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五臺隱峰禪師

五臺隱峰

  

 

  五臺山的禪師鄧隱峰的故事,在講馬祖時,講過一些。那次兩番去參石頭禪師,都栽在石頭面前,應了馬祖石頭路滑的話。之后,隱峰便又回到馬祖門下。隱峰小的時候很笨,父母見兒子傻乎乎的,不像有大出息的樣子,便由他去出家當和尚。俗話說:小兒胖,不算胖。小時候笨也不算笨。隱峰后來出息成有名的禪師,是他的父母始料未及的。隱峰在性格上很犟,有一股執拗勁兒。兩次參石頭可以顯出這股犟勁,等他在馬祖門下開悟,又第三次去拜訪石頭,其倔犟勁真稱得上不屈不撓。這正是笨的長處。不過這次參拜石頭,還是被滑倒了。

  隱峰問石頭:怎樣才能合道?

  石頭說:我本不合道。

  那你又怎么樣呢?總得有你的本事吧。隱峰追根問底。

  石頭斥責說:你這人被這些鬼念頭蓋住得多長時間才能出來呢?石頭這是對隱峰總用求知心問道的方法進行批評。

  石頭禪師和僧人們一起鏟草,隱峰便在石頭的左側,叉手而立。石頭飛起鏟子,把隱峰面前的一棵草鏟了。隱峰見了,陰陽怪氣地高侃石頭:和尚鏟了這個,就鏟不了那個。言下之意,你大和尚這么有道性,鏟地下的草也得一個一個地鏟,也得有分別地對待。

  石頭一聽隱峰的話,便提起鏟子杵給隱峰,隱峰接過,作了個鏟草的運作。石頭說:你只鏟得那個,卻不懂鏟得這個。隱峰無言以對,又了一跤。  

  石頭說隱峰不懂得鏟這個這個指與草相對的念頭。隱峰的話犯了一個錯誤,他說石頭鏟草有所分別,是他混淆了主觀與客觀的本質區別。草就是一棵一棵地長著的,就得一下子一下子地鋤。這是客觀存在。隱峰以此譏諷石頭有這個那個的區別,是不著邊際。因為這個與那個的區別不是指草的實際存在,而是指人心中的觀念。或者說,佛教、禪宗所要消除的只是分別心,是主觀性的認識,而不是客觀存在。隱峰這樣攻擊對方,反而顯露出自己不達此理,有分別妄念的馬腳,因此被石頭抓住了辮子。石頭說他不懂鏟這個,正是他的心識妄念。那個自然就是指客觀對象的草。由此看來,隱峰離真正的開悟還差一些。
  

已進不退

  但隱峰的執著、精進,終于使他成為一名道性很高的禪師。

  這可以從下面的故事中看出。

  有一次隱峰和馬祖一起干活。隱峰推車,馬祖便把腳伸在路上坐著。隱峰推車過來,對師傅說:請師傅收腳。

  馬祖說:已展不縮。

  已進不退。隱峰針鋒相對,那股犟勁又表現了出來。

  結果,車子就從馬祖腳上碾了過去。

  那年頭,依樣畫葫戶、貓充老虎的和尚也不少,因此回了禪堂后,馬祖想確實一下,隱峰剛才的舉動是否出于真正的悟證,便抄起一把斧子,威聲說道:剛才碾老僧腳的,給我站出來!”

  隱峰便站出來,伸長了脖子給馬祖。馬祖見狀,把斧子扔在了地上。

  達摩祖師曾用面壁止觀,修證得心如墻壁。隱峰禪師的已進不退,同樣展示出的心凝如一。是什么?“就是已進不退。守住一,九牛不回,無可阻遏,這就是任心

    如果隱峰心中仍有一絲的師生之念,他會已進不退?不會。

  他有任何世俗之念都會猶豫。成語有患得患失一句,心中無得還有?因此人世間一切矛盾,一切猶豫、繳繞、懦弱、痛苦等等,無不生于得失、有無之心。而得失、有無之心對人的纏繞束縛,又起因于人對萬法唯心、一切皆空的真話的盲昧。面對馬祖已展不縮,隱峰的已進不退正是他擺脫俗累的絕對一心所生起的猛毅果敢。

  更須提及的是在這則故事中所顯示的禪師們的獻身精神。

  馬祖為驗證弟子的悟境,甘冒斷腳之險,而馬祖再次試驗弟子推車碾師是否出于真正的悟證時,隱峰又不惜斷頭,引頸受斧,以證明自己的見地。為了證道,不惜一切,這正是真正禪師大德們的本色處。
  

