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每一塊瓦礫,都能講述一段古老的歷史。五陵塬上的每一抔黃土,都封存著歷史的記憶!
渭水滔滔,說不盡的歷史滄桑,
五陵巍巍,道不盡的風雨沉浮。
秦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是在哪里建都?
西漢共有11位帝王,其中9位都埋葬在五陵塬上,其中最大的是哪座?
公元前206年,劉邦破關中,入咸陽,為安撫百姓,約法三章,其內容是什么?
“秦皇漢武”,漢武指的是誰?
關于“三秦”的由來,你知道嗎?
如果你還不知道,請看以下解答:
”秦—西漢“史,所涵蓋的歷史時期,起自公元前221年的秦滅六國最終統一全國,迄于公元23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期間主要包括秦、西漢兩個王朝,歷時二百四十余年。
小編為大家總結了關于“秦—西漢”史的100道題,來測一測你對“秦—西漢”史的了解程度~
1、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起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秦國,其都城在______。
答案:咸陽
解析: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和商鞅為順利進行二次變法及軍事戰略的考慮,決定將秦都由櫟陽遷至咸陽,其后經歷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及至始皇嬴政,“奮六世之余烈”而統一天下。期間全國政令皆由咸陽而出,一字千金、指鹿為馬、靳柯刺秦、完璧歸趙等歷史典故都曾發生在這里。
2、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______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漢朝與西域各國建立起友好關系。
答案:119年
解析:公元前138年的中國漢代,一支從長安出發的和平使團,開始打通東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鑿空之旅”,這就是著名的張騫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二次出使西域。張騫出使西域本來是為了聯合西北各民族共同抗擊匈奴,客觀上卻起到了開拓長期被匈奴阻塞的東西陸路交通的作用,溝通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往來,也建立起中原與西北邊疆各地區的友好聯系,開辟出中國與西方各國直接交流的新紀元,標志著中西交流史上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并對后來東西方文明的的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3、西漢司馬遷寫出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______,敘述了黃帝至漢武帝二三千年間的歷史。
答案:史記
解析: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即《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字子長,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經濟學家,漢武帝時任郎中、太史令、中書令,后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4、______是西漢文帝,景帝兩代40年左右的時間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的“盛世”。
答案:文景之治
解析: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推崇黃老治術,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重視“以德化民”,使得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到景帝后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里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文景之治也為后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5、秦朝推行郡縣制,全國最初劃分的郡為______個。
答案:36
解析: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李斯的上司王綰力排眾議建議實行郡縣制,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納。在郡縣制底下,共設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當于省長)、尉(相當于防區司令)和監(相當于監察專員)各一,郡下轄縣。郡(守)與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秦代至此成為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縣制”的朝代。所謂“百代都行秦制”。
6、公元前206年,______入關,至咸陽城外壩上,子嬰出城投降,秦亡。
答案:劉邦
解析:公元前206年十月,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在軹道(今陜西西安城區)旁,向劉邦獻上了傳國玉璽。劉邦廢子嬰為庶人,留得性命,至此秦朝滅亡。
7、項羽滅秦后,為防劉邦勢力擴張,將關中之地分封給秦朝三個降將______。
答案:章邯、司馬欣、董翳
解析:項羽滅秦后,為防劉邦勢力擴張,三分秦故地關中: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今興平東南),轄咸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封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今西安閻良附近),轄咸陽以東;封董翳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說:富縣、安塞、延安)轄陜北。今天,人們將陜北、關中、陜南合稱為“三秦”。
8、我國歷史上唯一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______。
答案:西漢
解析: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結束,劉邦獲得勝利,建立了漢朝,史稱西漢。公元23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前漢,與東漢統稱為漢朝。
公元,即公歷紀元,原稱基督紀年,又稱西歷或西元,它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
9、漢景帝劉啟是西漢第______位皇帝。
答案:4
解析:西漢又名前漢,從公元前202年起至公元8年,歷時210年,11個皇帝,包括高祖劉邦、惠帝劉盈、文帝劉恒、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元帝劉爽、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衍。
10、秦咸陽宮遺址在秦漢新城______。
解析: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為了緩和國內矛盾,遠離老氏族的根據地,更好的實施商鞅變法,孝公自櫟陽遷都咸陽,在此營筑翼闕及宮殿,選擇咸陽作為國都是秦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同時也透露出秦孝公的雄心和抱負:不僅僅是恢復穆公霸業,自守西方,而是要雄視東方,逐鹿中原。
最初秦都城只有咸陽宮和類似城門的“翼闕”等少數建筑,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窯店街道牛羊村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