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努力又優(yōu)秀的人層出不窮:
去年,在詩詞大會上嶄露頭角的武亦姝高分被清華錄取,軍訓剛過又以一篇700字軍訓隨筆登報,引爆朋友圈,她的自律自信和才華讓家長們津津樂道。
學霸李盈辛苦復讀一年,今年以693的高分上了國防科大,為此甚至婉拒了北大的橄欖枝。高分給了她自由選擇的“任性”,而她亦有自己的夢想與堅持。她說:“我要在實現夢想的同時,也助力祖國實現強國夢!”
上個月,全省第四的湖南留守女孩鐘芳蓉因堅持選擇考古專業(yè)而引起網民熱議。從小父母不在身邊的她,自立、自律、更自強,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也牢牢握住了實現理想的權利。
前段時間,入選華為“天才少年”應屆博士生們登上熱搜。其中華科博士畢業(yè)的張霽斬獲最高一檔的年薪——201萬,全球僅有4人。他并非生而天才,復讀只上了三本。后天的努力和自律,一次次成為他向上的跳板。因為有本碩博無數個日與夜持續(xù)不斷地學習鉆研,才成就他今日的資本。
這是用實力說話的時代,更是知識當道,學霸當道的時代。
孩子,別再混日子了,現在快樂一時,將來后悔一世。
從現在開始,你必須加倍努力,才能換來別人在起點就有的東西!
當你累了的時候,想想這三個人!
想想父母
讀書很苦很累,你的父母其實都知道:你也一直用小小的肩膀扛起自己的重任。
多少個夜里,你伏案窗前;寒冬的早晨,騎著自行車去上學,小臉被吹得通紅。
為了取得好的成績,你付出了很多很多,也承受了很多壓力。
但是我想跟你說,其實父母跟你一樣不易。
一位環(huán)衛(wèi)工大叔,為了圓女兒的體操夢,7年吃2頓清水掛面,就為了每天多省出兩塊錢。
深夜的街頭,一位外賣小哥暈倒在地,醒來后放聲大哭,堅持要繼續(xù)送餐,因為家里還有生病的孩子,不能被投訴。
這位媽媽靠賣毛絨玩具為生,每天要背著重貨走街串巷,卻連一塊餅也舍不得買。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都不容易,為人父母更是不容易。
從你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你的父母就開始了無怨無悔地付出。
他們不辭辛苦,努力工作,就是為了你能坐在一個安靜舒適的教室里學習,為了你能有一個美好的將來。
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因果的,如果你始終覺得歲月靜好、生活輕松,那一定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而在你走入社會之前,你所有無憂無慮、風和日麗的日子,都不過是父母走在你前面,替你遮風擋雨。
所以,不要抱怨讀書苦,你在為青春拼搏的同時,你的父母也付出了百倍辛勞。
你可能會說,等我長大,我自然會報答他們的。而如果我們學識能力不足,溫飽尚且堪憂,談何報答養(yǎng)育之恩?
當別人的父母參加“老年旅行團”新馬泰10日游的時候,你的父母可能連縣城都沒有出過。
假如家人身突發(fā)疾病,別人可以相對淡定的問醫(yī)生:“請幫我預約國內最權威的醫(yī)生,出差補助不是問題。”
你卻因為貧窮,搓著手紅了眼:“這個藥不報銷,我們不用了。”
終有一天,父母會滿目風霜,垂垂老去。而無論是古代的老有所依,還是現在的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都是世界上表達最為含蓄,也最具人情味的一種尋償訴求。
人不能活得太愜意,更不能活得太自私。想想父母,你能不努力嗎?
02
想想同齡人
吳軍博士在演講中曾說:
經常有家長和我抱怨孩子太辛苦,平時要上課、補習,還要學各種藝術體育等。
我告訴他,孩子是辛苦的,因為向上的通道太窄了,而教育也不會是輕松的,只會更辛苦。
要知道,向上的路注定是艱難的,而向下的大門永遠敞開,不辛苦就會面臨階層下滑。
但我們依然選擇相信:教育可以改變命運。你想成為怎樣的人,就要付出怎樣的努力。
之前,清華大學曬出的#清華學生的計劃表#沖上熱搜,引發(fā)熱議!
凌晨1點睡覺,清晨6點起床,6點40開始學習,晚上9點到凌晨1點全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據清華大學官博介紹,這份#清華學生的計劃表# 是正在清華大學校史館舉行的“清華大學優(yōu)良學風檔案史料展”中的一份展品。
清華大學官微寫到:這樣學習,想不當學霸都難!
展覽還展出了很多清華畢業(yè)生和在校生的筆記、作業(yè)、計劃等,字跡工整、思路清晰,這樣的學生怎能不優(yōu)秀!
