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有世界上最為偉大,同時也是最為脆弱的一個品性——母性,母性總能讓女人放棄一切的追求,母性讓孩子成為了女人一生永遠的牽掛。對于女人的這種母性,在婚姻里面,不應該是單純的人性和奉獻。
孩子固然重要,但孩子卻不一定完全就是和自己的幸福矛盾的。有很多離異的女人,帶著孩子也仍然過得很幸福,這里面有一個個人的覺悟、靈性和生存技巧問題,決不是很多人所想象的兩者不可兼得的問題。
婚姻就像產婦,里面懷著對伴侶的期待和夢想!
離婚,意味著分離,意味著一段關系的終結和死亡,意味著曾經你依戀的那個人,和你有關系的那個人,以后再也沒有關系。
而沒有關系就是最大的恐懼,它意味著“失去了全部”,意味著“一無所有”。
所以,有人會說,就算再糟的關系也比沒有關系強。
對于很多人而言,關系質量怎么樣,并不是最重要的,有一段關系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有那么多人在一段痛苦的婚姻關系中掙扎著,彼此冷漠以對或者互相傷害、憎恨,也不能分手、離婚,因為至少他們還有彼此,還有關系。
離婚,很可能是人類最痛苦的經歷之一。
離婚者所感到的孤寂、無助、憤怒、絕望、對自尊心的打擊,對未來的恐懼與迷茫……不是局外人所能真正了解的。
分離,結束一段關系,需要能力、資本,也需要勇氣。
即便這樣的婚姻生活是痛苦的,那也是自己熟悉的痛苦,相比離婚后的生活,那種陌生的生活則充滿著未知與不安全感。
這時候,她們會認識到自己是多么依賴這段婚姻關系,以及婚姻中的那個男人,看到自己的自我是如何的弱小和沒有存在感。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有選擇的自由時,不是說他的痛苦就會減少,但是那種無力無奈的感覺會減少,會看到自己的命運“操之在我”,也更愿意做到既然已經選了,那就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如果不經歷這一階段的掙扎痛苦,她們無法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無法下定決心留下或者離開,無法獲得真正的成長。
離婚的當下并不是最痛苦的,而是在一段婚姻里,心一點點的灰暗下去,然后從想離婚到下定決心離婚的這一過程才是最痛苦的。
是的,這是非常痛苦的時期,但是并不意味著只能一個人硬撐著,也不意味著就沒有改善婚姻的可能。
當你也處在這樣的階段時,可以求助朋友,可以求助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嘗試及早改善和修復婚姻中的問題。
如果真到了離婚那一步,有人在旁邊給予支持,內心的痛苦會減少很多。
婚姻的疼痛是難免的。有的婚姻是微痛,有的是陣痛,有的是劇痛。婚姻有時候確實取決于你的耐痛程度。
當婚姻疼痛時,有的夫妻合作處理它,有的是獨自一個人默默處理。
有的可能是喜歡這個疼痛的,就像明知高跟鞋會疼出血,仍要穿。這個疼痛可以證明自己還活著,還在婚姻里。在婚姻里,可能表示著不想重復父母等的過去,所以有點癮。
離婚,是人生中的危機,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痛,但是正如那句話:“那些打不倒我的東西,終將讓我變得更強大”。
我看到很多人從離婚的危機中再站起來,她們經歷了婚變的打擊變得更堅強,更成熟勇敢。
她們將危機變為轉機,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為自己的未來認真規劃,掙脫內在和外在的束縛,將人生活得更精彩,更有意義。
當沒有感情時,有些女人不敢輕易走出這一步,經濟也占了主導地位,擔心自己的后半生如何生活,擔心自己怎樣面對這復雜的社會,無數的擔心困住了她。
如果你的男人一點婚姻的責任和義務都沒盡到,那么你真的是應該考慮重新選擇了。也許天底下沒有真正的好男人,但一定會有一個更適合你的男人。
愛是天生的。沒有人不會愛。只是有的愛沒有被喚醒,或是害怕被喚醒。
不要把自己活成弱者,你比你想象的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