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
女真族始于黑龍江一帶,魚獵為生。遼帝國長期向女真人要珍珠,和狩獵用的鷹-"海東青".金朝(公元916年-1125年),始于太祖完顏阿骨打,終于哀宗,共9帝。金朝是女真族的王朝。
完顏阿骨打(1068—1123)即金太祖。金王朝的創立者。女真族完顏部首領。12世紀初統一各部,并多次打敗遼國。遼天慶五年(1115)稱帝,建國號金。曾命人創制女真文字。金太祖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莊孝大圣武元皇帝,中國金朝開國皇帝。金太祖。女真名完顏阿骨打,又名完顏旻,習稱阿骨打。按出虎水(今黑龍江哈爾濱東南阿什河)女真完顏部人。祖父烏古逎、父劾里缽世為完顏部首領,遼授予節度使稱號。叔父頗剌淑、盈歌相繼擊敗女真諸部,組成部落聯盟,任聯盟長。遼乾統三年( 1103 ),盈歌死 。阿骨打長兄烏雅束任聯盟長,天慶三年(1113)病死。阿骨打參與對女真各部的戰爭,屢有戰績,繼任聯盟長,稱都勃極烈,次年遼授為節度使。天慶四年,起兵反遼。攻占混同江東的寧江州(今吉林扶余東南小城子);又于出河店(今黑龍江肇源西南)大敗遼軍,乘勝連破賓州(今吉林農安東北紅石壘)、祥州(今吉林農安境)、咸州(今遼寧開原老城鎮)等地。天慶五年(1115年)正月,建國號金,年號收國,都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子)。九月,統率金兵攻克遼北方重鎮黃龍府(今吉林農安)。十二月,于護步答岡(今黑龍江五常以西)破遼天祚帝親征大軍。收國二年,奪取遼東半島東部地區。同年十二月,加號大圣皇帝(太祖),次年改年號為天輔。阿骨打把猛安謀克制度改為軍事行政組織。皇帝設立勃極烈(相)輔政。天輔三年(1119),頒行女真文字。四年,再次率軍攻遼,占領遼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南波羅城)。與宋相約夾攻遼,滅遼后,燕京地歸宋。五年,因遼都統耶律余梹來降,得知遼國內虛實,遂下詔興師滅遼 。六年,攻占遼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大名城)、西京(今山西大同)等地,遼天祚帝西逃夾山(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西北)。阿骨打親自統軍占領遼南京析津府(燕京,今北京),派兵追擊天祚帝。七年,把擄掠一空的燕京六州按原約交與宋。當年八月,領兵返回上京,行經部堵濼西行宮病死。葬于上京宮城西南。謚武元皇帝,廟號太祖。
太宗姓完顏,名吳乞買,漢名晟。 1123年即位,在位12年。太祖的四弟即位后,繼續進行滅遼戰爭,1125年,消滅遼朝。開始進攻宋,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亡。其后,太宗進行了經濟,軍事改革,并且他本人非常節儉。他下詔在女真舊地實行賦稅制,不得私役百姓;規定權勢之家不得買貧民為奴;多次下詔敦勸農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勸農。死于1135年,時年61歲。金太宗在位的前期,是比較英明的,完成了其兄金太祖的遺愿,發動靖康之變,北宋滅亡。并且大舉進攻南宋,企圖一舉滅亡南宋,把宋高宗趕入了大海。但是,在接下去的戰爭中,金國卻屢戰屢敗,因為金國南下之后得到了大量的錢財,當初女真人這種奮發圖強之勁幾乎消失得精光,金國的戰斗力也已經大打折扣。金國竟然立了劉豫當了偽齊皇帝,這是一招臭得不能再臭的臭棋了,這使得宋朝軍民士氣大振,把幾次前來進攻的金齊聯軍打了個大敗。還有更可怕的事:金國朝野竟然出現了兩個勢力:一個以完顏宗弼(金兀術)為首,一個以完顏宗翰為首,之后完顏宗翰的一名親信被發現受賄于劉豫而使走出金國立劉豫為皇帝的昏招,最后那個親信以貪贓罪名被抓捕入獄、處死,完顏宗翰因此受到牽連,而在囚室中被囚禁致死,兩派之間爭來斗去,打了個你死我活。這些金太宗都沒有加以制止,如果他加以制止的話,金國就可能統一中國,南宋就不可能在江南偏安那么長時間,金國從此衰退。
