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為臨床常見病癥,中醫以“膽火上炎”或“膽氣上溢”來辯證,也就是口苦為膽這個腑的病癥,而肝與膽互為表里,所以肝不好也會出現口苦的癥狀。所以肝膽火旺、肝膽濕熱等證型的病人常出現口苦的癥狀。用清肝膽之火,清熱利濕的方法也多有效,口苦也會隨之而解。
但有一些病人,沒有其他的癥狀,就是口苦,早起特別重,有時辨證論治效果并不好。不如專方專藥來的快,中醫藥特色“簡便廉驗”,被發揮的淋漓盡致。
對于單純的就是口苦的病人,我常用三味藥,柴胡、龍膽草、生牡蠣,來加減治療,這個方是出自余國俊老師《中醫師承實錄》,方子叫柴膽牡蠣湯,可清膽火、解肝郁,對于肝膽之火造成的口苦,可以不必加減。兼有其他證的,也可酌情加減,如:
兼有心火旺的,可加黃連;
兼有胃腸弱的,可加白術;
兼見腹脹的,可加生麥芽;
兼見有濕濁的,可加茯苓。
對于有這類病癥的朋友,也沒有其他明顯不適的,不便就醫,可以嘗試應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