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成大味講故事歡迎您!從前,在蘇州吳江縣有一個仁孝村,在這個村里有一個很有名的寡婦叫玲瓏,玲瓏今年30歲,溫柔賢淑、落落大方,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特別的能干孝順。玲瓏娘家是離這里十里外的善緣村。
10年前玲瓏嫁給了仁孝村的仁文善,仁文善當時家境不是很好,父親早就去世了,家里只有仁文善和一個老娘一起生活,仁文善不但很有才氣,而且特別的孝順,對老娘是百依百順,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先給老娘,給娘洗腳梳頭,把老娘伺候的很周到,是村里有名的孝子。玲瓏就是看中了仁文善有才氣人品好,所以不管他家里多么窮,玲瓏都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玲瓏想:家窮只是暫時的,只要相公好好待我,相信我們的日子會很快好起來的。果然結婚后的生活很是甜蜜,仁文善和玲瓏結婚后夫妻兩人十分的恩愛,玲瓏對婆婆非常的好,和對待自己的親娘一樣,婆婆對這個兒媳婦特別滿意。見到村里人就夸自己的兒媳婦好,夫妻恩愛,婆媳和睦。仁文善和玲瓏兩口子就商量著,看如何改善生活,讓娘過上好日子。玲瓏的娘家是開布店的,玲瓏從小就對布匹很有研究,知道什么樣的布好賣,什么樣的布適合做什么衣服,而且玲瓏從小就學了一手好的裁縫手藝,從娘家的時候做的衣服就特別工整、有型、合身,村民和老裁縫都夸贊玲瓏做的衣服好。有了賣布和裁縫的基礎,玲瓏就和丈夫商量賣布,同時給人做衣服。夫妻倆商量好,玲瓏娘家給出了一些錢,兩人進了布就做起了買賣。玲瓏有經驗,進的布款式顏色都是大家喜歡的類型,再加上玲瓏做買賣實在,賣布的時候總是給人多出一塊來,如果遇到很貧窮的人家,玲瓏還免費送一塊布,所以這十里八鄉的村民都愿意到玲瓏這里來買布。有些人買了布不會做衣服,干脆就讓玲瓏連衣服一塊給做了,玲瓏手藝好,價格便宜,所以買布做衣服的人越來越多,夫妻倆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就這樣過了5年,玲瓏家開了大的布店,還有裁縫店,而且每家店鋪的生意都很紅火,夫妻倆的日子是越越過越好。日子過好了,玲瓏還是和以前一樣細心的照顧婆婆。當然婆婆對兒媳婦也是很滿意,看到日子過好了,婆婆就對玲瓏說;“兒媳婦啊,這幾年辛苦你了,你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啊,自從你來我們家啊,家里發生了大變化,我們的日子啊過好了,以前我和文善吃不飽、穿不暖,現在我們都是富戶了,多虧了你啊兒媳婦。”玲瓏聽了婆婆的話,趕緊說:“娘啊,我們都是一家人,這是應該的,你和文善對我都很好,我也很知足。”婆婆又說:“孩子,你們夫妻倆也不小了,我們家現在也有錢了,你們是不是考慮要個孩子了,老婆子我等得有些著急嘍!”玲瓏臉一紅說:“娘啊,我和文善商量好了,今年啊就準備這事。”婆婆一聽這話笑得合不攏嘴說:“好。。。好,這我就放心了!”婆媳倆又說說笑笑地拉了半天的家常。