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細菌性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已顯著下降,但隨之而來的是腫瘤等頑疾呈日益高漲態勢,且目前尚找不到有效阻斷它的辦法。對腫瘤的認識,應該說人類還是膚淺的。腫瘤在最初的西醫看來是個腫塊,多余的一塊,他認為,把它切除了,一來,可解除壓迫、阻塞等癥狀。二來,就等于把腫瘤之根拔除了。后來發現,原來不是這么回事!腫瘤切了還會長,而且還長得更快,是切不盡的。于是,在切完之后,西醫又發明了用化學藥物通殺一通。有時能夠收效。但更多的最后還是復發。
是的,我們無法否認現代化學物的能力,它近乎可以殺死地球上任何一個生物,如果條件許可的話。但如果應用化學藥物,最后連人本身也殺死了,顯然是另一種方式的失敗。我相信,治療腫瘤或對腫瘤的認識應該還可以另辟捷徑。中醫或自然醫,或不失為一佳徑。
中醫認為,腫瘤乃氣滯血瘀或痰結氣凝或痰淤互結等病理形成,當然,這些痰和淤可以是人體的代謝紊亂產生,也可以是細菌或病毒長期反復損傷或刺激引起,由于反復增生,變異了細胞本身的原初構形,化而成癌,更有一部分是組織細胞老化退變引起。所以,手術盡早,往往可以切除增生組織,也可能,腫瘤就此停止。故而一般人,早期都往往選擇手術。而晚期,腫瘤細胞進入血液或侵犯深層粘膜組織,就切不到或切不盡了,手術便不再宜多考慮。而無論是放療、化療還是靶向治療,也都是在追蹤病原或連同已被病原異化的腫瘤組織。這便和中醫的癌因理解殊途同歸(病灶病原說)。也說明,在對腫瘤的認識上,中西醫是不矛盾的。只是,中醫少了手術的方法。中醫和西醫所用藥物不盡相同,殺敵武器不同而已!當然,我們目前的確缺少有效和規范對付腫瘤的中醫方法和理論,走在了各家探索的道路上。不知何時能像西醫那樣廣益于民?
所以,下一步,中醫人的責任,是要探索腫瘤致病的中醫理論和路徑,并能用西醫知識與邏輯解釋通,并尋找有效治療腫瘤的中醫方法。
古人認為:邪、痰、氣、淤是腫瘤致病的重要因素,由于古代還沒有發達的顯微鏡技術,還不足以認識病原體的形態和特征,他們用六淫邪氣作籠統的概括。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他們都圍繞此而進行。那么如何預防和殺滅邪氣呢,古人用各種解毒藥(相當于西醫的化療藥,但殺傷力要弱,當然這方面中藥具體用藥,書本還沒有明確,各家自有探索)。如何預防和治療痰呢?燥濕化痰、補益活血、利水通氣等調節氣血陰陽的平衡。那么,如何預防和治療淤呢?古人用溫通、開竅、補益、活血等法。又怎么消氣呢?通則氣消,壓則氣滅。疏肝、解郁、通絡,收縮、收斂、收澀減少氣水滲漏。這些,都可有效解決一般的邪、痰、氣、淤。這也是一般中醫抗癌的思路和用法,所不同的是各家用藥有所不同。但對于頑固性的邪痰淤,我們就要派上藥中君王(蟲類、菌類)出場。這里的蟲指常作藥用的全蝎、蜈蚣、僵蠶、地龍、蛇類、土鱉蟲等。因為它們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酶,從西醫的角度,活性酶可有效分解大分子物質,也包括痰淤等病理大分子代謝物。如果是溶菌酶,甚至可以直接殺死菌體。菌類亦是如此。這里的菌類包括天然有益菌(菇類),也包括人類培育有益菌或低毒菌(各種發酵菌、臭干、臭咸菜、臭咸魚、酸乳菌等。綜合用上以上這諸多將士,何有不打勝仗之理。可,腫瘤之敵,絕大部分都是無緣見到中醫的。而,中醫對于腫瘤的最大價值更在于預防。有益菌或低毒菌的補充恰是前線防御網。通過派出前線防御士兵,及時對抗敵人,殺滅敵人,清理敵人。簡便、適用,物美、價廉。這不僅適用于腫瘤,其實也適用于糖尿病、血脂斑塊、風濕病等現代高發病。病菌及毒素堆積是這些高發病的罪魁禍首。有益菌可有效解決,通過細菌防細菌、細菌打細菌達到菌群平衡,防御平衡。不到嚴重的程度,腫瘤便不容易輕易形成。
由此,有益菌的缺失(一是殺死太多,由于抗生素的養殖業濫用,二是預防攝入不足,傳統的傳承流失原因)、低毒菌的缺乏應用,是造成現代人腫瘤高發的重要因素。預防,其實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我們古人把深邃的思想,精深的療法,簡便的操作融為一體,構成了立體式的腫瘤等頑疾防御網。沒有人可曾一屑!我們更納悶,為什么古人在極度條件艱苦,醫藥不發達,甚至戰火連綿的時代,死于戰傷、外傷、蟲咬、菌噬或饑餓者多,恰死于腫瘤、梗塞等現代病的幾乎了了,可物質與醫藥極為發達的今天,我們卻敗在了腫瘤、免疫等這些難以撼動的樹下,燃盡民財,拖夸經濟,無可奈何,豈不笑活!
難到真的是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