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村,是一個位處大山中央的村莊交通不便,所以這個村子上的經濟并不發達。
正所謂靠山吃山,因為村莊四面環山,所以山中動物藥材居多,為此村子中的人大多數都以狩獵為生,他們將打到的獵物帶到鎮子上去售賣,基本都可以賣個好價錢,為此他們都過上了比較好的時候。
但張善是一個例外,他沒有和其他人一樣成為獵戶,而是做起了一名樵夫。
他每日以打柴為生,而且他還時不時會種樹,以維持山林之間的平衡,不被自己破壞。
而他的妻子王霞對他也是言聽計從,在家門口開墾出了一塊菜地。
靠著這片菜地,和樵夫打柴的收入,倒也不至于餓肚子。只是過得十分清貧。
村莊上的不少獵戶都勸張善和他們一起去打獵,但狩獵的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每年多有不少人葬身在虎口當中。
而且進山打獵,一去就是數日,他離開后便沒有時間照顧他的妻子了。
張善和他的妻子王霞成親多年,因為王霞的身體比較虛弱,至今也沒有個孩子,他要是有個什么意外,留下王霞一個人無依無靠他怎么忍心。
就這樣張善便做起了樵夫,每日打柴為生,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
早出晚歸雖然辛苦一點,但貴在安穩,可以更好地照顧妻子。
晚上狩獵的隊伍回來了,村子中的人都去看熱鬧了,發現打的獵物是真不少,野豬,兔子,山雞,應有盡有。
王獵戶來到張善家中勸道:“怎么樣要不要下次,帶你一起去,打柴能有個什么錢,這次我們每個人賺的都可以頂你一個月的收入了。”
其他幾人也紛紛起哄,張善的心也有點動搖了,要是去狩獵的話,那么就可以給妻子更好地治療了。
他的妻子擔心他的安全便拒絕了。
某日傍晚張善想要再去砍一捆柴回家燒,當他通過那泥濘的山路過后,便來到了一處樹木茂密的地方,正當他準備開始砍柴的時候。
突然他聽到哪里有著動物發出的慘叫聲,他尋著聲音找去,發現在一處深坑當中有一頭潔白無暇的小鹿。
這應該是以前獵戶留下的陷阱,這頭白鹿掉下去,便爬不起來了。
張善看見不由得大喜,因為他聽獵戶們說過,有人獵到一只白狐,那可是賣出了天價,數百兩銀子呢。
這頭鹿怎么也不比那白狐差,要是殺了賣掉那樣給妻子治病的錢就有了。這可是撿著大便宜了。
當他白鹿拉上來后,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那頭白鹿竟前腳跪地,頭不斷地敲擊著地面,像極了磕頭的樣子。
這頭白鹿已經是通了靈性,要是殺了它可就是造孽了啊。
張善猶豫再三,還是將白鹿放回了山林,天色也晚了,當他準備下山的時候,他發現路旁坐著一位老者。
老者見到張善便說道:“小友請留步,我看小友心事重重的樣子,可是有什么難處。”
張善見狀便將他的煩惱告訴了老者,自己妻子還在等著錢醫治,正缺錢,自己還放走了數百兩白銀。
老者笑瞇瞇地說道:“想要給你妻子治好病,那晚上便將她帶來山神廟吧。”
張善也摸不著頭腦,回到家便和妻子說起了這件事,王霞也沒有責怪他,而是說道:“那便去試試吧。”
晚上他們兩便打著燈籠到了山神廟,等了許久也不見什么動靜,正要離開的時候,一頭白鹿嘴里叼著一個包袱竄了出來。
張善發現這正是自己救的白鹿,他打開包袱,里面放著兩枚丹藥,一些銀兩和一份信。
通過信件得知原來這頭白鹿是山神的坐騎,那位老者便是山神。
山神見他如此質樸善良,便想著考驗他一番,而張善的善良使通過了山神的考驗。
最后張善和他的妻子都服下了丹藥,他們從此再也沒有生過什么病,沒到一年還生了個大胖小子,靠著那些銀兩張善還做起了生意,可謂是一天比一天紅火,可謂是合家歡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善有善報,我們應該保持善心,因為我們也不知道哪些事是對我們的考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