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古老而又現代的疾病,患者得病的原因往往與其生活習慣有關,尤其在吃的時候不注意,痛風就有可能找上你。痛風會給人體帶來哪些危害呢?
痛風多見于中年男性,女性僅占5%,主要是絕經后女性,痛風發生有年輕化趨勢。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為四期,即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期、急性期、間歇期、慢性期。
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征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
典型發作常于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
部分患者可有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惡心等全身癥狀。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周后可自行緩解,一般無明顯后遺癥狀,或遺留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脫屑及刺癢等。
以后進入無癥狀的間歇期,歷時數月、數年或十余年后復發。多數患者1年內復發,越發越頻,受累關節越來越多,癥狀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皮下痛風石和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是長期顯著的高尿酸血癥。皮下痛風石發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見于反復發作的關節周圍及鷹嘴、跟腱和髕骨滑囊等部位。外觀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皮膚表面菲薄,破潰后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
皮下痛風石常與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并存。臨床表現為持續關節腫痛、壓痛、畸形及功能障礙。
(1)慢性尿酸鹽腎病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晚期可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結石在痛風患者中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于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結石較小者呈砂礫狀隨尿排出,可無癥狀;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泌尿系感染、腎盂擴張和積水等。
(3)急性尿酸性腎病臨床表現為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晶體。多由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即腫瘤溶解綜合征)等繼發原因引起。
【養腎_ 痛風的根源所在】
1、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2、大便要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惡心嘔吐。
3、飲水養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4、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干凈。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
5、吞津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吞咽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6、飲食保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核桃、韭菜、蝦、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7、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于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于腎精的養護。
腎臟調理貴在堅持,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再搭配調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