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先期
〔概述〕屬月經病一種,月經先期是指月經周期提前一周以上,或者一個月曾來潮兩次者,均為月經不調。
〔臨床表現〕
·實癥:分“血熱”和“肝熱”兩型
血熱:月經提前,量大色深紅,質濃,煩躁不安,舌紅苔黃,脈滑數有力。
肝熱:胸悶、乳房脹痛,口苦。
·虛癥:分“虛熱”和“氣虛”兩型
虛熱:手足心熱而潮紅,舌質紅干。
氣虛:月經先期量多,色淡,質稀,面色黃白,舌質淡,脈弱無力。
▲〔優選方劑〕
1、清經湯加減:生地15克,丹皮15克,炒山梔15克,云苓10克,地骨皮15克,白芍20克,青蒿20克,茯苓20克,牡蠣20克。
主治:實熱型月經先期。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
2、兩地湯加減:生地15克,地骨皮15克,玄參15克,麥冬15克,白芍20克,阿膠10克,旱蓮草20克。
主治:虛熱型月經先期。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
3、逍遙散加減:柴胡10克,白芍15克,當歸10克,焦術15克,云苓20克,山梔子10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甘草10克,地骨皮10克,香附子10克,薄荷5克。
主癥:口苦,兩肋脹及乳房脹痛等。
主治:肝熱型月經先期。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
4、補中益氣加減:炙黃芪30克,黨參20克,焦術20克,陳皮10克,天麻6克,柴胡10克,甘草10克,首烏15克,棕皮炭10克。
主治:氣虛型月經先期。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
▲〔經濟效方〕
成藥:“人參歸脾丸”、“補中益氣丸”。
月經后期(經期錯后)
〔概述〕月經周期延后,七天以上,甚至每隔40~50天一行者,偶而一次且無其他癥狀者,不屬月經后期,本病也為月經病的一種。
1、血寒型
主癥:月經錯后,量少,色暗紅,小腹疼痛,得熱則減,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沉緊
▲〔常用方劑〕溫經湯加減~
桂枝10克,吳茱萸10克,川芎10克,當歸15克,炒白芍20克,丹皮10克,姜半夏10克,黨參30克,麥冬15克,炙甘草6克,阿膠15克,生姜10克。
主治:寒涼型月經后期。
用法:每天一劑,水煎,1~2周可愈。
2、血虛型
主癥:月經后期,量少,色淡,面色萎黃,頭暈心悸,舌淡少苔,脈虛細。
▲〔常用方劑〕人參養榮湯化裁~
人參10克,黨參30克,黃芪30克,當歸15克,白芍20克,熟地20克,肉桂5克,陳皮15克,云苓20克,焦白術15克,五味子10克,遠志10克,大棗5個,生姜10克。
主治:氣血不足型月經延后。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每周一療程。
3、氣滯型
主癥:月經后期,色暗紅,量少,小腹脹痛,胸悶不舒,乳房脹痛,舌質暗紅,脈弦或澀。
▲〔常用方劑〕加味烏藥湯~
烏藥15克,木香10克,香附15克,檳榔片10克,玄胡15克,砂仁5克。
▲〔月經后期優選方劑〕調經湯~
熟地20克,當歸15克,炒白芍20克,黨參30克,焦術20克,云苓20克,香附15克,烏藥10克,茺蔚子10克,菟絲子20克,五靈脂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
主治:月經后期,經行腹痛,血虛,血寒,氣滯,各型月經錯后。
▲〔經濟效方〕成藥:“當歸丸”、“人參養榮丸”、“烏雞白鳳丸”。
月經先后不定期
〔概述〕月經不按周期來潮,或提前或錯后,稱月經不定期,為月經不調一個類型。主要病理為肝郁和腎虛所致。
〔臨床表現〕經來先后不定,胸悶不舒,乳房兩肋脹痛或伴腰酸、頭暈、耳鳴、月經量少,色淡紅,脈沉或沉弦。
▲ 〔優選方劑〕
當歸15克,炒白芍20克,柴胡15克,云苓20克,焦術15克,黨參20克,熟地20克,山藥15克,山萸肉10克,菟絲子20克,香附15克,杞果20克,炙甘草10克。