完顏宗峻(?-1124年),女真名完顏繩果,是金太祖嫡長子(第五子)、金熙宗生父。 在取中京和救西京的戰爭中受傷,后在天會二年(1124年)七月死去。金熙宗即位后(1135年),追上謚號為景宣皇帝,廟號為徽宗
完顏宗輔(1096—1135),金朝宗室、將領。本名訛里朵,后名宗堯。女真族。姓完顏。太祖完顏阿骨打第三子。為人性寬恕,好施惠,尚誠實,魁偉尊嚴,人望而畏之。從父四出征戰,侍從左右,參與帷幄。天輔六年(1122),與迪古乃討平新降民安福哥在黃龍府的叛亂。天會五年(1127),任右副元帥,駐兵燕京。十一月,自河間攻宋淄、青州。翌年,破宋將馬括兵二十萬于樂安。繼降滑州,取開德、大名,平定河北。八年,抬兵洛水,破宋將張浚騎兵六萬、步卒十二萬于富平,降耀州、鳳翔府,下涇渭二州,敗宋經略使劉倪于瓦亭,收原州。二年,為左副元帥。取保川城,降熙州,招撫鞏、洮、樂、西寧、蘭、廓、積石等州和定遠、和政、甘峪、寧洮、安隴等城寨及鎮堡蕾漢營部四十余,平定陜西五路,派兵駐防要沖,班師。擁完顏亶(熙宗)為諳班勃極烈。天會十三年,追封潞王,謚襄穆。皇統六年(1146),進冀國王。正隆二年(1157),追贈太師,改封許王、豳王。大定元年(1161),追謚立德顯仁啟圣廣運文武簡肅皇帝,廟號睿宗。
金熙宗弘基纘武莊靖孝成皇帝完顏亶(1119~1149)金朝皇帝。女真族。女真名合刺。金太祖完顏旻嫡長子完顏宗峻之長子。天會十年(1132),在完顏宗干、完顏宗翰、完顏宗輔、完顏希尹等諸宗親勛貴的支持下,受任為諳版勃極烈,確定為皇位繼承人。十三年,金太宗死,即帝位(金熙宗)。 1135年即位,在位14年。
金熙宗即位前曾受學于漢人文士韓昉,能用漢文賦詩作字,喜雅歌儒服。即位以后,尤勤于漢文典籍的學習。他即位后,金朝對女真舊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廢除勃極烈制度,改行遼、宋的漢官制度,設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省(尚書、中書、門下)。天眷元年(1138),正式頒行官制及換官格(即將原女真、遼和宋的官職依照新制統一換授),并確定封國制度,規定百官的儀制與服色,號為“天眷新制”,同時任命盧彥倫營建宮室。當年還正式頒布女真小字,較女真大字筆畫簡省(見女真文字),皇統五年(1145)正式行用。金熙宗時,女真貴族派系斗爭激烈。完顏宗翰于金熙宗即位之初,即被罷免都元帥,完全削除兵權。天會十五年,金廷殺其親信尚書左丞高慶裔等,完顏宗翰憤郁而死。金朝遂廢完顏宗翰支持的劉豫齊國傀儡政權,設行臺尚書省于汴京(今河南開封)。天眷元年,完顏宗磐、完顏宗雋、完顏昌等把持朝政,力主對宋和議,割讓河南、陜西之地,誘使宋對金稱臣。天眷二年,金熙宗依靠完顏宗弼、完顏宗干、完顏希尹等,先后殺完顏宗磐、完顏宗雋、完顏昌等人。完顏宗弼掌握金朝軍政大權,于天眷三年率重兵攻宋。金軍被宋將劉锜、岳飛等戰敗,仍于宋軍班師后,奪取河南之地。完顏宗弼又奏請殺完顏希尹。皇統元年十一月,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納幣稱臣,雙方劃定以淮水為界。