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余國良老師在第七屆全國中職班主任工作高峰論壇上的演講實錄的整理稿。
余國良老師系浙江省衢州技師學院原黨委副書記,中國教師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北師大培訓中心講師,浙江省技工院校德育講師團主講。
老師們:
下午好!
很高興,今天和各位中職教育界的新老朋友相聚在廣州。
我今天準備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莫把故事做成事故——撥亮孩子懵懂期的心燈》。主要是和同行們聊一聊孩子們青春期教育這個話題。
說明一下,由于本屆高峰論壇組委會只給了我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我只好秉著“女士優先”的慣例,先談女孩子的青春期教育,男孩兒的那些事咱們下一屆峰會再聊。
先請大家關注下面三張圖片,談的是中職教育的共性問題。權當作導入吧。
第一張圖片是“優劣不同的兩塊秧苗地”。
如果我們只看中考分數,那中職學校的孩子無疑都是“差秧苗”;但嘗試著換個角度看看我們的孩子,看看他們活蹦亂跳的樣子,甚至看看他們爬墻的速度,你就會一下子喜歡上他們了。這就是我的職教觀點:換個角度看孩子,滿校園都是好孩子;換種方法去侍弄“差秧苗”,“差秧苗”也能長出好谷子。
第二張圖片是一組“四多四少”的數字。
自2011年從浙江省衢州市技工學校副書記的崗位上退居二線之后,我先后走訪、調研了全國近700所中等職業學校。我發現,中職學校中單親家庭的孩子是普通高中的近四倍,留守的孩子也遠比普高多得多。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職學校幾乎就是單親和留守家庭孩子的集中營。當然,這“兩多”必然導致其他問題多。因此,中職教育者一定要明確:我們管不了孩子們的昨天,甚至也管不了他們的未來。我們能做的,就是放下教育的念頭,放低教育的姿態,放長教育的期待期,凝聚一股沉靜之氣,努力對待當下的工作,盡力做到過程不放過、機會別錯過,在啟迪、喚醒、引導上下苦功夫。
第三張圖片是一首順口溜。
中職學生的普遍厭學和難管難教是事出有因的。他們基本上都是被動入學者,是一群“小學老師不看重,初中老師往外送,爹娘老子不看好,高中老師往外掃”的孩子。當我們在招生時把他們當個寶貝似的爭來奪去時,孩子們就迷糊了,對學校的規章制度就無所謂了,上課也就趴一片了。因此,我呼吁中職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別跟風似地喊:中職教育的春天來了!
展開點講,解決中職教育的諸多問題(青春期教育也同樣),首先要推行全員德育。
基本路徑有五條:
其一、黨員干部的指揮部要往前移,工作重心要往下挪,工作績效要真正與班級考核掛鉤。恕我直言,時下雖然大多數學校都有這方面的規定,但多數學校的制度是掛在墻上的,報給黨看的,實則是空的。如此下去,會導致不愿意當班主任的人越來越多,因為時下的班主任考核會把人考瘋的。
其二、后勤服務人員要切實提高服務意識,提供精準服務。其實,中職學校的后勤服務工作比政教處還重要。試想,如果后勤人員天天端坐在辦公室,學校的設施設備出了問題,只能依賴班主任報修。而我們總報,他又總不修,如此日久天長,學生們就會怨聲連連,班主任的壓力就在無形中加大。
其三,所有的科任老師都要認真履行個人的教育責任。自己的課堂首先自己管,自己課堂上的問題首先自己解決,不要動不動就把難題全部推給班主任。趁今天有不少校長參會,我呼吁一下,讓科任老師主動參與班級管理,使校園里“人人都成為副班主任”的時候到了。
