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有著“人體將軍”之稱,俗話說:養肝就是養命!可見,肝臟對人們來說有多重要。
然而,肝臟的肝細胞內沒有神經,肝組織本身不會疼痛。所以很多的肝臟疾病都很隱匿,一經發現,就是中晚期。
雖然,肝臟不會疼痛,但是,一旦肝臟的功能開始減退,身上有兩個地方是會發生疼痛感的,是哪兩個地方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肝臟受損,這兩個地方會疼痛,最好去查查
一:腹痛
要知道,肝臟正處于右上腹部,如果這個位置發生了疼痛感或者是腫脹,可能就是肝臟的求救信號。而這通常都是肝臟發炎所致。
二:關節疼痛
在肝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也會出現類似于關節炎的表現,常常表現為惡心、嘔吐、關節痛、食欲減退等,實際上這都與肝病有關,而且多見于女性患者,通常是系統免疫性錯誤導致對肝臟組織發起了攻擊。
肝臟受損,身體兩處會“變臭”
嘴巴變臭——口臭
口內的津液與心,肝、脾、肺、腎等臟器是相通的,口中有異味往往是因為內部臟腑出了問題。而其中,肝病引起的口臭尤其特別,它的味道是腐臭味,程度尤其嚴重。
肝病人群之所以口臭,主要是因為肝功能異常,導致血液中的尿素氮和氨含量增多,而氨經過呼吸,會從口鼻排出一部分。
肝病人群出現明顯的口臭往往是肝病加重的表現,需要及時診治。一旦因肝病出現昏迷,同時伴有口腔出血和明顯的口臭,說明肝功能衰竭,人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身體會變臭——體臭
我們的肝臟就像一臺計算機,當它超負荷的時候,也會“發熱”,運行遲緩。
因為肝臟是我們身體中很大的一個器官,它很容易把熱量傳遞給身體的其他部分,于是我們的身體就會試圖通過過度出汗來冷卻自己,結果就會導致體味過重。
肝臟受損,身體一處會“變紅”
手掌會變紅
正常人的手掌掌面和背面的皮膚顏色呈均勻一致的淡紅色,而如果你的手掌大小魚際出變紅,那么你就需要注意肝臟健康了!
在大拇指至小拇指的根部之間的大小魚際處的皮膚出現了片狀充血,或是紅色斑點、斑塊,手指按壓后變成蒼白色,抬手后立即恢復,這種與正常人不同的手掌稱為“肝掌”。
正常男性女性體內會分泌出雌性激素,這些激素隨著血流周游全身,最后要在肝臟分解滅活。
當肝功能減退,雌激素的代謝滅活功能發生不同程度的障礙,久而久之,雌激素在體內積累多了,便刺激毛細動脈充血、擴張,形成了肝掌。
如果出現肝掌,證明肝臟的代謝功能出現了問題。
肝臟病變,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一:經常喝酒
酒精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處理才能排出體外,如果經常喝酒,就會加重肝臟的負擔。研究認為,如果每天飲用高濃度酒80~150克,持續五年以上出現肝損傷的機會會大大增加,如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等。
二、經常外出就餐
經常在外面吃飯也容易對肝功能有影響。許多快餐都是重油重鹽,雖然吃起來很可口,但在營養方面就不敢恭維了,長期的高脂飲食對肝功能的傷害也非常大。
其次在外用餐會碰到各樣各樣的人,如果飲食環境不佳,很容易病從口入。尤其是在這種時候更要注意甲肝與戊肝,因為在這個時候此類肝炎病毒最有可能趁虛而入,引起急性肝炎。
三、熬夜、睡眠不足
現在的“熬夜”族是越來越多了,打游戲、玩手機、加班、唱K等等,都是熬夜的“理由”。
熬夜、睡眠不足,最容易導致肝病。
睡眠過程中,人體會進入自我修復模式,經常熬夜既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又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
對于這些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來講,原本已經受損的肝細胞將難以修復并有可能加劇惡化。