宋金南北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熙宗在廢劉豫齊國之后,置屯田軍,將契丹、女真人自東北徙入中原地區,與漢人雜處。按戶授予官田,使業耕種,春秋量給衣物、馬匹,以資接濟;若遇出軍,始發給錢米。“凡屯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隴之北皆有之。多至六萬人,皆筑壘于村落間”。皇統五年(1145),又頒行皇統新律,共千余條。“大抵皆依仿大宋,其間亦有創立者。”所有這些措施,對于加速金朝的封建化和接受漢文化方面都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從完顏宗干、完顏宗弼等輔弼大臣死后,皇后裴滿氏干預朝政。皇統二年十二月,皇太子完顏濟安死,由于裴滿氏的牽制,皇嗣始終無法確立。金熙宗酗酒,乘醉殺人。其弟完顏元、完顏查刺、裴滿后及妃嬪多人都遭殺戮,群臣震恐。九年十二月,太祖孫、完顏宗干子完顏亮、駙馬唐括辯,寢殿小底大興國等合謀將熙宗刺死。在位十五年。
完顏亮(1122~1161) 中國金代皇帝。史稱海陵王。女真族。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太祖之孫,完顏宗干次子。金熙宗朝官至右丞相兼都元帥。太保領三省事。皇統九年(1149)完顏亮與左丞相秉德、駙馬唐括辯等合謀,刺殺熙宗,即皇帝位,改元天德。嚴厲鎮壓反抗的宗室官員,先后誅殺女真宗室貴族以及金太宗子孫70余人,完顏宗翰子孫30余人。同時,大批起用渤海、契丹、漢人人才,以擴大政權的基礎,鞏固統治。天德三年(1151)擴建燕京城(今北京),興修宮室,下詔遷都。貞元元年(1153)改燕京為中都,作為金朝的都城,并將諸宗室親族及其所屬諸猛安盡數遷至中都及山東等地,以防止反亂。天德三年,罷世襲萬戶職,以改變貴族“子孫相繼”,專攬威權狀況。仿中原王朝制度,設國子監以教育生員。對科舉進行改革。貞元二年復鈔引法,印制交鈔,與銅錢并行。正隆元年(1156)頒行正隆官制,同時又頒行“續降制書”,補訂法律,與熙宗時的皇統制并行。正隆三年,又營建南京(今河南開封)宮室,征調各路軍兵,準備南侵滅宋,統一中國。六年二月,他從中都出發南巡,六月,抵南京。海陵王親自督大軍渡淮河,出廬州(今安徽合肥)。命工部尚書蘇保衡率水師由海道直趨臨安(今浙江杭州)。十月,任東京留守的曹國公完顏雍(烏祿)發動叛變,稱帝于遼陽。海陵王繼續南進。蘇保衡所領的水師行至膠西陳家島時,遭到宋將李寶水師的突然襲擊,幾乎全軍覆沒。十一月,完顏亮所率大軍在采石磯希圖渡過長江,為宋虞允文所敗。他于是率兵還和州(今安徽和縣),趨揚州,計劃從瓜洲(今江蘇揚州南)渡江。先一日,軍中發生叛變,海陵王被軍將完顏元宜等殺。
金世宗完顏雍(1123~1189)金朝皇帝。女真族。本名烏祿,即位后更名雍。金太祖完顏旻之孫,完顏宗輔之子。金熙宗朝封葛王,任兵部尚書。金海陵王完顏亮時,累官東京留守,改封曹國公。正隆六年(1161)海陵王興師侵宋,西北路契丹人怨苦征兵,爆發了由撒八領導的大起義。完顏雍受命率兵鎮壓。十月,奉調南征的萬戶完顏福壽等領兵兩萬余在山東嘩變,逃回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擁完顏雍稱帝(世宗),改元大定,十二月,進據中都。世宗具有較高的漢文化修養,崇尚儒學,究心于歷代王朝的統治經驗與儒家的仁政王道。他即位后,政治制度基本上仍沿用海陵王改革后的成制。繼續任用海陵王時的文武官員,并極力爭取女真貴族的支持。大定二年(1162),平定契丹人移刺窩斡等起義軍(見移刺窩斡起義)。二年至四年間,又一再挫敗宋軍,迫使宋朝在四年冬重訂和議。南宋對金稱侄皇帝而不再稱臣,每年向金貢納銀、絹二十萬兩、匹;雙方各守舊疆。