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消耗人體的陽氣最多的季節,也是最需要及時補充陽氣的季節!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秋季是艾灸的好時節!
艾灸是中醫三大療法之一。古人認為,艾灸可以透諸經而治百病。《扁鵲心書》就有言: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小小艾灸究竟有什么神奇之處?
01
艾 灸 好 處 多
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即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過經絡調整人體生理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病能力,適應范圍十分廣泛。
夏天艾灸是錦上添花,秋天艾灸則是雪中送炭。秋季天氣轉涼,人體內的陽氣也是內斂、下降,科學地進行艾灸保健可以達到溫通經脈、調和氣血的目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人容易焦慮抑郁、消極少言;加上寒涼之氣漸多,造成血瘀氣滯,失眠、抑郁癥等危害。
艾灸功效:寬胸理氣、溫養驅寒、活血化瘀。
天氣變化多樣,寒熱交雜,早晚溫差大。皮膚腠理開合,易受寒涼,耗損陽氣,免疫力下降,此時若人體陽氣不足,很容易患上婦科炎癥,過敏性疾病,精神萎靡,夜寐不安。
艾灸功效:補充氣血、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
秋天風大干燥,加上夏天人體津液已被耗損過多,人體水分和膠原蛋白會加速流失。導致皮膚過度衰老,乳房松弛下垂,肥胖。
艾灸功效:固攝津液,潤膚抗衰,補氣養血,濡養臟腑百節。
02
秋 季 宜 艾 灸 的 穴 位
秋季天氣轉涼,人體內的陽氣也是內斂下降的趨勢,科學地進行艾灸保健可以達到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陽氣,調和氣血的目的,抵御即將到來的冬季寒氣。微信搜索公眾號【艾灸祛百病】,關注更多好文!
身體調理類
肺俞穴
調節呼吸系統
肺俞穴是肺氣轉輸、輸注之處。艾灸該穴對改善肺臟功能,消除肺臟功能失常等證候具有一定功效。如咳嗽、哮喘、咳血、肺癆及過敏性鼻炎等癥。
豐隆穴
健脾祛濕
此穴主治頭痛、眩暈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飲病證,每日艾灸15分鐘可以有效健脾祛濕。另外,艾灸谷穴艾、足三里、解溪穴等也都有祛濕的功效。
中脘穴
調節腸胃
在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緩解胃部和腸道所出現的各種疾病以及癥狀,例如腹瀉、腹痛、食欲不振、惡心、燒心、噯氣等。
體質改善類
足三里
改善機體免疫力
灸足三里,得長壽的養生秘決,一直為古今醫學大家和養生大家所珍視。
中醫認為,人體足三里是一個滋補強壯穴位。艾灸該穴位,可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增強抗病能力。微信搜索公眾號【艾灸祛百病】,關注更多好文!
女性艾灸足三里則面色紅潤,常保年輕;男人艾灸足三里,則筋骨強壯,精力充沛。
關元穴
調節內分泌、治痛經
關元穴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臨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統疾患。常艾灸關元穴,可起到治痛經、補腎虛、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
恢復放松類
合谷穴
鎮靜止痛、治感冒
據經絡理論以及實踐證明,艾灸合谷穴,頭痛、發熱、口干、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
膻中穴
活血通絡
膻中在人體軀干的黃金分割點上,是臟腑之氣匯聚的地方。艾灸膻中穴,可以擴張血管,調整心臟功能,還可調節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咳嗽、呃逆等癥。
艾灸的作用很多,但由于個人使用方法及艾灸的穴位不同,同時加上每個人體質的區別,在效果上也會存在差異。
03
秋 季 艾 灸 注 意 要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