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如果按照玲瓏和婆婆說的那樣,可能玲瓏夫婦的孩子也很大了,可是世間事總難隨人愿,就在婆媳對話后的第二天,丈夫仁文善在去進貨回來的途中碰到了一個孕婦,孕婦滿頭是汗在路上艱難地走著,仁文善就問孕婦要去哪里,孕婦去的地方離仁文善家也不算遠,仁文善就說送孕婦一程,孕婦就上了仁文善的馬車,當送下孕婦回家時,天已經黑了,還下起了雨,仁文善想快點回家就加快了速度,眼看快要到家了,馬車翻了,仁文善被壓在了馬車下邊,受了重傷沒多久就去世了。臨別之際,仁文善對玲瓏說:“娘子,委屈你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我不能陪你了,我最舍不得的就是你和娘,娘年齡大了,我走了,娘一定會很傷心,娘子麻煩你勸勸她,你也要照顧好自己,我們來生再做夫妻。”
仁文善說完這番話就離開了玲瓏,玲瓏哭得死去活來,事情來得太突然,娘倆難以接受,玲瓏很是悲痛,可是她還要忍著內心的悲傷不斷地勸慰婆婆。婆婆畢竟年齡大了,要是悲傷過度,恐怕會出意外。玲瓏就每天陪著婆婆,就這樣婆媳倆慢慢地挺了過來。丈夫走后,玲瓏的擔子就更重了,一個寡婦既要照顧婆婆,還要把家里的布店和裁縫店做好,同行們有的還乘人之危,看到玲瓏成了寡婦覺得好欺負,就想辦法把玲瓏的店鋪搞垮。先是用低價去售賣布匹,可是辦法不是很管用,然后又想用重金把玲瓏雇的伙計挖走,可是伙計們都感恩玲瓏的恩德,都記得玲瓏的好,沒有一個走的,相反,卻把這些事情都告訴了玲瓏,而且還都表示他們哪里都不去,一起和夫人共渡難關。玲瓏聽了很感動,就這樣玲瓏頂住了壓力,生意也越做越好。就這樣,5年過去了,玲瓏這個女人,這個寡婦,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不但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條,還多開了幾家店鋪。在外人眼里玲瓏就是一個富婆,玲瓏不但有錢還漂亮,所以有很多男人托媒婆去玲瓏家說媒,不管媒婆說得多么好,玲瓏總是不同意。婆婆心疼兒媳婦,也經常勸兒媳婦說:“孩子,有合適的就改嫁吧,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可不能守一輩子寡啊。文善他爹走得早,我就是守寡過來的,我知道一個女人的不容易,一個寡婦更是不好過,兒媳婦啊你還年輕,以后的路還很長,你呀不要委屈了自己,不要擔心我,有合適的就改嫁吧。”玲瓏聽了這話很是感動,她看著婆婆滿臉的皺紋,花白的頭發,哭著對婆婆說:“娘我現在還不想改嫁,即使改嫁我也不會丟下您老人家的,我要一直照顧您。”婆媳倆又是一陣痛哭。
這天,天還沒有亮,玲瓏早早起床給婆婆做好飯,然后給婆婆說她回一趟娘家,聽下人說娘病了,她會很快回來,婆婆讓她快去吧,路上注意安全。玲瓏家離娘家也不算很遠,很快玲瓏就到了娘家。這時天剛放亮,玲瓏來到娘家門口,看到一個破衣爛衫的男孩躺在了地上,看年齡也就四五歲的樣子,孩子的身上還有一個包袱,玲瓏趕緊把孩子抱起來,敲打娘家的門,父親把玲瓏接回家中,玲瓏就把撿孩子的事給父親說了,她把孩子放到床上,然后打開包袱,里邊有一塊玉佩和一封信,信上說請看到信的好心人把孩子收留了,日后定有重謝!玲瓏父親趕緊叫人去請郎中,郎中很快到了,給孩子看了一下,說沒什么大礙,孩子就是餓暈了,吃點東西好好調養就會好的。聽說孩子沒事,玲瓏放心了,她趕緊讓人去做飯。這時玲瓏才想起來問父親:“母親怎么樣了?”父親對玲瓏說:“你母親得了風寒,吃了藥沒什么事了,你放心吧!”玲瓏聽了松了口氣。