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殘聯的統計數據,中國的視力殘疾人數在2010年就達到了1263萬人,其中盲人數量約550萬左右,預計每年新增盲人數量在45萬左右。這意味著幾乎每一分鐘,就會出現一個致盲病例。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病是致盲的三大兇手!
青光眼是世界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我國最新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40歲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為2.3%,致盲率約30%。青光眼在任何年齡段的人群均可發病,從剛出生的嬰兒直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會患此病。
預防支招:
1. 避免使用對眼部刺激的護膚品和化學藥品;
2. 不在黑暗處久留及戴墨鏡,防止黑暗環境下瞳孔持續擴大,引起眼壓升高;
3. 禁止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防止眼部淤血。
在我國1.1億糖尿病患者中,其中1/3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更有1200萬人面臨失明的風險。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在糖尿病人群中的發病率是7.6%。截止至2015年,中國DME患者已突破540萬;預計2040年將達到750多萬。
糖網信號:
1. 眼睛干澀:有糖尿病史的人,如果感到眼睛干澀,應及時到醫院做糖網早期的排檢
2. 黑影飄動:發現眼前有黑影飄動,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般的飛蚊癥,它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進入增生期的表現,是需要及時進行視網膜激光治療的指征。
老年性黃斑病變被公認為中老年人視力頭號“殺手”,也是中老年人中常見的一種致盲性眼病。老年性黃斑病變目前是眼科學界治療最困難的眼病之一。
黃斑病變其實是可以通過自測發現的,比如看東西是否模糊,有無變形、扭曲等。此外,還有一種簡單的判斷方法,即去醫院就診時,通過觀察一種特制的阿姆斯勒方格表,也可做出診斷。
預防支招:
1. 用眼時切忌“目不轉睛”,可以常做眨眼,以減少眼球暴露于空氣中的時間;
2. 盡量減少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注意中間休息,通常連續操作1小時,休息5~10分鐘。
3. 補充含有豐富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的食物,如玉米、綠葉蔬菜、奇異果等。
除了做好預防,定期篩查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眼底病通過早期篩查及時治療可以大大降低致盲率,專家建議,40歲以上的人應該每兩年接受一次“眼部檢查”。
而目前,我國眼科資源極其匱乏,專業眼科醫生只有數萬名。特別是在基層醫院及偏遠地區缺乏檢查設備,也沒有專業的眼科醫生,導致患者難以在病患初期獲得較好的篩查和診療服務從而耽誤病情。為此,百度推出AI(人工智能)眼底篩查一體機,具有準確率高、多眼疾覆蓋、操作人員零學習成本、診斷報告即拍即篩、提供設備端閱片能力(軟硬件一體機,可在本地端進行AI計算)等特點,以滿足基層篩查的需要。目前百度AI算法已經能夠覆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性病變、青光眼這三種主要致盲疾病,并且10秒中完成結果分析,準確率達94%。
(報告部分示例,非完整篩查結果)
11月1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百度世界大會上宣布,基于百度AI能力開發的AI眼底篩查一體機已正式推出,百度將在全國貧困縣范圍內首選500個貧困縣醫療點進行機器捐贈,以幫助基層的眼病患者盡早發現致盲風險,及時就醫。據悉,該計劃將可覆蓋5600萬眼疾風險人群。
“專業眼科醫生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基層和社區醫院很少。”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奕志教授表示,“此次與百度合作開發的AI眼底篩查系統在廣東肇慶基層醫院的應用的效果非常好,檢出結果非常快,從專業眼科的角度來看,這個圖像重要的結構描述和測量都非常清楚,診斷思維也符合眼科專業。AI眼底篩查系統將在基層偏遠地方發揮巨大的社會意義,希望百度AI篩查系統加快臨床應用。”
醫療AI化正在逐步實現普惠,李彥宏表示,“其實百度做AI我們一直有一個理想,就是不管AI的技術多么復雜、多么先進,我們都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平等的從中獲益。”
點擊下方關鍵字
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每天一分鐘,健康又輕松
分享實用有效的養生治病知識
與醫生在線互動交流
上億人已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