此后的三十年內,金宋之間再沒有發生大的戰事。他采取措施,減輕農民的負擔,招誘流亡復業,保護和獎勵發展農業生產。大定四年命張弘信等十三(一說二十四)名官員分檢諸路物力,五年立諸路通檢地土等第稅法,使既增加政府的稅入,又使人民的負擔能相對的合理均平。又詔令放免二稅戶和部分奴婢為平民,取消金銀礦稅,聽民開采;一度下令罷諸關征收商稅,恢復和增設了與南宋、西夏的榷場。這些措施對恢復和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產生了積極影響。四年詔造總計錄,使朝廷通知有余不足之數,且以革去吏奸。大定年間,金朝財政充足,倉廩有余,政治局面穩定。故金朝有“小堯舜”之譽。但金世宗在實行漢制的同時,又大力推行民族壓迫,維護女真舊俗,一再拘括漢人田地,分配給女真猛安謀克人戶,這是他在位時的消極方面。1189年正月,病死,在位二十九年。
金顯宗(1146年─1185年),漢名完顏允恭,女真名完顏胡土瓦,是金世宗第二子,母親是明德皇后烏林答氏。他在皇統六年丙寅出生,長大後「體貌雄偉、孝友謹厚」。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四月,賜名允迪,五月立為皇太子。大定八年正月,改賜名允恭。大定二十四年三月,世宗前往上京會寧府(在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內),詔太子守國。大定二十五年六月,太子在承華殿病逝,世宗在外聞訊後非常傷心,賜謚宣孝太子。大定二十六年,世宗立太子之子完顏璟為皇太孫。金章宗完顏璟即位後,為父親追上諡號為體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廟號為顯宗,葬裕陵。
完顏璟(1168-1208)小字麻達葛,以生于金蓮川麻達葛山命名。金世宗孫,完顏允恭子。大定二十五年(1185)父死,封原王。次年拜尚書右丞相,立為皇太孫。二十九年(1189)世宗卒,即帝位。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一。廟號章宗,謚號天光運仁文義武神圣英孝皇帝。《金史》卷九至卷一二有《本紀》。璟善書法,知音律,雅尚漢文化。詞存二首,見劉祁《歸潛志》卷一。他喜愛漢文,能書畫,先后封為金源郡王,原王,判大興府事,尚書右丞相。世宗因為太子完顏允恭早逝,立他為太孫。世宗于公元1189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日在靈柩前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明昌。章宗即位后,大興郡學,提倡儒術,進一步采用漢族禮儀服飾,提倡女真族和漢族通婚,促進了民族融合。此間,北方蒙古、塔塔兒等游牧部族不斷南下侵擾,他先后派兵征討漠北各部,大敗蒙古、塔塔兒部。為防御北方游牧部族的侵擾,在北方邊界修建了界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元1206年,南宋丞相韓侂胄派兵北伐金國,章宗派仆散揆、完顏匡擊敗了宋朝的北伐,并逼宋朝殺死韓侂胄以議和。但金國也受到巨大損失。同時,黃河還三次大決口,給金朝財政經濟造成很大困難。章宗為解脫困境,大量發行交鈔。同時采用通檢推排、括田等辦法,以增加賦稅。但這些作法都沒有什么效果,金朝開始走向衰落。章宗是金朝漢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皇帝,詩詞創作甚多,又愛好書法、繪畫,在朝中設立書畫院,搜集散佚的書籍和書畫名品。公元1208年11月,章宗病死,遺詔說:“朕尚無子,賈氏、范氏已經懷孕,即將分娩,如果兩妃中生下男孩,就馬上立為皇帝。”
