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分析歐陽修詞作題材的多樣性。
答:詞自唐末五代以來逐漸被定格為“艷科”,惟獨李煜亡國之后在詞中傾吐了內心所有的悲苦,歐陽修是繼李煜之后的另一位個性張揚的詞人,他在詞的創作領域,時常突破“艷科”的藩籬,率意表現自己的性情懷抱,為蘇軾詞“詩化”革新開辟了道路。
首先,歐陽修抒發了人生不得意的牢騷不平,其中有時光流逝的哀傷、仕途風波的憂患,更有對前景的達觀和生命力的張揚,塑造了極富個性特征的自我形象。如《臨江仙》寫他的仕途坎坷,而《朝中措·平山堂》則充分體現了歐陽修的個人氣質,詞中所描述的是自己在揚州任上的豪縱形象,“文章太守”的“揮毫萬字”、“一飲千鐘”之豪情,是一種極度自信的表現。
其次,歐陽修描寫山川景物的小詞,以賞心悅目的眼光看待外景,對四時山水景色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詞人生活的樂觀態度。著名的有《采桑子》10首。以美好樂觀的心境對待自然,傳統的“悲秋”意緒在詞人手中也有了改變,如《漁家傲》便是對秋日景象的品賞。
再次,他比較早地將詠古詠史題材引入詞中。詠古詠史時往往涉及到對現實政治的批判,這樣的題材內容顯然由詩來承擔比較合適,在詞中十分罕見。歐陽修是一位杰出的史學家,他的史識不僅僅見之于詩文,他的詞也較早地接觸到詠史的題材,如《浪淘沙》(五嶺麥秋殘)批判了唐明皇的縱欲誤國。
其四,宋詞是歌舞升平中的產物,都市的繁華有時就會作為歌舞的背景在詞中出現,從而渲染了社會的太平。歐陽修也有描摹都市繁榮景象的作品,《御帶花》就是寫京城元夕的熱鬧。
在北宋前期,歐陽修詞的題材最為豐富多彩。受詞壇創作主流傾向影響,歐陽修的詞主要表達的依然是“艷情”相思,但詞人張揚的個性也處處留下痕跡,詞人并不以某一類題材自我限制,當情感激涌而來時,就隨意地在詞中自由抒發。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強調歐陽修詞“疏雋開子瞻”,首先是題材開拓方面的積極作為,才有了“疏雋”的氣象。所以,在詞的創作途徑拓展方面,歐陽修啟發了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