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孫悟空從五行山下出來之后成了唐僧的徒弟。然而看過西游記原著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年觀音菩薩尋找取經(jīng)人的時候,她第一個收下的是流沙河的沙僧,接下來才是福陵山的豬八戒,最后一個才是五行山下的孫悟空。
觀音收下豬八戒、沙僧的時候,法號都給他們?nèi)『昧?,一個叫做悟能、一個叫做悟凈。奇怪的是,孫悟空卻成了唐僧的大徒弟,豬八戒成了二師兄,沙僧卻成了沙師弟。
更有意思的是,唐僧從五行山下救出孫悟空之后,他又在鷹愁澗收下了白龍馬,照理說白龍馬“入職”比豬八戒早,他應(yīng)該是二師兄??珊罄m(xù)的豬八戒卻頂替了白龍馬二師兄的位子,取經(jīng)眾人甚至在五莊觀偷了人參果,也沒有分一個給白龍馬吃。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無非孫悟空的本事最大,他又是唐僧第一個收下的徒弟,因此他當(dāng)之無愧成了取經(jīng)隊伍里的大師兄。
而白龍馬當(dāng)年犯下忤逆之罪理應(yīng)當(dāng)斬,為了將功贖罪,他就化龍為馬給唐僧充當(dāng)腳力。因此小白龍只是坐騎的身份,沒資格和豬八戒、沙僧搶地位。
不僅取經(jīng)眾人很講究各自的稱呼,就連玉帝、如來、觀音之間的稱呼也很微妙。當(dāng)年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帝給靈山的如來下了一道圣旨。此時的如來正在雷音寺里講課,在接了圣旨之后,如來扭過頭對眾菩薩說道:“汝等在此穩(wěn)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span>
一個“救駕”表明了他和玉帝之間的君臣關(guān)系。在如來降服了孫悟空之后,玉帝也趕到了第一現(xiàn)場。面對玉帝,如來也是這么稱呼的:““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
可見,在玉帝面前,如來自稱是“老僧”,而玉帝還有一個稱呼,那就是“大天尊”。
除此之外,如來對觀音菩薩的稱呼也很講究,當(dāng)如來開啟西天取經(jīng)計劃的時候,觀音自告奮勇地表示要去尋找取經(jīng)成員。聽聞觀音言語,如來是這么說的:“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可見在西游記里,觀音雖然是菩薩果位,但她還是七佛之師,所以就連如來也得尊稱她為“尊者”。
孫悟空歷經(jīng)十四年的取經(jīng)之路,被如來封為斗戰(zhàn)勝佛的他,是靈山為數(shù)不多的諸佛之一。倘若孫悟空在靈山遇到了同樣成佛的唐僧,孫悟空該如何稱呼他?是繼續(xù)叫唐僧“師父”,還是稱呼唐僧為“旃檀功德佛”?猴哥自己說出了答案。
在西游記的第一百回里,唐僧、孫悟空各自成佛之后,孫悟空突然意識到了自己腦門上還有一個緊箍圈,于是他這樣對唐僧說道:“師父,此時我已成佛,與你一般,莫成還戴金箍兒,你還念什么《緊箍咒》兒勒我?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么菩薩再去捉弄他人?!?/span>
猴哥口中的“師父”無疑給了大伙一個答案,雖然孫悟空已經(jīng)成佛,但他還得畢恭畢敬地稱呼唐僧為“師父”。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孫悟空和唐僧之間的私下稱呼,當(dāng)他們二人各自在靈山上崗之后,在大庭廣眾之下就不能這樣稱呼了,恐怕唐僧得叫孫悟空“斗戰(zhàn)勝佛”,而孫悟空則稱呼唐僧為“旃檀功德佛”。
但由于孫悟空和唐僧的關(guān)系特殊,孫悟空私下還是叫唐僧“師父”,唐僧則依舊親切地喊孫悟空為“悟空”。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