水澆南泉

  隱峰有一次去訪問南泉禪師。當時有不少僧人正參拜南泉。

  南泉指著銅瓶對僧人們說:銅瓶是諸法的一境,瓶中有水,你們把水給我拿過來,但不要動這一境。

  眾僧人們面面相覷,無計可施。隱峰禪師見狀,走上前去,拎其銅瓶,走到南泉跟前,沖著南泉沒頭沒腦地就澆。南泉連忙叫停。

  南泉讓僧人們拿水過來卻不讓動瓶子,這是禪師們慣用的矛盾法。讓人去做不可能的事情,意在試驗對方在顛倒錯亂的情境卞,能否守住自心。解決這樣的矛盾,禪師們有多種多樣的辦法,隱峰的只是一種。也有的禪僧面對類似的問題,干脆把銅瓶一腳踢翻。不論采取什么方法,都必須向設問者表示出自己不受矛盾的束縛。先秦時期中國哲學家惠子曾說過:解除首尾相連的連環的最簡捷的辦法,就是隨意在任何一處砸斷它。隱蜂解決南泉的問題,與此類似。   

倒立而化

  唐憲宗元和年間,隱峰薦登五臺山,路途中經過淮西。當時正值蕃鎮割據,內戰頻仍,淮西正有兵亂。隱蜂途經此地,自不能不聞不問。禪師對人說:我去解除這場患難吧。說完將手中的錫杖向空中一扔,又飛身升空。據說兩軍將士在頭幾天的晚上作過一個夢,說將有神異之人來解兵息斗。今天禪師在兩軍陣前顯示神異,與夢兆相符,頓時斗心平息。

  戰事雖平息了,但禪師卻生起了心事。他怕自己的神異或被人視作妖異,而惑亂大眾。佛家修禪習定必然會獲得某些神異功能,但這不是目的,也從不以此炫人、自居。這樣會偏離普度眾生的宗旨。隱峰禪師有了這種顧慮,就趕緊離開淮西,在五臺山的金剛佛窟前示滅。滅前對人說:高僧大德們遷化時,有坐著去的,有臥著去的,這些我都見過。有站著遷化的嗎?”人說:有。

  禪師又問:那有倒立著的嗎?”

  沒見過。人答。

  我就叫你們看看倒立遷化的。

  言罷,隱蜂便腳沖天、頭朝地地遷化了。更奇的是,衣服沒有因倒立披落下來,依然緊緊地貼著禪師的身體。

  和尚們死了,一般是火化的,這叫茶毗,又叫阇維。眾僧商量著把隱峰禪師荼毗了。但去搬尸體時,尸體卻屹然不動,引得遠近不少人前來觀看,驚嘆不已。隱峰禪師真是既犟又怪。

  在淮西時顯神異,為此還顧慮過,圓寂了還要使個神通,逗弄活人。

  隱峰有個殊妹,也出家為尼。隱峰滅度時也在場。見哥哥遷化后仍在發犟調皮,便走上前去,撫著隱峰的尸體說:老兄,先前你就愛使個牛性,不循戒律,死了就別再惑弄眾人了!說著便推了一把,隱峰這才僨然仆地。

