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臉色黃,黃色在五行中屬土,而五臟中“脾”屬土,六腑中胃屬“土”,而黃色是土之本色。所以脾虛可以導致肌膚發黃。這是中醫的說法。
但是在西醫看來,面色發黃首先的排除一下黃疸,再就是貧血。假設沒有這些方面的實質性病變。面黃確實得從脾虛論治。
當然脾虛也有好多種情況,比如:脾氣虛、脾虛濕盛、脾胃不和等情況。
白術本身是屬于補氣藥,甘、苦,溫,歸脾胃經。白術既善補氣健脾、燥除利水,又能止汗、安胎。
1、脾氣虛 可見食少脹滿,倦怠乏力,泄瀉。補脾胃可與黨參、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脹可與枳殼、枳實等同用;健脾燥濕止瀉可與陳皮、茯苓等同用。還有個經典名方:四君子湯,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本方中人參,白術,炙甘草均可補氣健脾。人參大補元氣,健脾養胃,白術健脾燥濕,茯苓滲濕健脾,炙甘草甘溫調中。
2.脾虛濕盛 見于水濕停留、痰飲、水腫。脾主運化水濕,脾氣虛,運化失職,可導致水濕內停。治寒飲可與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腫常與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方中茯苓健脾補中,利水滲濕。古人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正巧白術和茯苓都有利水的作用,一燥一利,燥濕健脾。
3、脾胃不和 指的是脾胃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對立統一的失調?!睹麽t指掌》:“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瀉,或脹滿,或 吞酸 ,或 噯氣 ,或 惡心 ,用治中湯。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術丸;胃不和者,平胃散?!?/p>
我是皮科醫生劉光金,一個中醫主治醫師,如果你有任何皮膚問題,或是中醫養生問題,都可以向我私信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