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位置決定腦袋,決定了做事方式方法要改變,要有領導的行為模式。
員工因為業務能力出色,和同事之間的關系也處的很好,而被委以重任,期望他成為上級的左膀右臂的時候,卻發現他做員工時的那種光芒,全都消失了。
這是因為領導大多是從下面提拔上來的,就是說沒有相應工作經驗,需要在崗位上提高后才勝任工作,這需要一個過程。
做普通員工無拘束。
當只是個普通員工時,業務能力強,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很好。還敢說敢做,可以對很多事情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看起來在業務事情上說得頭頭是道,并且有的時候也代表了底層員工的心聲。
從普通員工到管理者的轉變。
從普通員工到管理者,是職業生涯中最重要也最艱難的角色轉換。其中涉及到諸多在思維模式、工作方式上的重大轉變。
當了領導了,在其位,謀其事。屁股決定腦袋,就決定了說的和做的和以前不同了。
一,全局思想。
當普通員工,埋頭苦干,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完成手頭工作。
而領導的心態比員工的心態更加穩重,考慮問題更加全面,需要向前看,協調大局,更多的是規劃,是戰略方向,要能夠站到公司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二,管理協調下屬工作。
當普通員工,是個執行者,這個時候關注的是具體的事情,如何把事情做正確。
做領導需要從執行者向一個管理者轉變,不論是人員、物料、安全、現場等,都需要的是協調管理,將每個團隊成員的獨立工作聯系到一起。
具體工作上除了關注事件的本身,還要關注分配來做這個事情的人。每天的工作,更多的是關注下屬的工作進展和遇到的問題。
而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需要一個過程。
三,主動開展工作。
以前,更多的是執行上級交給的任務,更多的時候,他只要認真的把事情做好,把領導交辦的本職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他要平衡很多事情,不是要他親力親為來做,因為他要處理一個團隊的工作。
如果他還是局限在自己個人工作思維,只顧自己埋頭苦干,那么最終的結果一定是整個團隊業績上不去,下面員工沒事做,而他卻累個半死。
他更多的要關注整個團隊每一個人的工作狀況,提高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協同戰斗力,最終才能實現目標。
總結:
看待管理者成長需要有耐心。從普通工作者日復一日的職責理念,轉變成管理者、領導者有大眼界的一類人,并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思維方式的改變也需要時間,不可能像學技術,一夜之間就掌握了。
因此,作為管理者在完成任務和指導團隊之間平衡時,他也不要感到挫敗或氣餒。畢竟,大多數人都不是天生的管理者,管理者的思維方式是需要學習的,而我們需要等待他慢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