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茗茶道禪味 · 半曲禪樂養性靈
茶道 禪悟 書香 音樂
▲點擊綠色音頻聆聽美好
最近天氣冷,喜歡喝茶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開水涼得很快,泡茶已經不夠味了。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煮起茶來,喝起來更香更溫暖。
大冬天的,壹心也推薦大家煮煮茶。今天就來講講關于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
1.
煮茶和泡茶有什么區別
◇ 提升茶香
泡茶時,開水注入茶壺,水溫是不斷下降。尤其是大冬天的,溫度降得很快,香氣很難激發出來。
在煮茶的過程中,茶水一直保持著沸騰的狀態,茶香在持續的高溫下釋放出來,更加濃郁。
◇ 茶味更佳
煮茶可以讓茶的內含物質釋放得更加完全和豐富,茶味更加香甜。
陶壺、紫砂壺的優良土質透氣性極佳,含有一些有益的礦質元素。煮茶的時候,不僅水質會得到明顯的改善,茶的滋味也會得到一定的潤飾,這與紫砂壺泡茶味道更佳的道理是一樣的。
◇ 延長沖泡次數
有一些茶,在沖泡到8-10次的情況下已經很淡了,這個時候很多人會把茶葉倒掉。
實際上,茶變淡并不是因為茶里面的東西都已經泡完了,而是泡茶已經不足以將茶中的一些物質“逼”出來。尤其是一些內質豐富的好茶,滋味的釋放會比較緩慢且有層次,在泡后可以稍微煮一煮。
2.
哪些茶不適合煮
綠茶
色澤嫩綠滋味鮮美,煮茶會把綠茶悶壞,綠茶適合用80-90℃沖泡。
紅茶
紅茶一般也不用沸水沖泡,有的優質紅茶雖然可用沸水泡,但都是即刻出湯,因為紅茶一旦高溫久泡很容易出現酸澀味,因此也不建議煮。
清香型烏龍茶
適合蓋碗沖泡才能發揮出其清香,煮茶香氣會變得沉悶,且因發酵、烘焙都不會很重,煮茶容易有青澀味。
鮮嫩的新白茶
白毫銀針、白牡丹之類,原料比較嫩,不適合沸水沖泡,更不能煮茶。如果是有一定年份的茶另當別論。
3.
哪些茶適合煮
老茶
老白茶、老黑茶、老普洱、陳年烏龍茶等,經過長期存放的茶,本身的一些青氣、火氣等已經褪去,內含物質發生了轉變,煮茶不會像新茶那樣過濃而苦澀,反而會讓滋味更加濃厚悠長。
黑茶
包括安化黑茶、六堡茶、普洱熟茶等,因為都經過了后發酵,青澀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甜醇,且茶性溫和,適合冬季煮飲。
小沱茶
一般是指“龍珠形”的老白茶等,由于緊結圓實的外形,煮茶更能出味。
小青柑
沒有掰碎的話,沖泡很難讓小青柑出味,可先潤洗一遍,讓熱水穿透青柑,滋潤里面的茶葉,再進行煮茶,青柑的清香和普洱的醇甜會更加融合。
4.
茶應該怎么煮
煮茶爐
電陶爐、電磁爐、燃氣爐、炭爐等,只要能加熱都可以,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煮茶壺
玻璃壺、鐵壺、銀壺、陶壺、紫砂壺等,主要是茶壺無異味、耐熱的都可以。注意一定要使用煮茶專用壺,平時用于泡茶的壺不能直接煮,小心開裂。
煮茶方法
其實煮茶與泡茶一樣,也是要注意“茶水比、水溫、時間”這的三要素。因為實際情況比較復雜,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至于直接煮茶還是泡過幾泡再煮,依茶的風味和特性而定,具體可以嘗試一下。
至于茶葉是冷水下鍋還是開水下鍋,也沒有絕對的對錯,建議已經到比較淡的茶或是很難出味的茶冷水下鍋,煮久一點;沒泡過的茶和很容易出味的茶,等水開了再下鍋,煮的時間主要觀察茶湯的濃度就差不多可以估計了。
煮茶其實可以隨意些,不用太儀式化:
1. 水沸騰后,可直接全部倒出,然后還可加水繼續煮。
2. 茶水煮沸后轉小火,根據需要喝的茶量,可先倒入公道杯中,然后添水再煮。但通常這樣的方式,需要對煮茶比較有研究和經驗,掌握茶量和煮茶的時間,熟悉茶性。
煮茶,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它不似泡茶那般利落簡約,它需要事先做好準備,還需要掌握火候,更需要耐心等待。
在一份等待里,時間從容變緩,人對其有了念想和寄托,這個延續著的動作也就變得無比溫情起來。
圍爐煮茶,于很多人而言,是冬日里的一道暖光,即便萬物清冷,但有了它的陪伴,手是靈動的,心是暖的。
不妨嘗試一下煮茶,也許你會得到與泡茶完全不同的愉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