心要義。權利當然是指個體權利。權利不可侵犯,必須得到捍衛,因為,這就是人類文明。
第四,法治觀念。文明社會必定是法治社會,因此,法治觀念絕對不能缺位。沒有法治必然淪為人治,而人治不僅是愚昧和落后,而且會導致各種不公正和腐敗。
依法治國不是用法律來治理人民,而是每一個人,每一級組織和政府,都要置于法律之下,法是王。法律首先規范的是政府和執法者。法治要實行無罪推定,程序正義,法庭抗辯。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不違法就是自由的。未經審判不得定罪。
第五,契約觀念。這個非常重要。有人說契約精神是普世價值,西方文明。其實,契約觀念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規則意識;二是誠信精神。
簽署過的協議要嚴格遵守,承諾過的事項要言而有信,認真落實,不能中途反悔。遵守合同,履職盡責,不能出爾反爾,更不能玩弄厚黑和心機。越是強大和文明越守規則,越是愚昧和落后越搞潛規則。
第六,個體觀念。集體是由個體組成的。社會是個體大合唱。沒有個體的尊嚴和幸福,就沒有社會的文明。任何集體不能損害個體權利和利益。
生命是個體的!幸福和快樂是個體的!痛苦和不幸也是個體的!離開個體,平等、自由、公正、文明,等等,都會成為空中樓閣,海市蜃樓。
第七,市場觀念。改革開放的本質是實行市場經濟。鄧小平說,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市場解放了生產力,激活了個體能量,社會有了更多自由。
市場經濟是自由競爭。它必然要求建立法治社會。它追求的是規則和機遇平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為了利潤和價值,必然要改革開放和創新!
第八,全球觀念。要有世界意識,人類意識,發展意識。要站在世界看中國,實事求是,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指鹿為馬,自欺欺人。當然,同樣不能自卑,失去自信。
世界是一個共同體。人類文明有許多共同之處,要善于學習,取長補短,方能不斷進步。這八個觀念是基礎,更是常識,務必在腦海中落地生根,而且要子子孫孫,代代傳承!20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