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道 美媒稱,健康的體重管理會帶來很多好處。已經被證明的好處包括:降低糖尿病的風險,減少關節疼痛,降低某些癌癥的風險,以及一個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統。有些養生法,尤其是地中海式飲食,似乎尤其適合提供這些好處。現在研究表明,另一種流行的飲食可能會提供更廣泛的健康益處,這種方法被稱為間歇性斷食。
據美國《科學美國人》網站9月刊文章稱,間歇性斷食根源于數十年的研究,這些研究表明,如果每隔一天才給嚙齒動物喂食,它們不僅能保持瘦的體型,而且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減少,壽命延長30%至40%。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19年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研究老年病學的專家拉斐爾·德卡博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神經系統科學家馬克·馬特森總結了動物身上的大量發現以及人類身上較為有限的發現。
在嚙齒動物中,以及某種程度上在猴子中,間歇性斷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青春之泉,它能降低體重、血壓以及膽固醇水平,改善血糖控制,減少全身炎癥,保持大腦健康,甚至能提高耐力和協調性。在人類身上,研究已經表明,各種形式的間歇性斷食是減肥、控制血糖和降低血壓的有效方式。
報道稱,有跡象表明,更嚴格的形式——那些時間更長或更嚴格的斷食——會提供額外的好處。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營養學教授克里斯塔·瓦勞迪說:“但老實說,我們在動物身上看到的很多好處并沒有真地轉化到人類身上。這并非一種神奇的飲食。”
間歇性斷食有三種主要的方式:隔日斷食,人們在飽餐之日(正常飲食或稍微多吃一點兒)以及斷食之日(只吃約500卡路里的簡單餐食)之間交替;5:2計劃,這意味著一周正常飲食五天,但在另外兩天只吃一頓簡餐;以及有時間限制的飲食,每天的用餐時間限制在八小時(或在某些版本中,六個小時或十個小時)。
科學家認為,間歇性斷食的很多積極影響要歸功于某種被稱為代謝轉換的東西——在禁食十或12個小時后,人體會耗盡糖原的供應,并開始燃燒酮。這種轉換影響生長因子、免疫信號以及其他化學物質。
馬特森說:“但酮并不是全部的情況。這些斷食-進食-斷食-進食的時期會激活基因和信號通路,令神經元更具復原能力。這會刺激一種被稱為自噬的過程:細胞進入一種抗逆和再循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它們除去受損的蛋白質。”馬特森將斷食和進食的循環比作鍛煉和休息:“你的肌肉在鍛煉期間并不會變大;它們在恢復期間變大。”
報道稱,有很好的證據表明,間歇性斷食有助于人們減肥。舉例而言,有兩項研究將5:2養生法和將每天的卡路里減少25%的飲食進行了比較;兩項研究都發現,這兩種飲食在三至六個月內減輕了同等數量的體重。然而,間歇性斷食最終得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并且身體脂肪減少得更多。此外,瓦勞迪的研究小組在2019年對43名超重者進行的研究顯示,隔天斷食令人體對胰島素反應的改善是典型的減少卡路里飲食的兩倍多。
亞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營養學助理教授考特尼·彼得森說,間歇性斷食在降低血壓方面可能也有優勢。在對前驅糖尿病的男性進行的小規模但嚴格的研究中,彼得森的實驗室顯示,將進食時間限制在截至下午三點的六個小時內會提高胰島素敏感度和更好的血壓,即使沒有減輕體重。至于其他好處,目前正在進行數十項人體試驗,以檢驗間歇性斷食作為減緩腫瘤生長以及減少多發性硬化癥、中風、克羅恩氏病以及其它疾病的方式。
最終,唯一的成功飲食——無論目標是什么——涉及飲食習慣的永久改變。(編譯/殷夏)
資料圖片:2020年6月28日,一名男子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跑步。 (圖片來源:彩色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