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對面的湖上有一座不大的小島---君山島。君山,古時也稱洞庭山、湘山、有緣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一個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組成的小島,被“道書”列為天下第十一福地。
從岳陽樓去君山島是可以坐船的,但是2011年春季,湖南出現(xiàn)百年一遇極為罕見大旱,洞庭湖水大面積下降,甚至有的灘涂出現(xiàn)龜裂現(xiàn)象。所以本來與岳陽樓一水之隔的君山島,已經(jīng)不能行使游船,我們只能乘坐汽車而去,經(jīng)過君山農(nóng)場,汽車行駛在湖水退去的灘涂上。如果湖水上漲到正常水位,那我們走過一條土路就是洞庭湖水淹沒的地方。
君山原名洞庭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傳說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shù)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砌于上頂”。后來因為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身于此地,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湘夫人,所以后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君山島上,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島上“會流淚的竹子、會跳舞的茶葉、獨一無二的金龜”被人們稱為三絕。小島上典故一個接一個,它的歷史神話從舜帝娥皇、女英二妃的“斑竹淚”,到老百姓耳熟能詳?shù)摹读銈鲿罚两褚呀?jīng)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
小島真的不大,隨便慢半拍的走走停停,有2小時的時間也是富富有余。島小景可不少,在歷史上這里名勝古跡曾有“36亭48廟5井4臺”之稱。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隨處可見。小島上有中國發(fā)現(xiàn)的歷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圖”、新石器遺址。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見證——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洞庭山上還有軒轅臺,傳說為黃帝鑄鼎之處;有射蛟臺,傳為小后羿在此射蛟;有秦始皇在這里曾遭暴風驚濤,以為是湘君之神故意阻攔,一怒之下,“使刑三千人,伐湘山樹,赭其山。”在石崖上刻的封山印;酒香亭的酒香山,傳說盛產(chǎn)酒香藤,能釀長壽酒,漢代東方朔曾在此偷飲;朗吟亭則因呂洞賓在此吟詩而得名;宋代農(nóng)民起義的飛來鐘、楊幺寨、聽濤閣等等。還有那洞庭廟、湘妃祠、龍涎井,其湘妃祠是江南第一祠。
每一個古跡都是一段厚重的歷史,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悠遠的記憶,很多墨客騷人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shù)千古絕唱。李白的“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唐代劉禹錫的“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更將君山島永久的留在人們美好的記憶中,君山島也因此而名揚天下。
君山島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去小島。沿著那久遠的通幽小路,拂去斑竹的淚滴,去追尋傳說中的神話故事,去傾聽柳毅和小龍女那執(zhí)著純潔的愛情故事,去撫摸人類的歷史痕跡,去感悟歷代文人的千古絕唱。會躺在青螺仙女的懷里聆聽洞庭湖的濤聲,親吻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八百里洞庭,細細品味會跳舞的”君山銀針”那沁人心脾的滋味......
