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蒲公英,是非常受歡迎的草藥。
很多注重養生的人,都用其泡水代茶飲,有諸多的養生功效。
那么,秋冬時節,用蒲公英泡水,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禁忌呢?
秋冬時節,上火了,嗓子發炎、疼痛,泡上一杯蒲公英水,可很好的改善。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稱,被中藥界譽 "八大金剛"之一,有廣譜抗菌素的作用。
在臨床應用方面,蒲公英的應用范圍很廣,廣泛用于治療各種炎癥、感染性疾病達40多種。
此外,早上起來,口干、口苦,還有異味,很可能是肝膽濕熱、或者是胃熱所致,此時,泡上一杯蒲公英水,亦可緩解。
蒲公英,歸肝、胃經,保肝利膽,善于清肝熱,有可消胃熱。
《醫林纂要》認為,蒲公英“補脾和胃,瀉火”。有胃火,亦可以用蒲公英。
蒲公英入肝、胃二經,擅長排肝毒,降肝火,消胃炎、清胃熱,止胃痛,殺幽門螺桿菌。
蒲公英,還有“尿床草”之稱,利尿通淋,效果尤佳,對于泌尿系統感染等,很有幫助。
此外,傳統中醫,還用其治療乳癰,改善乳腺增生。
秋冬,用蒲公英泡水,方法很重要,學會兩個“技巧”,養生效果加倍
很多人,都知道,蒲公英性質寒涼,雖然不是大寒之物,但是,在寒冷的秋冬時節,用其泡水喝,還是有一定“方法”的,否則,對身體健康不利。
下面兩個“技巧”,一定要知道。
技巧一:要降低蒲公英寒性
在寒冷的秋冬,很多人發現,用蒲公英泡水喝,時間長了,容易胃不舒服。
那是因為,天氣寒冷,再喝入過多寒涼的蒲公英水,一些脾胃虛寒的人,就會出現胃部不適。
所以,秋冬用蒲公英泡水的第一個“技巧”,就是要降低蒲公英的寒性。
那么,如何才能降低蒲公英水的寒性呢?
方法有二:
①紅茶發酵法,降低蒲公英寒性
道理如同,綠茶與紅茶,涼性的綠茶,經過發酵工藝,制成紅茶,可降低寒性,變的溫和。
將蒲公英,按照紅茶發酵的工藝,炒制成蒲公英紅茶,便可大大降低其寒性。
溫和的蒲公英紅茶,比較適合寒冷的秋季飲用哦,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②搭配法,中和寒性
顧名思義,就是要搭配其他“溫和之物”,來中和掉蒲公英的寒性。
生活中,可選擇搭配,山刺玫花、白茉莉花、紅棗、甘草、姜片、枸杞等。
這些都可以和蒲公英一起搭配,泡水喝,可以降低寒性,更適合秋冬飲用。
蒲公英,搭配山刺玫花,做成茶包,泡水喝,養生效果加倍。
山刺玫花,性質溫和,藥用價值極高,用其泡水,對于改善乳腺增生,亦有好處。
很多女性的乳腺增生,與其不良的心情有關,如愛生悶氣,長期抑郁,也是導致乳腺增生的誘因。
山刺玫花泡水,可疏肝解郁,調節情緒,改善心情,有益改善乳腺健康。
此外,山刺玫花還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這樣搭配,不寒不燥,更適合長期飲用。
技巧二:巧搭配,養生效果翻倍
用蒲公英泡水,第二個“技巧”,就是要學會“搭配”。
蒲公英,善于配伍,學會不同的搭配方,可以有不同的養生效果,對于身體健康,效果更佳。
這里,分享幾個,適合秋冬的搭配方法。
養胃,搭配黑苦蕎
秋冬時節,天氣寒冷,很多人會出現胃痛等胃部不適。
用蒲公英,搭配黑苦蕎,做成蒲公英黑苦蕎茶,泡水喝,可暖胃止痛,促消化,有益胃部健康。
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記載,蒲公英可治胃脘痛。據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可改善胃潰瘍,殺滅幽門螺桿菌。
黑苦蕎,有消積,益氣力、降氣寬腸健胃之效,有益胃部健康。
二者搭配,對殺菌止痛,促消化,殺幽門螺桿菌,養護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潤肺,搭配茉莉花
秋燥傷肺,入秋后,要好好潤肺,保護肺部健康。
此時,用蒲公英,搭配茉莉花,一起泡水代茶飲,是不錯的選擇。
蒲公英,可利尿排毒,去火消炎,對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皆有改善之效。
茉莉花,芳香入脾,治辟穢治痢,解清虛火,去寒積,對于改善咽炎,也有不錯的效果。
二者搭配,對于潤肺,排毒、改善咽喉不適,效果顯著。
養肝,搭配黃苦苣根
數據顯示,秋季是肝病復發的高峰期,比春季持續時間長,復發人數多。
因此,秋季除了養肺,還要注意養護肝臟健康。
黃苦苣,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藥食兩用植物,其根莖,藥用價值極高。
科學證實,黃苦苣根根的有效物質,有保肝作用,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堿存在,因而可加速細胞修復速度,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還可預防肝損傷,特別是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保護明顯。
這二者搭配在一起,護肝效果1+1>2。
蒲公英雖好,也有8大禁忌,切莫忽視
1、風寒感冒期間,不宜用蒲公英泡水喝。
2、久病之人,身體很虛弱,不宜用蒲公英泡水喝。
3、陰寒證者,病程長體質差,不宜使用蒲公英。
4、蒲公英根泡水,有一定的降壓效果,低血壓者慎用。
5、慢性腸炎者,不宜用蒲公英泡水喝,否則會加重腹瀉癥狀。
6、脾胃虛寒者,不宜單獨用蒲公英泡水,要選擇搭配方泡水。
7、蒲公英雖好,一次性不可過量飲用,否則容易腹瀉、腹痛。
8、對蒲公英過敏者,不要用蒲公英泡水喝。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