“晚睡族”應盡量調整作息時間,最好每晚11點前入睡,保證每晚睡夠7~8小時,以便讓肝臟有效排毒,保證全身健康。
四、抑郁愛怒
中醫認為,怒傷肝,因為肝有升發透泄功能,主管全身氣機的舒暢條達。
怒則氣機郁滯不通,不通則百病始生。臨床上,頭痛、眩暈、耳鳴、煩躁、失眠、精神恍惚等癥狀屢見。
大怒還會直接損害肝實質,破壞肝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
肝臟受損,三大營養素,滋養肝臟
1、α-亞麻酸,提高抗病毒性、促進肝細胞再生
α-亞麻酸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有益于肝細胞的再生,并提高了肝細胞膜的抗病毒性,防護肝細胞免除病毒的損害。
α-亞麻酸在人體內經去飽和作用,代謝生成的前列腺素(PG)I、II,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合成及其它物質轉化成血管緊張素的作用,而直接降低血管張力和疏通血管,擴張血管,改善肝臟的供血,改善肝細胞的營養,代謝和排泄狀態,有利于肝細胞的形態與功能恢復。
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并不是很多,比較常見的有蘇麻油、胡麻仁油、核桃油、三文魚等,α-亞麻酸是一種易氧化的物質,所以在食用中應避免高溫加熱,可滴在粥、湯、菜、面包等食物中一起食用。
2、維生素,修復肝功能
維生素A可修復肝功能,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B族維生素可加速物質代謝,防止肝脂肪變性,有預防脂肪肝的作用,愛喝酒的人更應該多補充點B族維生素;維生素E可防止肝組織老化,護肝的作用很明顯。
而堅果、水果、蔬菜是這些維生素的重要來源,應該適當多攝入一些。
3、優質蛋白,肝臟最愛
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是肝臟的最愛。
肝臟是一個巨大的化工廠,每天要發生1500多種以上的化學反應,工作強度之大可以想象。
所以護肝的關鍵是為它提供充足的營養,這樣這個化工廠才能正常運轉。尤其對肝炎、肝硬化的病人更應為其提供不少每天100克的優質蛋白。
保護肝臟,謹記“飯后一要”
飯后要靜坐、閉目養神
古人言“養生貴在養神”,經常排除雜念、靜養心神、閉目休息,是一種調養精神的簡便方法。
閉目養神能養陰去燥,特別是飯后閉目20分鐘,可護肝消食,飯后更應該閉目養神。
當人們在吃完飯后(尤其是午飯,因為午飯吃得一般都比較多),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的活動。
在一般情況下飯后的10—30分鐘內要保持靜坐,之后在進行其它的活動,才能很好的做好養肝護肝,避免肝病的惡化。
保護肝臟,謹記睡前“二不要”
一:睡前不要吃宵夜
很多人都有睡覺之前吃宵夜的習慣,睡前吃東西不好消化,同時肝臟不能及時分解代謝食物中的脂肪等物質。這樣會給肝臟增加負擔,同時對腸胃也不好。
二:睡前不要玩手機
“手機控”這個詞形容那些手機不離手的人,現在很多年輕人,一天到晚都離不開手機。晚上睡覺之前都玩一下手機,等到眼睛疲倦犯困了才睡覺。
這種行為對眼睛的傷害極大,正常的視力在這種傷害下不到兩年時間,將會出現嚴重近視,過度疲勞會導致肝臟損傷。
日常多按摩養肝穴——關沖穴、期門穴
關沖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起始穴,三焦經是氣和水運行的通道,有行氣利水、醒神開竅的作用,所以可以解酒防醉。
具體方法是:用指甲掐關沖穴,每次掐10秒,放松2秒后重復掐按,每側手指掐按5次。掐按時用力要均勻,使穴位能夠感到微微酸痛。
期門穴是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由于該穴與臟腑比較接近,所以常用來治療各類臟腑疾病。
搓期門穴能緩解熬夜后出現疲勞、沒有食欲等癥狀,有疏泄肝膽的作用。
具體方法是:期門穴位于胸部, 乳頭直下。每天用掌心摩擦期門5分鐘,有微微發熱感覺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