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戎苑居士
對中年男人來說,四十五歲是個坎兒。這個坎兒,是事業的坎兒,也是家庭的坎兒。
王軍的事業算是順利,在單位當了處長后,就沒有邁過家庭這個坎。癌癥晚期的妻子,最終沒有挺過去。她后來拉著王軍的手說:
“這輩子我不能陪你了,下輩子我們還做夫妻。我走了,你一定要找一個比我好的,好好地陪著你,一起把我們的女兒照顧好。”
妻子的最后心愿,讓王軍再也挺不住了,他流著淚說:
“你放心地走吧,就是我擔心一輩子,也要把女兒照顧好。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
王軍愧疚的是,他當兵半輩子,為了妻子轉了業。現在能好好照顧妻子的時候,她卻走了,這種虧欠不是一星一點,而是一輩子的。他知道,女兒是妻子手心里的寶,不讓妻子心里牽掛,就是照顧好女兒,盡好一個父親的責任。
妻子走了,女兒上了大學,王軍成了孤孤單單的一個人。然而,家人、朋友、同事卻對他格外關心,天天都有人對他的個人問題噓寒問暖。王軍一時走不出來,總是回應說:
“謝謝你們對我個人的關心,我現在還沒有考慮個人問題的打算。我只想把女兒照顧好。”
大家不好再追著介紹。時光如梭,情感如流。一年后,王軍慢慢從妻子過失的背疼中走了出來,但他決定把女兒擺在第一位。他認為,對方接受他之前,必須首先接受她的女兒,否則免談。
首先給王軍牽線的,是單位的一個領導,對方是一個教師,年齡相當,條件相當,剛剛離婚,自己帶一個兒子,可以先接觸接觸。
見不見,可是面子上的事。推不下去,他們就在銀座商場的門口見面。王軍見面時,對方戴著一副眼鏡,打著遮陽傘,一個挺有氣質的女人。
在咖啡廳坐下,剛剛聊上幾句,兩人還挺有感覺,但在談起孩子時,對方堅定地說:
“說實話,我就是因為兒子離婚的。過去他天天打兒子,根本不像個父親。我再婚的首要一條,找的男人首先要對我兒子好。這點做不到,再好的男人我也不要,我就不信,天底下沒有好男人,都死凈了嗎?”
這種帶有條件,而有責怪的口氣,讓王軍退了步。如果成了家,她護兒子,我護女兒,肯定平衡不了,怎么能和諧下去呢?
第二個給王軍介紹對象的,是一個朋友。針對王軍的情況,朋友說:
“老王,你年齡也不大,得找一個照顧你的。我們單位有個大齡的,還是單身,你們可以接觸一下。我覺得挺配你,這可是個機會。”
礙與朋友的面子,王軍退不下來,就去相親。那天是周末,在市里的公園門口見,對方一頭卷發,說話直來直去,當著我的面就說:
“王老師,你的情況我都了解了。我覺得我們也差不多,但我有一個條件,就是我們必須得要一個自己的孩子,否則我這一輩子結婚有什么用?這一條你要好好想想,不然不好交流。”
對方的這個下馬威,讓王軍好久沒有反應過來。在他想來,自己年齡也大,孩子最好不要,光女兒就夠照顧的,哪有那么多精力啊。
這樣,王軍也沒有往前想那么多,不合適就不合適吧。社會那么大,總會遇到合適的人。
生活就這樣持續地向前走著。王軍在親戚朋友的牽掛下,三五天的就去相一次親。想邁過去這個坎還真不容易。直到有一天,女兒對他說:
“媽媽走了,您也不能一輩子單身著。我也長大了。您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好好過日子。只要您有人照顧幸福快樂,就是我最高興的事。”
聽者無心,說者有意。原來,女兒閨蜜的家庭與其相似,她們便有了“盟下之約”,只不過是在兩個城市,誰知道兩個父母的意愿呢?
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更是母親的心肝寶貝。她們為父母想到的,是一次暑期的青島之旅,在海邊的棧橋上,父母不期而遇………
王軍的二婚,就這樣開始了異地戀,而且是名副其實的熱戀。一年后,在美麗的棧橋邊,是一場隆重的婚禮,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