君山島是一部厚重神奇的書;是一個久遠的神話世界;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是一個纏綿愛情的方舟;是一處寧靜通幽的小徑;是度假休閑的小巢;是沉思創(chuàng)作的墨海;是游覽觀賞的美景佳地,君山島我還會來。
天氣不給力陰天,照片效果不好。
君山島景區(qū)正門
君山小巧玲瓏,四面環(huán)水,風景秀麗,空氣新鮮,是避暑勝地,它峰巒盤結(jié),溝壑回環(huán),竹木蒼翠,風景如畫。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55m,最高點響山海拔為63.3m。
君山島景區(qū)正門
李白詩石刻“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唐代劉禹錫詩石刻“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同心湖上的有緣橋
同心湖
湘妃祠
湘妃祠被稱為天下第一祠,一說是因為一般在北方供奉當?shù)氐纳裣刹欧Q之為“祠”,而在南方則稱之為“廟”。湘妃祠是南方最早建立的祠堂,所以才稱之為“江南第一祠”。還有一個說法,那是因為有一副江南第一長聯(lián)就為湘妃祠而寫的。上下聯(lián)各200字,一副對聯(lián)不算橫批共400字,真是天下罕見。天下第一長聯(lián)---湘妃祠聯(lián)如下:
上聯(lián)
九派會君山,剛才向漢沔蕩胸,滄浪濯足。直江滾滾奔騰到,星沉龕赭,潮射錢塘,亂入海口間。把眼界洗寬,無邊空闊。只見那廟喚鷓鴣,亂花滿地,洲鄰鸚鵡,芳草連天;只見那峰回鴻雁,智鳥驚寒,湖泛鴛鴦,文禽戢翼。恰點染得翠靄蒼煙,絳霞綠樹。敞開著萬頃水光,有幾多奇奇幻幻,淡淡濃濃,鋪成畫景。焉知他是霧鎖吳檣,焉知他是雪消蜀舵?焉知他是益州雀舫,是彭蠡漁艘?一個個頭頂竹蓑笠,浮巨艇南來。嘆當日靳尚何奸,張儀何詐,懷王何暗,宋玉何悲,賈生何太息。至今破八百里濁浪洪濤,同讀招魂呼屈子。
下聯(lián):
三終聆帝樂,縱親覓伶?zhèn)惤毓埽瑯s猿敲鐘。競響颯颯隨引去,潭作龍吟,孔聞黿吼,靜坐波心里。將耳根貫徹, 別樣清虛。試聽這仙源漁棹,歌散桃林,楚客洞簫,悲含蘆葉;試聽這岳陽鐵笛,曲折柳枝,俞伯瑤琴,絲彈桐柏。將又添些帆風櫓雨,荻露葭霜。湊合了千秋韻事, 偏如許淋淋漓漓,洋洋灑灑,惹動詩情。也任你說拳椎黃鶴,也任你說盤貯青螺;也任你說艷摘澧蘭,說香分沅芷。數(shù)聲聲手撥銅琵琶,唱大江東去。憶此祠神堯阿父,傲朱阿兄,監(jiān)明阿弟,宵燭阿女,敤首阿小姑。亙古望卅六灣白云皎日,還思鼓瑟吊湘靈。
湘妃祠介紹
斑竹 也稱“會流淚的竹子”,指的就是島上生長的這種特有的竹子。這種竹子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通體翠綠的竹子不同,它的竹身布滿天然形成的紫褐色斑點,據(jù)說那是眼淚的痕跡。
舜(帝)南巡不幸駕崩,二妃南下尋夫來到君山(島),(得知舜帝駕崩),抱著竹子大哭三天三夜之后,投水殉情,她們的眼淚水滴在竹子上,形成了永遠擦不掉的斑點。這種有黑色斑斑點點的竹子,稱作會流淚的斑竹。斑竹之神奇不僅僅在于它的典故,它卻有它的稀罕之處,這一身斑,唯獨生在君山和舜帝戰(zhàn)死的九嶷山才“依然淚花紫”,一旦移栽別處,淚斑就會消失,倘若將它再移植回來,淚斑又會出現(xiàn)。
二妃墓 上古時舜帝南巡,死于蒼梧,即今天湘南九嶷山。他的兩個妃子是他的前任堯帝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她們追尋舜帝,趕到洞庭山,聞帝已死,抱山竹慟哭。淚灑山竹,二妃幽怨至死,葬于洞庭山。二妃墓歷代屢建屢毀,1979年湖南省政府撥款修復。 1971年,省政府對二妃墓進行了考古挖掘,開挖兩丈多深時,發(fā)現(xiàn)一條重約百余克的空心金龍,做工精致,造型美觀,現(xiàn)存放于省博物館。1979年政府撥款對此墓進行了一次全面大維修。將墓址移進兩丈多,在墓碑前閑置一石刻香爐,新鋪一條15米寬的麻石祭道,兩邊豎有刻著東漢時期劉向《列女傳》中二妃畫像,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以及歷代名人的詩詞題記。
洞庭廟 這里面供奉的是洞庭龍王爺柳毅。古廟始建于唐朝,在抗戰(zhàn)時被毀壞。今天看到的是1997年由“東方神人”侯希貴捐款與岳陽市建委共同修建而成的。