〔常用成藥〕加味逍遙丸。
月經過多
〔概述〕本病指月經周期不變,而月經量大,或經期延長,總量亦多,月經明顯超過正常月份,即為月經過多,病機為血熱、血氣虛所致,為月經不調的一種。
〔臨床表現〕經來量多,時間延長,質粘色紫,或夾血塊,腰酸腹脹,面赤,口干,尿黃便結,脈滑數有力。氣虛者,月經色淡,質薄,神疲乏力,面色黃白,心悸,舌淡紅,苔薄,脈緩弱乏力。
▲〔常用方劑〕歸脾湯加減~
黨參30克,黃芪20克,當歸15克,焦白術20克,茯神20克,木香6克,棗仁20克,龍眼肉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遠志10克,仙鶴草15克,牡蠣20克,棕櫚炭10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一周為一療程。
▲〔優選方劑〕加味補中益氣湯~
黃芪30克,黨參20克,焦術15克,當歸15克,陳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旱蓮草20克,茜草炭15克,黃芩炭15克,焦楂炭15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一周為一療程。
月經過少
〔概述〕月經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而至,經期不足兩天,稱月經過少,一般病因為血虛,腎虛,血滯所致,亦為月經不調一個類型。
〔臨床表現〕各型均為月經過少
血虛者:月經點滴而至,色淡紅,頭昏心悸;
腎虛者:腰酸痛,頭暈耳鳴,舌暗紅;
血滯者:月經色紫或有小血塊,小腹脹痛,舌質暗紅。
▲〔優選方劑〕
1、歸腎湯加減:
當歸15克,熟地20克,山藥20克,山萸肉15克,炒杜仲10克,懷牛膝15克,巴戟天10克,菟絲子20克,淫羊藿10克,復盆子15克,枸杞子20克,茺蔚子10克,炙甘草6克。
主癥:腰膝酸痛,頭暈耳鳴,脈沉細。
主治:腎虛型月經過少。
用法:每天一劑,水煎,1~2周可愈。
2、桃紅四物湯加減:
當歸15克,炒白芍20克,熟地20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香附10克,烏藥10克,雞血藤15克。
主治:血虛,血瘀型月經過少。
用法:水煎,每天一劑。
痛 經
〔概述〕痛經指婦女經期前后,小腹部有較強烈的疼痛,以青年女性或未婚女性為多。一般以氣滯、血瘀為主要病因,也有因子宮發育不良、宮頸狹窄,子宮內膜異位等。
1、氣滯血瘀型
主癥:經行小腹脹痛,經血少,行經不暢,經色暗或帶血塊,排出后痛減,舌質暗紫,或有瘀點,脈沉弦或沉澀。
▲〔常用方劑〕加味膈下逐瘀湯~
當歸15克,赤芍20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桃仁15克,香附15克,烏藥15克,五靈脂15克,枳殼15克,玄胡15克。
主治:氣滯血瘀型痛型。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經前一周口服。
2、寒濕凝滯型
主癥:經期小腹疼痛,手足不溫,經血少,色暗紅,舌苔白,脈沉緊。
▲〔常用方劑〕少腹逐瘀湯加減~
當歸15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蒲黃10克,五靈脂15克,官桂10克,小茴香5克,沒藥10克,炮姜10克,吳茱萸10克,玄胡15克。
主治:寒濕型痛經。
用法:水煎,經期或經前一周,每日一劑。
3、氣血虛型痛經
主癥:月經色淡量少,質稀薄,經后小腹隱隱作痛,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質淡,脈虛細。
▲〔常用方劑〕八珍湯加減~
當歸15克,川芎10克,炒白芍20克,熟地20克,黃芪20克,黨參30克,香附15克,坤草20克。
主治:氣血不足型痛經。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經期或經前、經后均可服用,每月應服2周。
