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似龍非龍,常居于江河湖泊之中,形似大蛇而有四足,無角或生有獨角,能興大水,愛吃人。
傳說中,蛟龍口中有長長的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古時,很多人會在河邊洗澡,洗衣服。
有時他們會看到河中有晶瑩閃亮如綢緞般的“白練”。
看到的人往往會被這“白練”迷惑,不由得往河水中多走幾步。
此時,飄蕩在水中的“白練”會突然纏繞住人的脖子,將人瞬間拖入深水中。
這誘人的“白練”便是蛟龍的舌頭。
一些惡蛟經常靠這種方式捕食活人……
關于蛟龍的來歷,向來眾說紛紜——
其一:蛇修煉百年為虺[ huī ],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
其二:龍與蛇交配所生之異獸為蛟。
其三:大蛇、老鱉等年深日久,通靈異化為蛟。
……
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起源于古老而神秘的——黃河。
1938年5月下旬,日軍在占領徐州后沿隴海路西進,準備奪取鄭州,進攻武漢。
為了阻止日軍前進,老蔣親赴前線督戰。
戰事吃緊,他竟不顧下游百姓的安危,執意炸毀鄭州東北花園口黃河大堤,想利用洪水來阻攔進犯的日軍。
然而誰也沒想到,在這黃河大堤之下,竟然蟄伏著一條巨大的蛟龍。
花園口大堤炸毀后,河水翻涌,波浪滔天,巨蛟出水,牛吼震天。
岸上眾人都被這河中巨怪嚇得心驚肉跳。
然而這只巨大的蛟龍并沒理會他們,而是嘶吼著,翻滾著向黃河下游而去,開始“走蛟”!
“走蛟”即是潛蛟化龍的過程。
相傳,蛟龍修煉到一定程度后,便會在江河中興風作浪,引來狂風暴雨,進而興大洪水,順流而下,奔游入海。
在走蛟的過程中,要是得到人的“封正”(類似于黃鼠狼“討口風”)——“好大的一條龍!”
此蛟便會化為真龍,白日飛升。
若是當事人不給口封,說出“好大的一條蛇”等,潛蛟化龍便會失敗,惱羞成怒的蛟龍就會瘋狂地報復此人。
回到故事里。
被老蔣炸出來的那條蛟龍開始走蛟后,狂風暴雨驟至,大洪水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暫時攔住了進犯的日軍,可是損失最大的還是下游的老百姓。
無數人被這大洪水奪走了性命。
其中不少人都被這邪惡的巨蛟吞噬掉了。
巨蛟帶領著大洪水氣勢洶洶地向東游去。
游到開封境內的時候,這條食人蛟龍卻被一座堅固的石橋攔住了去路。
原來這是一座古老的懸劍橋。
橋下豎著一把鋒利的斬龍劍。
正當蛟龍躊躇不前,焦躁不安時,它竟發現一個衣著破舊的老頭兒走到了橋上。
蛟龍眼前一亮,想著若是有了這老頭兒的口封,它便能化為真龍,這小小的懸劍橋自然攔不住它,到時候再把這老頭兒吞了……
于是蛟龍在湍急的河水中,抬起巨大的頭顱,居高臨下地看著橋上的老者。
口中隱約吐出人言:“你~看~我~是~龍~嗎~?”
一般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早就嚇傻了,往往會不自覺地回答——“是”。
如此一來,這只巨蛟便可化為真龍。
可今日橋頭的這個老者卻不是一般人。
他曾是開封延慶觀一位嫉惡如仇的道長。
(開封的延慶觀與北京的白云觀、四川的常道觀并稱“中國三大名觀”。)
老道士提前察覺到,這次的大洪水是有惡蛟在興風作亂,他在懸劍橋邊早已等候多時。
只聽得他用渾厚的嗓音,斬釘截鐵地說道:“我看你像根大鐵管子!”
霎時間,一道旱天雷應聲而下,直直地劈在惡蛟的頭頂。
這條食人蛟龍在水中掙扎翻滾,很快變得全身烏青,不能動彈,慢慢沉到了水底。
然而老道士卻無法承受咒殺蛟龍的業力,一口鮮血噴出,當場倒地而亡……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幾十年過后,開封附近的河工在挖掘黃河古道時,從幾米厚的淤泥中,挖出來一截極其詭異的大鐵管。
這根鐵管越挖越粗,越挖越長,管中還不時傳出怪物的嘶吼聲,嚇得眾人不敢再挖。
到了第二天,那段原本干涸的河床竟一夜水滿,渾濁的河水中再也尋不到那根神秘的鐵管了……
【民間怪談,切莫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