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紀錄片、影像資料中經常看到二戰德軍士兵背著一個圓滾滾的鐵罐子。這種鐵罐子被夾在后腰,上面有瓦楞狀的壓制條紋,仿佛是德軍從不離身的東西。鐵罐子是戰地用具里的一種,全稱叫M31型防毒面具存放筒,里面是防毒面罩。可別小看這個鐵罐,關鍵時刻能起到救命的作用。
一戰時期就已經有了化學戰的出現,二戰時期也有著日本的“731”生化試驗部隊。但是如果對近代歷史有過了解的人都知道,在二戰時期,歐洲戰場其實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發起過化學戰,也沒有用過化學武器。那么為什么必須隨身攜帶這個裝著防毒面具的鐵罐子呢?
要從一戰說起,當時的德意志帝國在同協約國戰斗時,最先使用了化學武器,當時是利用風向將事先裝在瓶中的化學氣體,吹向協約國陣營中,當時造成了協約國很多士兵死于化學武器之下。這也引起了協約國的憤怒,所以兩大陣營就此打起了化學戰。
一戰結束后德國作為戰敗國并沒有銷毀化學武器,并秘密遷往漢諾威城,并在20年代和蘇聯一起進行了化學武器試驗的工作,1933年上臺的希特勒深知化學武器的威懾力,他早年還是士兵參加一戰時就遭受英軍毒氣炮彈而眼睛暫時失明。
二戰時希特勒曾制訂了發展化學武器的“重新振光”計劃,毒性最大的塔崩和沙林相繼被研發成功,只是在投產時產量少二戰結束時也沒大規模派上用場,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德軍也時刻提防著各國軍隊使用毒氣,特別是死對手蘇聯,防毒面具也就成為了德軍隨身攜帶的戰地用具之一了。
雖然二戰德軍面對的戰場沒有使用化武,但德軍仍然一絲不茍的執行著這條戰爭紀律。后方工廠擠出大量的金屬生產這些罐罐,前方的士兵們也被命令一刻也不準丟掉自己的防毒面具,憲兵甚至可以為此執行軍法。本文到此結束,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往期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