【五臺隱峰禪師】
  五臺山隱峰禪師,邵武軍鄧氏子。﹝時稱鄧隱峰。﹞幼若不慧,父母聽其出家。初游馬祖之門,而未能睹奧。復來往石頭,雖兩番不捷,﹝語見馬祖章。﹞而后于馬祖言下相契。師問石頭:「如何得合道去?」頭曰:「我亦不合道。」師曰:「畢竟如何?」頭曰:「汝被這個得多少時邪?」石頭鏟草次,師在左側,叉手而立。頭飛鏟子,向師前鏟一株草。師曰:「和尚只鏟得這個,不鏟得那個。」頭提起鏟子,師接得,便作鏟草勢。頭曰:汝只鏟得那個,不解鏟得這個。」師無對。﹝洞山云:「還有堆阜么?」﹞
  師一日推車次,馬祖展腳在路上坐。師曰:「請師收足。」祖曰:「已展不縮。」師曰:「已進不退。」乃推車碾損祖腳。祖歸法堂,執斧子曰:「適來碾損老僧腳底出來!」師便出于祖前,引頸,祖乃置斧。師到南泉,睹眾僧參次,泉指凈瓶曰:「銅瓶是境。瓶中有水,不得動著境,與老僧將水來。」師拈起凈瓶,向泉面前瀉,泉便休。師后到溈山,便入堂于上板頭解放衣缽。溈聞師叔到,先具威儀,下堂內相看。師見來,便作臥勢。溈便歸方丈,師乃發去。少間,溈山問侍者:「師叔在否?」曰:「已去。」溈曰:「去時有甚么語?」曰:「無語。」溈曰:「莫道無語,其聲如雷。」
  師冬居衡岳,夏止清涼。唐元和中薦登五臺,路出淮西,屬吳元濟阻兵,違拒王命,官軍與賊軍交鋒,未決勝負。師曰:「吾當去解其患。」乃擲錫空中,飛身而過。兩軍將士仰觀,事符預夢,斗心頓息。師既顯神異,慮成惑眾,遂入五臺。于金剛窟前將示滅,先問眾曰:「諸方遷化,坐去臥去,吾嘗見之,還有立化也無?」曰:「有。」師曰:「還有倒立者否?」曰:「未嘗見有。」師乃倒立而化,亭亭然其衣順體。時眾議舁就荼毗,屹然不動,遠近瞻睹,驚嘆無已。師有妹為尼,時亦在彼,乃拊而咄曰:「老兄,疇昔不循法律,死更熒惑于人?」于是以手推之,僨然而踣,遂就阇維,收舍利建塔。

[五燈會元 - ·普濟]
 
【隱峰(亡名雉鳩和尚)(唐代州北臺山)[《宋高僧傳》卷第二]】

十一釋隱峰。俗姓鄧氏。建州邵武人也。稚歲憨狂不侚父母之命。出家納法后往觀方。見池陽南泉禪師令取澡罐。提舉相應為愿公所許焉。終認嗣馬禪師耳。峰元和中言游五臺山。路出淮西。屬吳元濟阻兵違拒王命官軍與賊遇交鋒未決勝負。峰曰。我去解其殺戮。乃擲錫空中飛身冉冉隨去。介兩軍陣過。戰士各觀僧飛騰。不覺抽戈匣刃焉。既而游遍靈跡。忽于金剛窟前倒立而死。亭亭然其直如植。時議靈穴之前當舁就爇。屹定如山并力不動。遠近瞻睹驚嘆希奇。峰有妹為尼。入五臺瞋目咄之曰。老兄疇昔為不循法律。死且熒惑于人。時眾已知。妹雖骨肉豈敢攜貳。請從恒度。以手輕攘僨然而仆。遂荼毘之收舍利入塔。號鄧隱峰。遺一頌云。獨弦琴子為君彈。松柏長青不怯寒。金礦相和性自別。任向君前試取看。
〔贊寧〕系曰。僵尸累足于事一同。立逝坐亡為修三昧。此者頭搘厚載履蹈青冥。逆恒理以難知諒。是人而不測若斯倒置。振古一人。其妹尼之攘也若屈平為女[-/*]之罵焉。如幻之功善權大矣。或曰。淮西之役唐書胡弗載隱峰飛錫解陣邪。通曰。小說所傳或得其實。是故春秋一經。五家作傳可得同乎又漢州開化寺釋亡名。先因入寺見瑞應交現。遂誓舍身克苦為期。忽于殿中焚香次。俄睹地屋皆為琉璃色。有菩薩乘五色云。下庭中曰。汝極堅至必當得道。吾求證汝。亡名叩頭禮拜。斯須不見。寺僧至云。學院內皆變琉璃色。嘆嗟不已。其僧復勤節行焉又鄧州有僧亡名。年且衰朽游行穰鄧州間。日食二雉鳩。僧俗共非之。老僧終無避回。嘗饌羞之次有貧士求餐。分其二足與之食。食訖老僧盥漱雙鳩從口而出。一則能行。一則匍匐在地貧士驚怪亦吐其飯其鳩二足復全。其僧實不食此禽。自爾眾人崇重號曰南陽鴙鳩和尚也。有嘆之曰。昔青城山香阇黎飲酒啖肴。然后吐出雞羊肉。皆化作本形。飛鳴而入坑穴中同也。
[歷代名僧辭典 - 顧偉康編]
 
 隱峰塔在龍王殿東、是北臺頂一大靈跡,是為紀念唐代高僧隱峰禪師而建的。隱峰禪師,俗姓鄧,今福建省邵武人,唐代著名高僧,經常冬居衡岳,夏處清涼,其圓寂後,後人將其火化,并取之舍利,在北臺頂建塔藏之,故而塔名隱秀,精工細作,質感較強,是僧俗臨頂必至之處。
 
