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主陣地,更是新課改實施的核心和關鍵,新一輪課改著力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要求教師自覺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需體現出“情感的支持者,學習的參與者,教學的指導者,信息的咨詢者”等新角色的形象,同時要求學生更加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科素養,學科思想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新課改;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打造高效課堂,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不僅是新課改的要求,更是實施素質教育對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要求。近年來,我校全面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在我的引領和指導下,經過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積極探索、反復實踐,總結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343”導學練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并在全校逐步完善推廣實施,現將該教學模式的內涵、過程、操作要求及困惑介紹如下,望各位同仁多多賜教,以便相互交流,相互探討,共同提高。
一、“343”學導練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
第一個“3”指的既是教師在課堂上操作學導練的三個階段,即第一階段學生自主學習,第二階段教師引導學習,第三階段學生達標訓練,也是課堂第一階段學生自主學習的三項內容:目標導學、學案導學、教材(資料)導學。
“4”是指課堂第二階段師生導學的四個環節:小組合作、成果展示、教師點撥、歸納升華。
第二個“3”是指課堂第三階段學生課堂達標訓練的三個層次:練基礎、練創新、練規范。
二、“343”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具體操作
1、目標引領、自主學習
本階段分兩個環節,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堂自主學習。在目標的引領下,教師要把學生引入到探究―發現―提問―解疑的自主主動學習過程中。
學生根據學案上教師設置的學習目標、設計的知識問題、創設的教學情景或導讀提綱,通過課前、課堂自主學習,以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內容。學生要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做好記錄,為小組合作探究打下基礎。
學案的設置要貫徹“導”的原則:即目標導學、學案導學和教材(資料)導學;操作時要求:一“清”――目標清;二“看”――看教材(資料);三“填”――填學案
本環節時間大約10分鐘,根據學科與教學內容情況可適當調整。
2、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課堂探究過程要體現“引導、指導、督導、輔導”四個環節,其具體操作流程是:分組合作―成果展示―教師點撥―歸納升華。
(1)分組合作:分組要合理,合作要有展示實效;
(2)成果展示:展示小組合作探究的成果,內容可為問題疑點,也可為心得體會;
(3)教師點撥:精講精評,解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展示的問題,對重點、難點、易錯點進行重點講解。
(4)歸納升華:此環節不是簡單的知識總結,而是教師對課堂的再思考、再整合、再完善,并做到知識系統化、方法具體化和規律顯性化。
本環節大約20―25分鐘。
3、分層訓練,提升能力
針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精編精選當堂達標訓練題,習題可根據學生層次分為必做題與選做題,同時要體現“練基礎、練創新、練規范”的原則。本環節大約10分鐘。
三、“343”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要求
1、教師要轉變觀念,轉換教育角色
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領者、教學的組織者、學習的參與者和情感的支持者,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思考、質疑、合作、討論、提高。
2、編好、用好導學案
導學案要包括: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自學指導、問題探究、有效訓練等內容,學案設計要注意問題的層次性,能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線路圖和導航儀。
3、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要充分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教師要有明確教學關鍵點、隨時把握學情,靈活進行調控教學機智,要注重學法和思維方法指導。
4、教師的精講精評要體現“三講三不講”原則:
“三講”是指: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易漏點。“三不講”是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學會的不講,學生利用分組研討能學會的不講,教師講了學生仍然不會的不講
5、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
減少教師講和學生被動聽的時間,增加學生說、學生做、學生互動、師生互動探究時間,引導學生自覺、自愿、自主地學習,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四、“343”學導練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效果預期
(一)落實“三個培養”:
1、培養學生善于獲取并處理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終身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善于發散思維、多元思維和積極創新的能力;
(二)實現“五個提高”:
1、提高學習力,學業成績明顯提高
2、提高興趣力,人人體驗成功快樂
3、提高思考力,人人思考分享成果
4、提高表現力,人人展示張揚個性
5、提高情感力,真正合作完善人格
(三)完成“六個轉變”:
1、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實現“教”的課堂向“學”的課堂轉變,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2、由以講、聽為主的課堂向以說、做為主的課堂轉變,追求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
3、由以先講后練模式向先學后導模式的轉變,以學定教,以學促教,學教相長;
4、實現學生由等待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勤奮學習,逐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學習能力、評價能力、管理能力與日俱增。
5、實現教師由強調自我、張揚個性、勤奮講授的走向退隱二線,收斂個性、智慧指導,逐步學會智慧型教學。
6、由無差異教學向因材施教的轉變,關注學生人人發展。
五、操作中的困惑
1、小組分組辦法我們采用五、六種方法,效果有明顯起色,但總有缺陷。
2、合作探究,教師點撥時間控制不夠合理。
3、分層訓練梯度設置不夠到位。
兩年來,我們在“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究過程中,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改革實在必行,刻不容緩,同時我們也深刻體會到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帶來的喜悅與快樂,現在全校師生精神振奮,情緒激昂,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改革之中。但我們也時刻提醒自己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努力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提高自身學識和身心修養,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豐富多彩,高質高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