很快小男孩醒了,玲瓏給他喂了飯,小男孩漸漸好起來,小男孩長得很清瘦,但是眼睛很有神,看到玲瓏還很親熱,一點也不陌生,玲瓏問小男孩叫什么名字,小男孩說叫小恩,但是不知道大名,玲瓏很喜歡這個孩子。她決定把這個孩子帶回去收養,父親也同意了。母親和女兒見了一面,說讓玲瓏放心,病快好了,讓她快點回去,玲瓏就帶著小男孩回到家里。玲瓏見到了婆婆,就把事情的經過給婆婆說了一遍。玲瓏說要收留這個孩子,婆婆聽了也很高興。婆婆說:“好,娘親我也同意,以后他就是我孫子了。”就這樣,玲瓏就成了小恩的娘,玲瓏給小恩娶了個名字叫仁恩賢,仁恩賢也非常喜歡玲瓏這個娘。
仁恩賢乖巧聰明善良,玲瓏給仁恩賢請了個私塾先生,從小讓這個孩子讀書識字,仁恩賢從小知書達理,學習認真刻苦,在先生的教誨和母親玲瓏的言傳身教下,仁恩賢成長進步得很快,他經常幫助母親和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天玲瓏的婆婆早上出去遛彎,到了時辰還沒有回來。仁恩賢就對玲瓏說:“母親,奶奶以前這個時辰早回來了,今天還沒回來,我出去接一下奶奶。”玲瓏同意了,小恩賢出門沒走多遠,就看到丫鬟攙扶著奶奶回來了,原來,老太太今天高興在外邊和鄰舍聊得時間長了,所以回來晚了。奶奶看到孫子出來接自己,高興得合不攏嘴,夸孫子長大了,懂事了。仁恩賢牽著奶奶的手回家了。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仁恩賢10歲了,這些年里仁恩賢飽讀詩書,嚴于律己。仁恩賢對母親玲瓏特別的尊敬和佩服,他從母親的身上學習到了善良、勤勞、孝順和堅韌不拔,母親經常帶著小恩賢去給窮苦人家送東西,不管是過節還是平時,玲瓏都要帶著孩子給貧困人家送布、衣服和吃的東西,每月還在集市上施舍粥飯,一說起仁孝村的寡婦玲瓏連乞丐都贊不絕口,仁恩賢從小耳濡目染,和母親一樣善良。
這天,母親玲瓏帶著仁恩賢到附近的一條河里去放生,每次把魚放生后,仁恩賢總是很高興,看著魚兒自由自在地在河里暢游,小恩賢總會歡欣鼓舞,他會在心里默念:愿山河無恙,國泰民安,人和自然,如魚得水。當玲瓏和恩賢放生完準備回去的時候,來了一個和尚到河里去擔水,和尚擔上水準備回寺廟,可是走了沒幾步一個趔趄摔倒了,原來和尚不小心踩上一塊石頭滑倒了,和尚的腳扭傷了,玲瓏母子趕緊跑去,恩賢拿出隨身帶的跌打藥給和尚敷上,然后母子倆把和尚送到山上,和尚對母子倆感謝了一番。玲瓏說師傅不必客氣,母子倆就趕緊下山,此時天色已不早了,當下了山天已經黑了,母子倆就趕緊往家走,為了早點回家母子倆就走了條近路,當回到家時,婆婆不見了,家里的下人說:“老夫人不放心您和少爺,就和丫鬟到村口去接你們的了,去了時間也挺久了,按說也應該回來了。”玲瓏擔心婆婆趕緊到村口去找,可是沒看到人,順著大路又往前走了一陣看到前邊有三個人往這邊走著,走近一看,玲瓏認出來了婆婆和丫鬟,旁邊還有一個中年男人,男人身上有些血 ,好像受傷了,走路也很艱難。婆婆看見玲瓏,說:“兒媳婦啊,快叫人來把恩人送到我們家里。”玲瓏趕緊叫下人,一起把這個受傷的男人帶回家里。到了家里,這個男人已經昏過去了,玲瓏趕緊讓人請來郎中,郎中說失血過多,然后敷了止血藥,又開了補血益氣的草藥,說按時服藥,好好調理就會好的。玲瓏就按大夫的吩咐把藥給男人服下。