隱峰唐代福建邵武人。幼年出家,初侍馬祖道一,又與石頭和尚談經論道。元和十一年(816)自衡山登五臺,弘揚洪州宗旨,在五臺山開辟了洪州宗禪宗道場。行為怪誕,自在灑脫,寂時立化于五臺山,傳為佳話。 
 

《倒立而化》

五臺山乃清涼世界,同時又是佛教圣地,寺廟林立,僧尼云集。
隱峰禪師冬在衡山,夏移五臺,寒來暑往,轉眼已是老邁之身。
這年夏天,他到五臺,把出家為尼的妹妹也帶來了。
隱峰在金剛窟前將要示寂,問眾人:各方禪師去世,有坐著的,臥著的,我都看到過,可有站著的?
有!眾人答。
可有倒立著的嗎?隱峰環視眾人再問。
眾人齊齊的搖頭:沒見過。
那就看我的吧!隱峰說著,一個倒立,就逝世了。
那遺體挺然而立,衣服順貼著身體,眾人都不由十分驚嘆。
大家想把遺體抬走,可幾個人用力,那倒立著的身子壓根兒紋絲不動。
隱峰的妹妹也在場,這時她拍著遺體呵叱道:老兄,過去你不遵循法律,死了還要迷惑人嗎?
說完一推,那遺體便撲倒在地。
眾人談說著這件異事,將隱峰的遺體火化了,收舍利建塔埋葬。
 

五臺鄧隱峰禪師悟道因緣

  五臺山隱峰禪師,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建州(今福建建甌)邵武人,俗姓鄧,人稱鄧隱峰。幼年時狂頑不慧,父母管不了他,于是聽任他出家。

  出家受戒后,鄧隱峰禪師即游學四方。他最初來到江西馬祖門下,參學多年,未能見道。后聽說石頭希遷禪師在南岳大開禪席,于是心向往之。

  一日,鄧隱峰禪師向馬祖辭別。馬祖問:甚么處去?

  鄧隱峰禪師道:石頭也(到石頭禪師那兒去)。

  馬祖道:石頭路滑(你可要小心石頭路滑啊)。

  鄧隱峰禪師道: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說完便開了馬祖,前往南岳。

  剛一到石頭禪師那兒,鄧隱峰禪師也不禮拜,卻繞石頭禪師的禪床一周,然后將錫杖卓地一聲,問道:是何宗旨?

  石頭禪師回答道:蒼天,蒼天!

  鄧隱峰禪師一聽,如墮云里霧里,不知該如何應對。

  于是他又回到馬祖那兒,并把自己參石頭時的情景告訴了馬祖。

  馬祖道:汝更去問,待他有答,汝便噓兩聲。

  于是鄧隱峰禪師又前往南岳。見了石頭,依舊象上次一樣問道:是何宗旨?

  石頭禪師于是了兩聲。鄧隱峰禪師又一次啞口無言。他只好垂頭喪氣地又回到馬祖那兒,并且把自己失敗的情形報告了馬祖。馬祖哈哈大笑道:向汝道石頭路滑!

  鄧隱峰禪師經過這兩次挫敗,決定不再四處亂跑,一心呆在馬祖門下,用心參究。后來有一天,終于在馬祖的一言點撥之下,豁然有省。

  悟道后,鄧隱峰禪師又一次前往南岳,參禮石頭禪師。

  一見石頭禪師,鄧隱峰禪師便問:如何得合道去?

  石頭禪師道:我亦不合道。

  鄧隱峰禪師又問:畢竟如何?

  石頭禪師道:汝被這個得多少時邪耶?

  看來,鄧隱峰禪師雖然已有所省悟,但還不徹,這次又被石頭禪師把住了尾巴。于是鄧隱峰禪師決定留在石頭禪師身邊,繼續參請。

  有一天,石頭禪師正在鏟草,鄧隱峰禪師站在他的左側,叉手而立。石頭禪師飛起鏟子,將鄧隱峰禪師腳前的一株草鏟掉。

  鄧隱峰禪師道:和尚只鏟得這個,不鏟得那個。

  石頭禪師于是提起鏟子,鄧隱峰禪師便接過去,作鏟草的姿勢。

  石頭禪師道:汝只鏟得那個,不解鏟得這個。

  鄧隱峰禪師無言以對。

  不久鄧隱禪師又回到馬祖那兒。為了讓鄧隱峰禪師徹底放下,馬祖經常不失時機地給予鉗錘,以至有一天終于演出了令天下衲子驚心動魄的一幕--

  有一天,鄧隱峰禪師推著車子在路上行走,他突然發現馬祖正坐地前方的路邊,把腳橫在路中間,擋住了車子的去路。鄧隱峰禪師推車上前,說道:請師收足。

  馬祖道:已展不縮。

  鄧隱峰禪師道:已進不退。說完,便推車子從馬祖的腳上碾過去。

  馬祖回到法堂之后,拿著斧子,大聲喝道:適來碾損老僧腳底出來!

