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PPT的童鞋對插入形狀這個步驟一定不陌生。
做封面會用到形狀、做蒙版要用到形狀、做分割線條也需要用到形狀,可以說形狀這一功能在PPT中無可替代。那么,PPT形狀有哪些常用的功能?又如何去運用形狀在PPT中呢?
這里小白從矩形入手,將分為四個方面去講解PPT中矩形這一形狀的妙用,分別是:遮蔽信息、聚焦信息、劃分信息和層次劃分。
01遮蔽信息
遮蔽信息是矩形比較常用的功能,在PPT制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色彩鮮艷的高清圖片,這些圖片運用到PPT中是很好,但是放上文本或者其它修飾的元素難以看清,而一頁PPT里面主要的是文本,通過文本來傳達自己的觀點。
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使用矩形(插入矩形填滿整個頁面,無線條)作為蒙版,遮蔽部分圖片的色彩。
使用純色的蒙版,調(diào)整透明度到30%-50%左右,之后添加文本排版,就能很好的突出文本。
更高級一點的玩法就是把純色蒙版調(diào)整為漸變蒙版,一邊全透明一邊部分透明,既可以突出圖片中的主體又能凸顯出文本。
通常使用兩個漸變光圈,顏色都調(diào)整為黑色,其中一個光圈透明度為90%-100%,另外一個光圈透明度為10%-30%,之后調(diào)整漸變的角度即可。
敲重點:
1.蒙版可以起到遮蔽鮮艷色彩的作用;
2.能夠使用漸變蒙版突出主體就盡量不使用純色蒙版,純色蒙版使用的是背景較雜色彩較多的場合;
3.漸變蒙版一般兩個漸變光圈就足矣;
02聚焦信息
除了遮蔽色彩之外,矩形同樣可以使視線聚焦。
例如最近比較流行的卡片風,通過卡片風格加上陰影,能夠讓視線聚焦在卡片上,從而突出重點。
深色背景外加灰色卡片是制作卡片風格常用的方式,卡片的制作是使用圓角矩形,調(diào)整弧度及顏色后,添加陰影部分(小白常設置為偏中陰影,透明度80%,大小101%,磅值8磅)。
除此之外,矩形還可以通過線框聚焦,把視線聚焦到矩形框中的區(qū)域,如無圖頁面的制作,而聚焦效果是在矩形框磅值較大的基礎上才會有效果(小白常設置8-10磅)。
敲重點:
1.卡片風能夠起到視線聚焦的效果,其陰影較為重要;
2.矩形框若想達到視線聚焦則其磅值必須較大;
03劃分信息
當然了,矩形還能起到劃分信息的效果。
當信息較多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矩形對信息進行規(guī)整,使頁面產(chǎn)生和諧視覺統(tǒng)一的效果。
而用的較多的就是logo墻了。
由于logo的大小不一,如果肆意擺放的話很難在視覺上形成統(tǒng)一,但是如果添加上一個矩形后,視線就會以矩形為主,每個矩形也是獨立的個體。
如果相似的元素較多,而且層級相同,想要突出其中的某一元素,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矩形劃分信息,同時使用對比原則,突出想要表達的那一元素。而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更改矩形的顏色,從而達到視線集中的效果。
敲重點:
1.logo較多的情況可以使用矩形為底,對logo進行規(guī)整,從而達到整體統(tǒng)一的效果;
2.同一層級想要突出某個元素,可以使用矩形對比,改變矩形色塊的顏色從而突出該元素;
04層次劃分
層次劃分,是讓圖片和矩形色塊間產(chǎn)生聯(lián)系,讓人覺得有上下的層級關系,這也是本文最后的一個部分。
在一些圖片為png格式的頁面中,使用矩形作為底部,人物依托于矩形之上,能夠起到很好的層級作用,能讓人物更加立體生動。
說到png人物,那肯定也少不了樣機,在手機樣機、電腦或者各種產(chǎn)品下方添加矩形色塊,也能起到一個分層的效果,讓其更加立體。不過前提是手機、電腦或者其它產(chǎn)品為png格式。
當然啦,色塊除了能對png格式進行分層,同樣也能對文本信息進行分層,只不過png圖片通常是在矩形色塊及文本的上方,而文本和矩形色塊卻是在圖片背景的上方。
通過色塊作底,文本在色塊上方的做法,既可以很好吸引視線,又能夠突出文本的地位。
最后介紹的就是孟菲斯風格了,這種風格顏色較多但是又很耐看,對顏色搭配要求較高。
而突出層級的方式是把矩形放置于背景之上,與前面向異曲同工之妙。通過背景外加色塊的方式,突出主要文本及觀點。
敲重點:
1.色塊+png圖片/樣機,通常是把矩形色塊放置于該元素下,能夠使元素更加立體生動;
2.色塊+信息,只是把順序換了一下,矩形色塊在圖片背景的上方,這樣做能夠聚焦視線,同時提升層次感;
3.孟菲斯風格,與色塊+信息的方式一致,背景是各種顏色組成的集合,可以把這一個集合看作是背景,主要部分放置于背景上方,聚焦視線提升層次感。
本期就到這里咯,咋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