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是很難揣測的!
不管是商場、戰場,若不“知己知彼”,又怎能做到“百戰不殆”!
鬼谷子就有摸透人心的本領!他教的學生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個個都不簡單!
鬼谷子說:“籌策萬類,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也,而守司其門戶。”
他的意思是說:“不管籌劃什么事情,自始至終都要摸透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變化,都反應表現在他的那張嘴上!”
因為“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皆由門戶出入。”
是啊!“言為心聲”,人的喜怒哀樂、思想意識、智慧計謀都是由人的口中說出!
古人說:“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忌諱也。”
所以要“慎言”!說話時要有所忌諱!因為人往往是“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尤其是在重要的、關鍵時刻,更要“三思而后行”!
但為人做事,不說話也不行啊!話當然是要說的,但得講究方式!
鬼谷子說:“圣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觀陰陽開闔以命物”,萬物皆分陰陽,陽主動;陰主靜。說話的人為動,不說話的人為靜。
“圣人謀之于陰,故曰神,成之以陽,故曰明。”
聰明的人往往以靜制動!就是先讓對方說,我聽!會說的不如會聽的!當對方說高興了,我就“揣情者,必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
在對方說高興的時候,就暴露了他的欲望,我就知道他喜歡什么了!當他說到害怕的事情,我就知道他不喜歡什么了!然后我就投其所好:“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色。”最終目的是讓對方“為我所用”!
據說蘇秦、張儀就是根據鬼谷子教的這種方法而成功游說于諸侯之間!
戰國地圖
“對方不開口,神仙難下手!”,如果不開口講話,誰也不知道對方心里怎么想的?
鬼谷子之所以叫鬼谷子,當然有讓人開口的法子!他說:“凡與人之言道,或撥動之,令有言,示其同也。”
他的意思是“或撥動之”,就像是斗蛐蛐,你不動,我就拿根小木棍撩撥你,讓你動!
斗蛐蛐
更有甚者,鬼谷子把揣摩人的心靈比喻為釣魚!他說:“古之善摩者,如操釣而臨深淵,餌而投之,必得魚焉。”
這明明是給人下套啊!
鬼谷子還特別瞧不起那些淳樸忠實之人,他說:“材質不惠,不能用兵,忠實無真,不能知人。”
他的這些極端想法,可能跟當時的社會斗爭背景有關!在現今和平社會,還是忠誠待人為好!
沒必要象他那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