玲瓏問婆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婆婆就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原來,天晚了玲瓏母子還沒回來,老太太不放心兒媳婦和孫子,不顧下人的勸阻,非要到村口去看看,到了村口沒看到人就順著路往前走,不知不覺走出來很遠了。天也黑了,丫鬟說可能夫人和少爺走近路回家了,老太太這才準備返回,可是就在這時,兩個歹人從樹林里跳了出來,拿著刀要綁架老太太和丫鬟,想要跟玲瓏要錢,就在這時一輛馬車從此經過,車上跳下一個中年男人,男人讓綁匪放下屠刀,趕緊走人。綁匪見就他自己,就沖著他過來了,男人和綁匪打了起來,最后把綁匪打跑了,自己也受了傷,馬也受了驚跑了。就這樣,婆婆和丫鬟扶著恩人往回走,碰上了玲瓏。聽了婆婆的一番話,玲瓏對眼前的中年男人很是感激。在玲瓏的精心照料下男人的傷慢慢的好了,在這段日子里,玲瓏和男人有了更多的了解,這個中年男人叫王長慶,是做珠寶生意的商人,家業很大,玲瓏發現王長慶人很善良,心直口快,兩人很談得來,王長慶說老家離這不遠,但是家里沒什么人了,他的生意在外地,但他經常回來,玲瓏問:“你家里沒人了,你常回來做什么?”王長慶說:“我找我的兒子,5年前我做生意破產,債主到處找我,家里一貧如洗,吃不上飯,我把孩子放到了一家富戶家門口,希望好心人收留孩子。后來我東山再起,賺了錢,我一直回來找我的兒子,可是到現在還沒有找到。不過我不放棄,我相信蒼天有眼,早晚有一天我會找到我兒子的。”玲瓏大吃一驚,趕緊問:“你兒子叫什么名字?”王長慶說:“他叫小恩,當時他身上還有個包袱,包袱里有一塊玉佩還有一封信。”玲瓏聽了身體微顫說:“王大哥,你兒子我知道在哪里”就在這時,門外進來一個孩子,正是仁恩賢。仁恩賢進來說:“母親,我來看看王叔叔,感謝他的救命之恩。”這時王長慶看了一眼仁恩賢,他一下子看到了他腰間的玉佩。這塊玉佩正是自己給兒子的那塊,再看這孩子,和自己長得太像了,王長慶對玲瓏說:“難道他就是。。。”玲瓏點了點頭說:“是的,他就是你的兒子小恩,這塊玉佩你應該記得”然后,玲瓏又把當年的包袱和信拿了出來,王長慶一看,眼淚嘩嘩的流了下來,他一把抱起了小恩,哭著說:“兒子,我終于找到你了。”然后,玲瓏和王長慶就把當年的事情給小恩說了,小恩哭著說:“母親,你不是說我父親為幫助孕婦出意外死了嗎?”玲瓏說:“是啊孩子,我說的就是當年我的丈夫,因為在回家的時候為了送一個孕婦,天晚了回家出了意外亡故了。”這時,王長慶很是驚訝,他不敢相信地說:“你是說你家兄弟是為了幫孕婦出意外了?”玲瓏哭著點點頭就把當年的事給詳細說了一遍,王長慶聽完拉著小恩一起給玲瓏跪下了。
原來,當年玲瓏的丈夫幫助的孕婦正是小恩的親娘,當時王長慶還對玲瓏的丈夫表示了感謝。小恩娘回家后幾個月就生下了小恩,可是生產時因為難產,小恩娘去世了,只留下小恩和王長慶一起生活。事情真相大白,這兩家有緣分啊,好人有好報。后來王長慶和玲瓏兩家合為一家,王長慶和玲瓏結婚。玲瓏帶著婆婆,王長慶也叫他娘,說自己就是她的兒子,婆婆很高興。玲瓏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幾年后,兒子仁恩賢考取了狀元,愛民如子,受百姓愛戴,好女人玲瓏苦盡甘來,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故事講完了,喜歡的話,點點關注、點點贊,咱們下個故事再相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