▲〔優選方劑〕
當歸15克,烏藥15克,官桂10克,小茴香6克,吳茱萸6克,炮姜6克,五靈脂10克,蒲黃10克,玄胡15克,坤草15克,香附15克。
主治:各型痛經。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每月經前口服一周,三個月經期為一療程。
▲〔經濟效方〕
1、五靈脂50克,蒲黃50克,肉桂30克,冰片1克。
用法:上藥研細粉,經前一周開始服用,每次5~10克,每日2次,開水沖服。
主治:各型痛經。
2、云南白藥
用法:每次2克,每日2次。
閉 經
〔概述〕凡年滿18歲少女從未行經或月經周期已經建立,但又發生三個月以上無月經,稱為“閉經”。前者從未行經者稱原發性閉經;后者為繼發性閉經,后者不同年齡均可發生,而哺乳期、妊娠期及絕經期停經,不屬“閉經”范圍。
1、肝腎不足型閉經
主癥:月經初潮較晚,行后又停,面色晦黯,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質暗淡,脈細弱。
▲〔常用方劑〕歸腎湯加減~
熟地20克,山藥20克,山萸肉15克,炒杜仲10克,菟絲子20克,杞果20克,云苓20克,當歸15克,懷牛膝15克,巴戟天15克,紫河車10克(沖),阿膠10克(沖服)。
主治:肝腎虧損型閉經。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早晚服,四周為一療程。
2、痰濕阻滯型閉經
月經停閉,形體肥腫,胸悶欲嘔,神疲倦怠,白帶頗多,舌苔白膩,脈滑。
▲〔常用方劑〕蒼附導痰湯加減~
蒼術20克,香附15克,陳皮20克,云苓30克,姜半夏15克,枳殼15克,甘草10克,膽星15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生姜10克。
主治:痰濕肥胖型閉經。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3、氣血虛弱型閉經
主癥:月經停止或極少,色淡,面色蒼白,神疲乏力,頭暈心悸,氣短,唇舌色淡,脈細弱。
▲〔常用方劑〕八珍湯加減~
當歸15克,炒白芍20克,川芎10克,熟地20克,云苓20克,黨參30克,黃芪20克,焦術20克,炙甘草10克,坤草15克,懷牛膝15克,澤蘭15克。
主治:氣血虧損型閉經。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3~4周為療程。
▲〔閉經優選方劑〕
1、熟地20克,山藥20克,菟絲子20克,大云10克,復盆子15克,淫羊藿15克,當歸15克,炒白芍20克,云苓20克,仙茅15克,枸杞子20克,坤草20克,紫河車5克(沖服),懷牛膝15克。
主治:各型閉經。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2、當歸15克,炒白芍20克,川芎10克,熟地20克,黃芪20克,黨參30克,焦術20克,炒杜仲10克,杞果20克,山萸肉15克,菟絲子20克,紅花10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懷牛膝15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
▲〔經濟方劑〕
急性子20~3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口服。
成藥:烏雞白鳳丸。
主治:月經不調,血虛型閉經。
用法:按說明服。
〔閉經自療參考〕
閉經一癥在婦科臨床中最為常見,治療伊始必須先排除妊娠,才能施治。閉經的原因辯證醫生分類很容易,但自療必須請中醫分清閉經的原因才能治療。
青春期未婚閉經,多和精神緊張,工作環境變動,生活失常有關。血虛者常因營養不足產生閉經,對體型豐腴、發胖后閉經多為痰濕,而最多的一型閉經莫過于內分泌失調型,這一型中醫稱腎氣衰退型閉型,年齡多過四旬,這一型并未到經絕期,只是由于長期勞損,腎氣衰退而閉經,若適當調理仍能行經數年,辯證清楚后可按型在本節尋找自療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