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人工智能技術與服務提供商第四范式發布了“第四范式先知”3.0產品,其定位為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系統,成為繼交易核心系統、互聯網核心系統之后,企業的又一個重要核心。
第四范式創始人、CEO戴文淵指出,打造企業AI核心系統是AI時代企業競爭的必要條件,企業AI核心系統就是希望讓AI技術深入到企業核心策略制定的環節,全面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和效率。
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要想使機器更聰明地學習,無限接近人類的智商,就要透徹地研究下人類的學習過程。人工智能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此次在烏鎮發布的第四范式3.0版本基于“庫伯學習圈”理論,結合了機器學習特點及第四范式數百個行業應用案例的經驗,打造出了新一代企業核心系統,包括數據核心、算法核心和生產核心三大模塊。
戴文淵認為,機器在策略方面相較人是有優勢的,機器能夠依靠計算力從數據中發掘更多、更細的業務規則,精細化地做出判斷。企業構建AI核心系統之后,大多數的一線決策行為會由效率更高的人工智能來完成,企業可以在投入最少人力、財力的成本下,獲得強大生產力。
在今年5月的2017全球機器智能峰會(GMIS2017)上,戴文淵正式提出,人工智能的工業化應用,須有五個必要條件,即大數據(Big-data)、反饋(Response)、算法(Algorithm)、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及明確的業務需求(Needs),合稱“BRAIN”。在將AI技術在各行業應用的廣泛實踐中,第四范式又總結出了這幾個必要條件的相互關聯,并將其串聯成機器獲取智能、做出決策的全過程,這個過程類似于人類獲得知識、做出決策的過程。
以往,第四范式為企業提供的是頂尖的算法和工程能力,降低了企業AI應用的門檻,在長期服務企業客戶的過程中,第四范式發現,算法和工程能力相當于AI應用全過程中的“引擎”,但是僅為客戶提供引擎遠遠不夠,只有提供一整套的解決AI應用全過程的系統,才能讓AI應用真正降低。企業客戶不僅僅擁有核心的技術引擎,而且可以擁有基于AI技術的“整車工廠”,只要客戶有明確的業務需求,第四范式先知就能幫客戶打造完美的夢想之車,這才是通往AI時代的“最佳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