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有個名叫梁鴻的窮書生,他勤奮努力讀書考到了當時最高學府——太學。
縣里有個孟大爺非常有錢。他什么都滿意,就是發愁女兒不肯出嫁。有一次,孟大爺非常生氣地問女兒:“你都已經30歲了。難道一輩子不嫁人嗎?讓人笑話不”?
孟大爺聽了以后,趕緊張羅著托人去向梁鴻傳達自己女兒的心意。梁鴻也聽說過孟小姐這個人,覺得孟小姐很合適。就找人去求婚,孟家自然馬上就答應了。
沒多久,梁鴻便和孟小姐成親了。本來兩個人是情投意合的,應該是非常幸福的結合。可是一連七天,梁鴻卻不與新娘子說一句話,孟小姐十分奇怪,猜不透他為什么這樣,便跪著問他,這是為什么呀?
梁鴻不能不開口了,便誠懇地說:“我想娶的是生活簡樸的妻子,這樣才能跟我一起種莊稼,過隱居的生活。現在你是大小姐,穿的是綾羅綢緞,戴的是金銀珠寶,這哪里是我所希望的妻子”?
孟小姐說:“我身上穿的是婚禮服,這不是剛剛結婚嘛,你著什么急!我知道你的心思,所以早就準備了粗布衣服麻布鞋,不要為此操心啦”。
說完,她就到屋里摘去了首飾,換上粗布衣服麻布鞋,跨了一只籃子出來。
后來他們搬到了吳中,故意投奔到富翁皋伯通那里。向他借了一間房子住了下來,梁鴻天天出去給人家舂米或者種地,孟光在家里紡紗織布。
每天梁鴻回家的時候,孟光就拖著放有飯菜的籃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他的面前,為了表示對丈夫的尊敬,他每次都把盤子舉到和眉頭一般齊,梁鴻也總是很有禮貌的雙手接過盤子,夫妻兩個人互敬互愛。
一次,皋伯通看到了他們夫妻二人在一起如此互相尊重,就知道梁鴻不是平常的莊稼人,把他們一家接到自己家院兒里住,并且供給他們吃的穿的。讓梁鴻安心讀書,做文章,不久后,梁鴻病死了。孟光才帶著兒子回到老家去。
舉案齊眉是說把端飯的盤子舉得高高的。與眉毛齊平,形容夫妻互敬互愛。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人,東漢隱士、詩人。生卒年不詳,約漢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間在世。
孟光,東漢賢士梁鴻之妻。
漢書生梁鴻讀完太學回家務農,與縣上孟財主的30歲女兒孟光結婚,婚后他們放棄孟家的富裕生活,到山區隱居,后來幫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給梁鴻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
#頭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