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穴位是三間穴
都有誰答對了呢
三間為經穴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陽明大腸經。別名少谷。三間是手陽明大腸經的輸穴,五行屬木。三即第三;闊即間隙,指穴位,此穴是手陽明經的第三穴,故名三間。
【腧穴釋義】
三間。三,概數,與二相比稍大。間,間隔、間隙。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所處為比二間穴稍高的空間層次。本穴物質為二間穴傳來的天部清氣,其性溫熱,上行至三間后所處的天部位置較二間穴為高,故名。
少谷、小谷。少與老相對、小與大相對,皆言小之意。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少谷、小谷名意皆指本穴物質所處的空間范圍較小。
大腸經俞穴。俞,輸也。大腸經氣血由于有二間穴的散熱冷降,在本穴處基本上無氣血物質的升降變化,本穴只是起到了大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作用,故為俞穴。
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中的氣血物質由于基本上無升降變化,而在二間穴不斷提供氣血物質的情況下,穴內的氣血物質只是循大腸經向上部的合谷穴橫向移傳,表現出風木的橫向運動特征,故其屬木。
【取穴位置】
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橈側,掌骨小頭后方凹陷處,握拳取穴。
【穴位解剖】
此腧穴處有第1骨間背側肌,深層為拇內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頭靜脈起始部)、指掌側固有動脈;布有橈神經淺支。
【功能主治】
功能:清瀉陽明,通調腑氣,通經活絡。
主治:主治咽喉腫痛,齒痛,目痛,胸腹?jié)M,氣喘,熱病,手背紅腫等病癥。
【穴位配伍】
三間穴配少商穴治咽喉腫痛、唇干。
三間穴配少商穴、商陽穴,治咽干。
三間穴配前谷穴,有清熱瀉火明目作用。治目急痛。
三間穴配陽溪穴,有清利咽喉作用,主治喉痹咽如哽。
【刺灸法】
一般直刺三間穴0.3~0.5寸,局部有麻脹感,或向手背放散。
艾炷灸三間穴3~5壯,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三間穴主要用于口、目及胸腹部疾患等:如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唇焦口干、齲齒痛、舌卷不能言、咽喉腫痛、目痛;身熱、胸悶氣喘;腹?jié)M腸鳴、痢疾,下利膿血及手背、手指腫痛,肩周炎等。
每日一猜: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猜一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