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論語·子罕》[1],原文: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span>
注釋:喟然:嘆息聲。仰之彌高,鉆之彌堅:仰彌高,不可及;鉆彌堅,不可入。之,指孔子之道,亦指孔子其人。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在前在后,喻恍惚不可捉摸。循循然善誘人:循循,有次序貌,誘,引導。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博文約禮,孔子教人,唯此二事。卓爾,峻絕。末由也已:末,無,無路可由。
【譯文】 顏淵感嘆地說:“(對于老師的學問與道德),我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我努力鉆研,越鉆研越覺得不可窮盡。看著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各種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又用各種禮節來約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直到我用盡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個十分高大的東西立在我前面,雖然我想要追隨上去,卻沒有前進的路徑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