衛紹王,姓完顏,名永濟。金世宗第七子。“柔弱鮮智能”,政治日益腐敗,而此時,蒙古迅速強盛,多次打敗金軍。衛紹王死于1213年,時年61歲。
完顏永濟,女真族,先后封為潞王、韓王、衛王。章宗于公元1208年11月病死。時章宗無子,賈妃、范妃還在懷孕,元妃李氏、宦官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顏匡等人設計于同月立完顏永濟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大安”。完顏永濟即位后,為了保住皇位,立即毒殺了賈妃,又令范妃墮胎,并逼她削發為尼。完顏永濟在位期間,蒙古崛起,元太祖成吉思汗曾率領蒙古大軍多次攻金。公元1211年12月,蒙古軍圍攻中都,完顏永濟采納主戰死守的建議而頑強防守,擊敗了蒙古軍,保住了中都。公元1213年8月,成吉思汗再次率大軍逼近中都。此時負責防守中都北面的右副元帥胡沙虎,在兩年前蒙古軍南下時,曾臨陣怯逃,丟棄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逃回中都。完顏永濟對他非但未治罪,反而仍重用為將。蒙古軍逼近時,他仍然一味游獵,不理防務。完顏永濟派使臣到軍營去嚴詞督促,胡沙虎惱羞成怒,于8月25日凌晨,聯絡完顏丑奴,蒲察六斤,烏古論孛刺等人反叛,從通玄門殺入中都東華門,占據了皇宮。第二天,劫持完顏永濟出宮。不久,派宦官李思中用毒酒將完顏永濟毒殺。完顏永濟在被毒害后又被廢為衛王,謚號曰紹。
完顏珣(1163-1223年),又名從嘉,原名吾睹社,完顏允恭的庶長子,世宗的孫子,章宗的哥哥,母昭華劉氏。1213年即位,在位12年。1213年,紇石烈執中(胡沙虎)殺衛紹王后,擁立他為帝,史稱金宣宗。天興二年(1223年)病死于寧德殿,終年61歲。年過半百的金宣宗因亂得位,即皇位于大安殿,改年號為貞祐,宣宗即位后,蒙古兵早已開始大舉南下,成吉思汗一面進兵大肆擄掠,一面多次派使對金朝招降。這時的成吉思汗并無滅金的打算。金宣宗答應了蒙古軍許多苛刻的要求,從而蒙金簽下了和約,使金朝得到了暫時安寧。蒙古退兵后,金朝乃是熱鍋上的螞蟻亂做一團,因為面對此時的黃河以北地區,已是一盤殘局了。怕蒙軍再次圍困中都,決定遷都汴京(今開封),宣宗的這一舉動,極大動搖了人心。朝中投降派將領和受金壓迫的契丹、漢軍吏和地主土豪,紛紛叛金降蒙。成吉思汗從降蒙的金朝將士那里得知宣宗南逃的消息,看清了金朝的腐敗無能。貞祐三年初,蒙軍再次兵臨中都城下,貞祐三年(1215年)五月,成吉思汗大軍開進了中都,至此,金朝滅亡的歷史命運已經注定。面對蒙古軍的嚴重威脅,宣宗又輕信了總攬朝政的尚書右丞相術虎高琪等人的建議,下詔攻南宋。攻宋戰爭中,金軍到處遇到頑強抵抗,宋軍咬住金軍不放,使金軍進退兩難。 宣宗在他最后的兩年里,起用了幾位抗蒙有功的將領,使西北地區的抗蒙戰爭曾一度出現轉和,但是,這并沒有從根本上改金朝所處的被動地位。 天興二年(1223年)十二月,完顏珣在寧德殿內病死,終年61歲,臨終遺詔,立太子守緒繼位。
完顏守緒(1198-1234年)原名守禮,宣宗完顏珣的第三子,在位10年,史稱哀宗。守緒生逢末世,雖志大才高、卓識有為,但終因生不逢時,國中問題積重難返而回天無力,成為金朝皇帝中,令人嘆婉的千古悲劇人物。衛紹王時,守緒被授予金紫光祿大夫,宣宗登基后,晉封為遂王,并任秘書監,后改樞密使,總攬金國軍政大權。面對殘局,完顏守緒臨危不茍,銳志不喪,試圖挽救金朝于垂危之中。為此,他首先重新組成了以他為核心的中央政權,并且嚴明法紀,同時,他已意識到了蒙軍是大金國最危險的敵人,遂與宋停戰,并與西夏修好,以便集中兵力抵抗蒙軍。 