  鄧隱峰禪師便走到馬祖的跟前,伸出脖子讓馬祖砍,馬祖于是放下手中的斧子。

  鄧隱峰禪師徹悟之后,即前往池州參拜南泉普愿禪師。剛到南泉,正好碰上僧眾參請,南泉禪師指著凈瓶(凈手用的瓶子),說道:銅瓶是境。瓶中有水,不得動著境,與老僧將水來。眾僧無言以對。這時鄧隱峰禪師走上前,拿起凈瓶,在南泉禪師面前就倒。于是南泉禪師便回到方丈室去了。

  鄧隱峰禪師后來又到溈山,直接走進法堂,將衣缽放在上首板頭上。溈山禪師聽說師叔到了(溈山是百丈懷海的弟子,百丈懷海和鄧峰禪師又是師兄弟),于是先具威儀,來到法堂看望鄧隱峰禪師。鄧隱峰禪師看見溈山禪師來了,便作臥勢。溈山禪師便回到方丈里去了。于是鄧隱峰禪師便起身離開了溈山。過了一會兒,溈山禪師問侍者:師叔在否?侍者道:已去。溈山禪師問:去時有甚么語?侍者道:無語。溈山禪師道:莫道無語,其聲如雷。

  鄧隱峰禪師生活上有個習慣,就是冬居衡岳,夏止清涼,一年中就這樣南北來來回回地走。唐元和年間,鄧隱峰禪師擬登五臺,路出淮西,途中正好遇上官軍同叛軍吳元濟交鋒,未決勝負。鄧隱峰禪師見雙方互相殘殺,頓生憐憫,說道:吾當去解其患。說完,便將錫杖擲向空中,然后飛身而過。兩軍將士仰頭觀看,發現眼前的這一幕與前天晚上所夢見的預兆一般無二,于是斗心頓息,各自回營。

  鄧隱峰禪師在公開的場合既顯神異,擔心被人理解為有惑眾之嫌,于佛法不利,來到五臺山之后,即決定在金剛窟前示滅。他先問信眾:諸方遷化,坐去臥去,吾嘗見之,還有立化也無?信眾道:有。鄧隱峰禪師道:還有倒立者否(還有倒立而化的嗎)?信眾道:未嘗見有。鄧隱峰禪師于是倒立而化。奇怪的是,他的衣服居然整整齊齊地順著身體,沒有倒掛下來。后來,眾人商量著把他的尸體抬到火化窯里荼毗,卻發現無論怎么用力,他的身體卻屹然不動地倒立在那里。遠近前來看熱鬧的人,都驚嘆不已。當時,鄧隱峰禪師有個妹妹,是個丘尼,也在場。她看到哥哥這個樣子,于是上前拍著他的尸體,呵斥道:老兄,疇昔不循法律,死更熒(ying)惑(眩惑)于人?說完用手一推,其尸體僨(fen,僵仆)然而踣(bo,僵仆)。

  鄧隱峰禪師臨終前留下了一首偈子:

  獨弦琴子為君彈,松柏長青不怯寒。

  金礦相和性自別,任向君前試取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笑死人的開悟之路,古代高僧幽默起來能讓人噴飯
【經典】五臺秘密寺|秘魔巖下,惟見貍奴自往來
鄧隱峰參石頭禪師公案
止滑
一位行事奇特的佛教高僧——丹霞禪師
歷史上火燒佛像的和尚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时尚| 收藏| 青岛市| 宜城市| 岑巩县| 循化| 稷山县| 安西县| 宝山区| 屯门区| 黑水县| 临海市| 景宁| 宁南县| 安徽省| 兴安盟| 云浮市| 鞍山市| 汉阴县| 资溪县| 论坛| 平谷区| 乌兰察布市| 晋江市| 子长县| 鞍山市| 乌海市| 兖州市| 武山县| 海林市| 黄石市| 康定县| 阳朔县| 贡觉县| 西青区| 托里县| 乌拉特后旗| 璧山县| 呈贡县|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