網友表示,“果然,優(yōu)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有句話說得好:成功從來都不是傳奇的一躍而上,而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出來的。成功的路上并不擁擠,因為嘴上說努力的人很多,真正把努力堅持到底的人少之又少。
我們羨慕的那些人,然而他們所得的,往往就是他們應得的,如果你沒有得到, 只有一個結論,那就是還沒有做到位。
在邁向成功時,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挫折,但只有經得起歷練的人,才會有所成就!
你以為同齡人都跟你一樣?但我要提醒你,比你優(yōu)秀的人比比皆是,而且他們比你更努力。
你在寢室打王者榮耀的時候,別人在學習;
你在哈哈哈看綜藝的時候,別人利用休息時間看書;
你還在望而卻步的階段,別人在努力提升技能;
……
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懈怠?
多背一個單詞,多學一個知識點,多看一本書,多學一項技能......也許這些東西都不能立即改變什么,但這些內在的東西都會在你的生命中發(fā)光發(fā)熱。
人們常說:“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孤獨的。”而恰恰就是這些孤獨背后的努力,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03
想想自己
多少城市里的孩子,上學有車接送,回家有暖氣空調,三餐雞鴨魚肉,每天錦衣華服,卻還是嚷嚷著“我不想讀書”。
相反,那些在偏遠地區(qū)的貧困孩子,卻是克服千難萬險,也要拼命多學一點知識。
前不久,報道出來不少寒門學子,讓人心酸又佩服。
來自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xiāng)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分被清華、北大錄取。
高考過后,他們家墻邊依然摞滿了高中課本和學習資料。暑假期間,兄弟倆依然在復習高中知識。
他們想為大學的學習再鞏固下基礎。從小長在山里的他們,甚至沒有去過不到三四公里的張家界大峽谷景區(qū),即便,這個景區(qū)離家門口并不遠。
因為他們深知,像他們這樣的大山里的孩子沒有別的出路。
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此刻埋頭學習,將來才能走得更遠。
兄弟倆回憶在剛進一中的時候:壓力大,作業(yè)做不完。
只能無數次默默地對自己說說:挺住,這三年你必須挺住,挺住就過去了。
挺住就過去了!
來源:紀錄片《高考》
他們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高度自律和辛勤努力。
因為他們知道,想要出去看世界,就必須在這三年拼盡全力地“奔跑”!
還有黑龍江克山縣,李雙、李可心姐弟,今年雙雙考取了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父親在拿到一雙兒女的錄取通知書時,哭了 。老師激動地說,孩子學的都黑白顛倒了......
他的家里父親患有麻痹癥、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母親常年被風濕纏身。這份榮耀,是兩個孩子無數的汗水和一個家庭的奮力托舉才換來的。
他們披星戴月,全力以赴,可能拼盡全力也只不過走到了一個跟別人一樣的起點,然后再憑借這個起點,不斷攀上更高的平臺,去看更大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
他們知道,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
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是最容易逆襲的那一條路!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
“這些孩子為了上學做出這么大的努力,真讓人感動,那些在大城市里翹課的學生應該想想自己有多幸運。”
上面的這些孩子,他們的心愿如此簡單:我要上學。
小編除了羨慕,更是欽佩,農村學生為了抓住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付出了太多努力。
很多縣高的學校硬件設施比較落后,可能一個教室里能坐七八十人,曾聽說,在有的學校,坐在第一排的學生伸一下腳就可以碰到講臺,坐在最后一排的學生,可能半個身子就在教室外邊,就是這樣的條件下,仍然走出了無數優(yōu)秀的人才。
他們之所以這么拼,這么努力,是因為他們深知,作為一個農村學生,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捷徑,為此,只有拼了!
貧寒的孩子在擺脫貧窮的強烈意念下學習,有些家境不錯的孩子也毫不懈怠。
浙大竺可楨學院一位男生,曾作出刷屏全網的作息表的學霸胡一捷,被稱做傳奇,他的自律來自于強大的內在動力。
“以前有清華大學雙胞胎女學霸的新聞,我看了后,記下來她們的作息表,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到,就照樣做了一份,并且堅持實行了一個月,還是很有效果的。”
胡一捷說:我非常享受這種精確到分的時間表,喜歡那種高度自律下高效學習生活的感覺。
刻苦、自律,這是我的個人選擇。雖然家里條件還不錯,父母也很開明,但我覺得,我應該在這個基礎上再接再厲,而不是安于現狀。
我見過的優(yōu)秀的人才很多,更清楚自己的一些成績是微不足道的,更不要說我先天條件也不是最好的。這樣的壓力,要轉化成前進動力,因此我更要自律,刻苦。
他們努力,是因為他們有明確的自我認知,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過什么樣的人生。
相信你一定聽過這樣一段話:
20歲的貪玩,造就了30歲的無奈。
30歲的無奈,導致了40歲的無為!
40歲的無為,奠定了50歲的失敗 。
50歲的失敗,釀造了一輩子的碌碌無為!
該奮斗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但我們都可以努力,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你所受過的苦,吃過的虧,擔過的責,扛過的罪,忍過的痛,終將變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來源丨小學生學習、初中生學習 作者:學習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