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6地市經濟數據公布:濟南吸血周邊城市爭議成熱點
隨著山東16市先后公布了2020年初步核算的GDP數據,在總量排名和增速排名上,16地市之間開始出現分化,有的城市在強勢崛起,有的城市則陷入了暫時困境。
從總量排名看,各市名次基本無變化,青島、濟南、煙臺仍位列三甲,前5名位置相對穩固。
青島、濟南間差距略微縮小,仍在2000億元以上,濟南、煙臺間差距擴大,突破2000億元,達到約2300億。濟南是今年新晉的“萬億俱樂部”城市,而煙臺在“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2025年全市經濟總量力爭邁上萬億元臺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兩萬美元。此外,煙臺、濰坊之間GDP差距也在2000億左右,濰坊又高于第5名臨沂約1000億元。可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山東省GDP前5位會比較穩固。從第5位臨沂之后,各市相互之間的差距較小,競爭較為激烈。如第7位淄博僅高于第8位菏澤不到200億。第9位德州僅高于第10位威海約60億元等。另外,日照領先棗莊優勢有所擴大,至約270億元,領先其總量約15%以上。從GDP名義增量看,共有青島、濟南、煙臺、濰坊、臨沂、濟寧、泰安7座城市在100億以上,其中濟南的增量最高,達到約700億元,同時其實際增長率和名義增長率雙雙位列全省第一。青島的名義增量為全省第二,僅略微小于濟南,在沿海城市受疫情影響大于內陸城市的大背景下,顯示其經濟韌性及經濟基礎相當強勁。
需要說明的是,濟南4.9%的增速在全國城市GDP前20強中位列第一。
但與此同時,和濟南同屬省會都市圈的淄博、聊城和泰安三座城市GDP增速低于全省3.6%的增速(另一座城市是威海),淄博和聊城還是山東16地市中僅有的增速低于3%的兩座城市。這說明濟南作為省會的輻射帶動作用有限,對于將濟泰同城化、濟淄同城化和濟南齊河全面融合上升到省級層面的山東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從目前來看,濟南的輻射帶動作用很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有限,原因是濟南連自己的縣域都沒有帶動起來。
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中,青島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榜上有名,分列第12、第47、和第75位。另外,山東省還有龍口市、榮成市、滕州市、壽光市、諸城市、萊州市、招遠市、鄒城市、肥城市、廣饒縣、新泰市、鄒平市上榜。其中,龍口市進入前十名。濟南無一入選,這不僅僅是因為濟南撤市設區步伐比較快,目前只有兩個代管縣,即使濟南現有的區市競爭力也不強。在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當前時期,支持濟南做大做強對于整個山東乃至整個北方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這無可厚非。但由此上升到全省戰略高度,卻不能帶動周邊城市發展,這種戰略很可能會引來更多爭議。在今日頭條悟空問答上,關于“濟南市GDP破萬億,增長4.9%,支撐因素有哪些?”的問題下面,不少答案紛紛指向了濟南的吸血模式。一個名為“城市發展報告”的用戶直言,“吞并、挖角、重組,這是濟南近幾年樹立強省會之后幾個最大的動作”,這一回答獲得了900多個贊同。
在濟南搞強省會之前,濟南周邊城市入圍500強數量逐年增長,在濟南搞強省會之后,濟南增加了,周邊減少了;在濟南宣布強省會之前,山東連續十幾年成為百強市第一大省,在此之后山東百強市銳減三城。這是帶動還是虹吸?在這些事實面前還敢說是濟南強則山東強?
雖然其中列舉的一些事例和數據有待進一步考證,但這樣的輿論表現卻更應該引起山東的關注。淄博的名義增量在山東16地市中最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工業老城淄博遇到了發展“瓶頸”,正在經歷新舊動能轉換最難熬的陣痛期,舊的動能好去,新的動能卻難來。
淄博需要思考的是,圍繞自己的優勢產業進行新動能的招引,不能把精力耗費在引進一些“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所謂新經濟企業,否則付出的代價會很大。近幾年菏澤一直山東的增長冠軍,今年菏澤依然保持了3.9%的增速,和臨沂一樣,位居濟南之后,并列第二。目前已公布增速的15市中,除淄博、威海、泰安、聊城4市外,其余11市增速均已超過3.6%,這些是2020年初定下的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城市群,進一步印證強省會戰略與魯南經濟圈取得一定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均GDP上,雖然東營依然位列第一,但青島卻有望實現趕超。東營一直被譽為山東的隱形富豪,人均GDP常年排名全省第一。2020年數據顯示,青島人均GDP與東營相差6000元,差距進一步縮小。此外,濟南與煙臺的排名對調,晉級萬億俱樂部的濟南,人均GDP上升至全省第三,煙臺位列第四。東營人均GDP常年第一,一方面是資源城市有關,另一方面也跟其發達的民營經濟有關。在2020年山東省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東營17家位列第一,濰坊15家第二,青島12家第三,濟南只有5家,落后于淄博、濱州、臨沂等地。
青島和濰坊民營企業位居第二第三,說明膠東經濟圈的活力在逐漸增強,有望吸引更多的人口回流山東。而濟南民營經濟不發達,一方面是行政資源支配、眾多國企總部匯聚濟南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濟南輻射帶動作用不強、經濟活力不足的原因所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