相傳柳毅傳書后,洞庭龍君為了報答柳毅救女之恩,要將三公主嫁給柳毅,柳毅認為救人于危難之中乃做人之本份,不可因此為己謀利,便婉言謝絕了。柳毅出宮后,傾慕柳毅的龍女扮成漁家姑娘,與柳毅結(jié)為夫妻,婚后才道破實情,與柳毅重返洞庭水府,柳毅被封為洞庭王。龍君擔心柳毅這白面書生鎮(zhèn)不住水妖陸怪,便命錢塘君做了個怪面具,讓柳毅白天戴著巡查湖岸,晚上脫下面具再回家。一次,柳毅巡湖一直忙到深夜,回家時忘記取下怪面具,一踏進家門便再也取不下來了。于是柳毅便由白面書生變成了黑臉大王。柳毅在洞庭湖畔做了很多好事,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在君山修建洞庭廟。凡過往洞庭湖的人都要進廟燒香,祈求平安。
柳毅井 中國經(jīng)典的愛情故事《柳毅傳書》就發(fā)生在這里。井上像情侶一樣依偎在一起的叫“傳書亭”。兩亭連為一體,組成雙頂鴛鴦結(jié)構(gòu),象征柳毅和龍女的美麗愛情。
據(jù)說此井直能洞庭湖龍宮,深不可測。相傳當年柳毅為龍女傳書時,即由此井下水。今人進行實地測量,發(fā)現(xiàn)它只有10余米深。此井井壁上所雕巡海神,相傳是柳毅下水時的引路者。此井5米開外處有一斜道直通井中,相傳柳毅即沿著它走向井里,而斜道兩壁上所雕是兵蟹將,又相傳是龍王派來歡迎他的隊伍。
傳說是南宋楊幺起義軍駐君山時,深受百姓愛戴,集資鑄了這口大鐵鐘和一口大得出奇的長方形鐵鍋(萬人鍋),夜里悄悄運上君山。天亮時,義軍發(fā)現(xiàn)大鐘,以為是神仙相助,從天外飛來。實際飛來鐘原為君山崇勝寺的古鐘,南宋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荊湖安撫制置使孟珙重修崇勝寺時復制一鐘,鐘高一丈多,重4000余斤,上有"淳佑五年造",鐘身上鑄有"皇帝萬歲,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16個大字.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被砸毀。現(xiàn)在的飛來鐘,1979年由岳陽市閥門廠復制而成,高2米,直徑1.2米,重約2000斤。鐘身上改鑄著鐘相、楊幺起義的戰(zhàn)斗口號"均貧富,等貴賤"六字,是鐘相、楊幺起義的戰(zhàn)斗口號,比前者更富有深刻的含義。
龍涎井,相傳這里的井水清澈純凈,冬暖夏涼,終年不涸,是龍舌上一點一點滴下來的涎水。清代萬年淳在《君山茶歌》中這樣贊美它:“試挹龍涎烹雀舌,烹來常似君山色。”
龍涎井介紹
站在有緣橋上觀龍涎井
君山景區(qū)石刻
文人墨客詠君山詩句
站在君山峰觀覽,同心湖的南邊緊接君山濕地景觀,大片柔美厚實的青草地,將小島與湖水連成一片,風光旖旎 。
遠望同心湖上有緣橋,這里是愛情的家園。由于有傳說中二妃哭夫的愛情傳說和代表愛情的斑竹,上邊那片斑竹園被稱為愛情園,由于有柳毅傳書中與小龍女的故事又有柳毅井、傳書亭,這個湖被稱為“同心湖”,所以君山島也被人稱為“愛情島”。
同來君山是緣分,有情人更是要走一走這有緣橋
2011年大旱,洞庭湖水位下降本應在水下的灘涂,遠望好像是草原
一條船擱淺在灘涂上
坐在茶亭休息片刻,品嘗君山貢茶的滋味
君山銀針茶 岳陽屬于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7℃,降雨量1302MM,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非常適宜茶葉的生長。還有君山先天的地理條件四面環(huán)水,島上大部分時間云霧繚繞,對茶樹十分有利。君山銀針屬于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盛稱于唐,始貢于五代”,自乾隆46年開始,歲貢18斤。1954年,君山銀針代表中國名茶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獲金獎。 一般采摘銀針鮮芽要5000至6000個芽頭,4斤鮮芽才能制作一斤干茶,銀針珍貴可見一般。
感謝博友的精彩留墨
荷塘書屋---留玉
君山洞庭一壺水,
小草博文在上邊。
今古佳話含香說,
我羨樓頭白云閑!
香草---留玉
小草游君山
情韻于筆端
美景看不盡
撰文把景贊
含香拍靚影
精彩留瞬間
文圖勝美景
香草給力贊
思誠---留玉
君山獨秀愛情島
人文古跡任憑吊
湘妃斑竹柳毅井
有緣橋上走一遭
憶往情深---留玉
岳陽樓上樂逍遙
同心湖中有緣橋
小草品嘗君山茶
含香圖片哥觀瞧
阿秋---留玉
洞庭碧波
君山清韻
人文古跡
小草含香
美文共賞
京京---留玉
《君山茶》
遠望綠云涌,
層層碧波翻。
含香來品嘗,
彩蝶舞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