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銜接,對于孩子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來到新的環境遇見新的同學學習新的課程,那么怎樣才能使孩子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下面就跟著納思書院小編從心態、學習和生活三方面,教您順利過渡小升初銜接階段吧。
一、思想
首先,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從小學到初中,是一個飛躍,不僅是因為課業上難度增加,更是因為初中三年是學生人格培養、學習規范養成的重要時期。教學方法和形式上也有區別,比如初中逐漸增加了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學科種類也大大增加,因此學生要在思想上有所重視:學習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需要努力和自律。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是學生進入一個快速成長的階段,面對進入青春期的他們,家長有必要告訴孩子,你有承擔責任的義務,要學會自我管理和控制。家長要主動和孩子溝通,這不僅僅是關心學習,更要關心孩子怎么想、怎么做。小學升入中學后,孩子們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問題,如在成績上現實和理想出現了一定的差距,面對新的班集體與新同學和新老師之間存在有小矛盾。如果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學習成績。有些同學甚至會因此而一蹶不振。這就需要孩子學會遇到問題后首先自我調節,多從積極的方面思考問題。進入初中,他們會認識許多新朋友,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和新同學交流,幫助孩子融入新環境。
其次,一定要克服麻痹大意、任其自然的毛病。不少孩子成績不理想,不是智力問題,而是麻痹大意,他們忘記了初中的學習時間只有三年,尤其是剛進入中學知識銜接時,部分內容與小學高年級會有重疊,這時候有些學生會覺得中學學習很簡單很輕松,往往會放松自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難度迅速加大,思想上依舊不重視,導致他們成績下滑嚴重。然而他們總還想著還有時間可以改變,直到初中的最后階段才覺得時間緊迫。所以經常有這樣的學生:中考復習階段進步明顯,但無奈時間太短,仍無法進入理想學校。
二、學習
家長要幫助孩子確定正確的學習目標。初中學習和小學學習有很多不同,比如說小學老師在學習細節上管得多,而學習內容相對少;初中學習內容多,科目多,難度加大很多,學習時間加長等。進入初中,孩子一般都會感覺學得比較累,一些小學期間的尖子生成績可能會下滑,從以前的“眾星捧月”到現在的“成績平平”,一時接受不了,所以往往情緒低落,懷念以前的小學生活。遇到這種情況,孩子要及時調整心態,和老師、家長溝通。正確定位,制定新的學習目標,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面對新的變化、新的問題要勇敢地面對,主動去適應新環境。建議家長在孩子小升初的關鍵期進引導他們時首先做好心理準備,培養做事的條理性,這樣學習會相對輕松一些。同時家長也應該放松心態,因為初中老師對成績的評價方式和小學老師不同,所以孩子不像小學時那么容易得高分,家長不要過分要求孩子。
鑒于初中學習的特點,家長可以建議孩子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應做到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先獨立思考,后發問討論。小學階段同學們一般不那么重視預習,因此,到了初一,大多數學生不會預習,即使預習了,也只是將課文從頭到尾讀一遍。初中的學科多了、內容廣了、容量大了,老師在課堂上要講解的知識點多了,有些內容只能靠學生自己消化。在預習時應做到:首先大致瀏覽教材中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概貌;其次,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復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難以理解的地方做出記號,多問些“為什么”,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這樣學起來會更輕松。做作業的第一步應是復習相關的知識,在頭腦中搜索一下課堂上老師所講的知識,努力將所學知識回憶起來,若實在回憶不起來,再翻開課本或筆記閱讀對照,以便將所學的知識溫習一遍,做到心中有數后再去做作業;做完作業后,應從頭到尾仔細瀏覽一遍,檢查一下解題的步驟、思路是否正確,發現問題,及時加以修改。
三、生活
家長可以從一些小事著手來幫助孩子。例如,孩子自己的東西現在要他們自己整理,適當給孩子分配家務勞動,并鼓勵孩子多參加些活動,這樣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以及獨立生活、處事的能力,使他們較快地成熟起來。平時的零用錢家長也不要給太多,不要造成孩子與人攀比的不好現象。
養成練好的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初中階段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們身體迅速成長,需要更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更充足的休息,這時候的學生由于課業負擔重,很容易饑餓和疲憊,盡量避免他們吃零食,三餐營養上要供給充足的熱量。早、中、晚餐必須吃飽、吃好。特別是早餐不能忽視。有的學生由于早上時間倉促往往不吃早飯,空著肚子上課,結果第三節課就感到饑餓無力,學習精力不集中,記憶力、理解力降低,思路變得遲緩、混亂,無法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如果長時間在饑餓狀態中學習,不僅學習效率明顯降低,而且身體會受到一定損失。建議中學生早餐除了吃各類的主食外,最好再加點雞蛋、牛奶或豆漿一類的優質蛋白食物,并要干、稀搭配,注意花樣更換。增強學習效率,不拖沓,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防止過度疲勞影響學習生活。
加強鍛煉,好的身體是其他一切活動的保證。運動以身體活動為主要形式,而身體活動并不僅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還伴隨著知識的信息、心理的活動、情感的體驗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時出現。因此,很多運動不僅強健身體,還可以培養孩子們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營造緊張的氣氛,培養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結構健全的個性心理;還可以通過體育實踐體驗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保健素養,形成科學用腦、講究規律的現代生活模式。另外,通過體育鍛煉能夠提高身體素質,使精力充沛,開發大腦,能夠更好的學習知識。中考中體育的成績所占比例最近幾年也在增加,很多中考體育輔導班,強化班應運而生,與其臨陣磨槍不如平時積累,強健體魄的同時給自己的中考成績添磚加瓦。
青春期的孩子思想活躍,在這個時期,擇友也是一個關鍵,家長可以通過實例向孩子講清什么是同學之間真正的友誼,應該跟什么樣的同學交朋友。鼓勵孩子與同學交往,正確選擇朋友。剛進入初中時,孩子分辨能力還低,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家長要特別關照孩子不要跟班外、校外不明身份的少年交往。
想了解更多教育資訊、小升初、中考、高考熱點。請關注杭州納思書院微信公眾號。納思書院是杭州本土化教育機構,專注于中小學個性化一對一教學以及小班分層教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