但金朝這時氣數已盡,鈞州三峰山一戰,金國主要將領大部犧牲,金軍主力潰敗,金朝已是大廈將傾。開興元年(1232年)三月,蒙古軍攻克洛陽,揮師進圍汴京孤城。哀宗與后妃聚在一起,以淚洗面,他先想偷偷自縊,被救下,后想跳樓自殺,又被救下。有臣下一針見血指出:“今日之事,皆出陛下不斷,將相怯懦。”哀宗遣使懇求納質求和,不獲應允。五月起,城內發生瘟疫,《金史·哀宗紀》說五十天內出殯的死尸達九十余萬具,這一數據肯定有夸大,但瘟疫來勢迅猛可以想見。城內糧食斷絕,以至于人相食。汴京城援絕糧盡,勉強撐持到歲末,哀宗決定仿效乃父故伎,棄城出逃。但乃父當年還有汴京作為退路,而哀宗根本沒有方向。十二月,哀宗將防務交給參知政事兼樞密副使完顏奴申和樞密副使兼知開封府事完顏斜捻阿不,讓皇太后和后妃們留守京城,表明他還要回鑾,借以穩住城中人心,自己帶著扈從的小朝廷,匆匆出城。哀宗原來準備西逃汝州,聽西來金將說京西三百里無井炊,便改道東行。元帥完顏官奴則主張攻衛州(今河南汲縣),因為那里有糧可守。平章政事白撒以為還不如進駐歸德(今河南商丘南)。哀宗聽從了官奴之策,連攻衛州三日不下,而蒙古大軍隨即來援,金軍聞風潰逃。哀宗在白撒再勸下逃往歸德,他把衛州之敗歸咎于白撒,這才把這個誤國的皇族宰相投入大牢。七天以后,總嫌堂食不合口味的白撒活活餓死。天興二年(1233年)六月,因歸德形勢惡化,哀宗又逃往蔡州。不久汴京城便被蒙軍攻破。蔡州地處淮水支流汝水之上,與宋接壤,這里并非城堅、兵眾、糧廣,形勢非常不利,哀宗見守御困難,打算休整之后,率軍西征。此時宋朝已與蒙古商定,聯合滅金。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蔡州已經被圍三個月,城中糧盡。初九,蒙古軍在西城鑿通五門,大軍涌入城中,金蒙兩軍展開激烈的巷戰,直到傍晚,蒙古兵暫退。夜,哀宗召集百官,傳帝位給完顏承麟。詔曰:"朕所以付卿者,豈得已哉?以肌體肥重,不便鞍馬馳突。卿平日矯捷有略,萬一得免,祚胤不絕,此朕之志也。"承麟推讓不及,只好默許。第二天早晨,承麟受詔即皇帝位。正在行禮,宋蒙聯軍已經攻進城來,君臣傳位儀式只得草草收場,出去迎戰。不一會兒,宋軍攻下南城,蒙軍攻破西城。激烈的巷戰中,哀宗在幽蘭軒中自縊而死。群臣聞之,哭奠。未畢,諸禁軍舉火焚子,收哀宗骨,葬于汝水。
金 (1115年-1234年)
廟號/諡號 姓名 女真名 統治時間 年號
金太祖 完顏旻 阿骨打 1115年-1123年 收國 1115年-1116年
天輔 1117年-1123年
金太宗 完顏晟 吳乞買 1123年-1134年 天會 1123年-1134年
金熙宗 完顏亶 合剌 1135年-1149年 天會 1135年-1138年
天眷 1138年-1141年
皇統 1141年-1149年
海陵王 完顏亮 迪古乃 1149年-1161年 天德 1149年-1153年
貞元 1153年-1156年
正隆 1156年-1161年
金世宗 完顏雍 烏祿 1161年-1190年 大定 1161年-1190年
金章宗 完顏璟 麻達葛 1190年-1209年 明昌 1190年-1196年
承安 1196年-1200年
泰和 1200年-1208年
衞紹王 完顏永濟 興勝 1209年-1212年 大安 1209年-1212年
崇慶 1212年-1213年
至寧 1213年
金宣宗 完顏珣 吾睹補 1213年-1223年 貞佑 1213年-年
興定 1217年-1222年
元光 1222年-1223年
金哀宗 完顏守緒 寧甲速 1224年-1234年 正大 1224年-1232年
天興 1232年-1234年
末帝 完顏承麟 (無) 1234年 天興 12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