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中焦不運證——和胃理脾湯由《太...
脾胃不和,中焦不運證——和胃理脾湯
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四君子湯”化裁而來。
組成:黨參,茯苓,白術,砂仁,木香,烏藥,甘草。
功用:益氣健脾,和胃調中。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方中黨參為君,甘溫益氣,健脾養胃,培補后天;白術、茯苓為臣,二者合用,健脾祛濕,加強運脾之功;此三者為四君子湯之基本構成,臨證所見之脾胃之疾多遷延日久,時輕時重,數年不愈,四君子湯屬王道之劑,單用則無速功,故加入辛散苦降溫通之木香,可升可降,通調三焦之氣,更能醒脾消食,行氣止痛;為防補益藥壅中滯氣,配伍砂仁、烏藥,溫而不燥,可醒脾和胃,行氣化滯,順氣開郁,三藥同用,共佐四君之補益,可防滋膩,以利常服;加入甘草,可甘緩和中,調和諸藥,為方中使藥。諸藥合用,補而不滯,行而不散,理脾和胃,法度自有。
主治:
脾胃不和,中焦不運證。癥見面色萎黃或萎白,神疲乏力,胸脘痞悶,食少納呆或夜寐不安,舌淡苔白,脈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