其四,班主任要不斷加強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學習,努力提高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的水平與能力。能力提升了,幸福感就來了。遇到棘手的教育問題,別急著把學生送到學工處或者動輒請家長,多動動腦筋,想想辦法。只有直面問題,才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五,構建學生自我管理體系。比如,早晚自修改革已是刻不容緩之事。如今所謂的早晚自修,不光學生畏懼,老師們也無奈,這樣“修”下去會把學生“修”死的。至于怎么改,過去的一年我為40多個學校做過早晚自修改革的設想,主旨是讓學生動起來。今天由于時間關系不展開,下面也或許會講到一些。
現在進入主題,來談談另一個刻不容緩一一青春期教育。說過了,男孩的事下次談,今天專談女孩。
我要說的第一個觀點是:職校的女孩連懷孕的概率也比普通高中的孩子高。大家別笑,我這么說是有理由的。因為我們的孩子沒有過重的學習壓力,她們一旦愛上誰就會全身心投入,加之我們在性教育方面是滯后的,因而好多女孩子跟男孩相處久了,產生感情了,就把控不住了,進而就不知不覺懷孕了。雖說現在談青春期教育晚了點,但避而不談,將會導致多種事故的發生。
大家都知道,校園是孩子們孕育夢想和故事的所在。校園中處于青春期的女孩,都是一朵朵美麗的鮮花,需要有人呵護,才能綻放美麗,散發芬芳。當有男孩子追求她們,她們渴望被追求或主動追求別人時,我們走近她們,呵護有方,引導得法,她們的心田就會長出美好的故事;而如果我們遠離她們,放棄呵護,胡亂指揮,她們的故事很可能會演變成事故。
請看這張圖片:
中職學校女孩早戀現象有4多:
失魂落魄——導致心理疾病多
花瓣亂撒——引起男孩打架多
同性相戀——引起無法自拔多
頻繁同居——造成懷孕流產多
舉幾個例子吧:
1.某校一女孩看到很多女同學都有所謂的男朋友了,只有她還沒有。于是
她便每天郁郁寡歡,整日泡網吧并主動找男孩聊天。后來和一個男孩聊得很投機,互換照片后,發現男孩挺帥,于是就心動了,接著就約會了,曠課的次數也越來越多了,不久就被班主任知道了。之后班主任就打電話把她媽媽請到了學校,把事情和盤托出。結果,這個女孩就跟那個男孩逃跑了,同居了。后來,那個男孩覺得旅館費貴,開支大,日子過不下去了,就把女孩賣給了美容院。再后來,雖然這女孩通過向打掃衛生的阿姨傳遞紙條的方法得以逃脫,但回來之后就輟學了,得了抑郁癥……
這個案例中,班主任老師的工作方法是否簡單了些呢?
2.某校一女孩子懷孕了,可她不敢跟媽媽說,也不敢跟老師說,最后只好
把孩子生在廁所里。生完孩子后,她為了保密又繼續回到班里學習,后來因為產后多種細菌感染導致了死亡。
面對這個血淋淋的案例,我們該作哪些反思?孩子們寫錯了一個字我們都能發現,可為什么誰都沒發現她那一天比一天大起來的肚子呢?如果我們的青春期教育做得及時、科學、細致些,這起事故是否就可以避免?
3.某校有個女孩子懷孕了,可她同樣不敢跟媽媽說,怎么辦呢?她想到了
一向對她很好的班主任老師,便吞吞吐吐地和班主任說了,請求老師一定要幫她解決,而且特別叮囑千萬別跟家長說。后來,這個老師借給她2000元錢,并把她帶到醫院去流產。眾所周知,動手術是需要家屬簽字的,這個班主任為了不失信于孩子,竟然在沒有通知孩子家長的情況下,抱著不可能發生什么事的僥幸心理把字簽了。結果如何?這個女孩偏偏出事了。
請問,這位老師是否也因此出事了?班主任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嗎?有權利簽這個字嗎?這位老師的出事,導致了校長的出事,學校的出事。他錯在哪里?錯在違反了處理問題的六個導向——法制導向、安全導向、校長導向、家長導向、學生導向、問題導向。
再請大家看一下校園中的同性戀現象,用“與日俱增”這個詞來形容也毫不為過吧。請問,作為班主任的我們,一味地說“討厭、惡心、暈死”有用嗎?一味地反對、制止有效嗎?
我們中職學校,這樣的事故究竟有多少?我們又該如何去預防和教育呢?
接著我談第二個觀點:孩子早戀怎么辦?
第一,對于孩子早戀,擔心是沒用的,反對是無效的,強行干涉是有害的。
從生理層面上講,只有“發育了”的孩子才會對異性產生好奇與渴望,而“沒長大”的孩子通常不會不顧一切地去追求異性朋友。兒時,男女同學同坐一張書桌還要畫一條“三八線”就是最好的佐證。因此,男女同學相互追逐,只是他們生理與性意識逐漸成熟的自然表現,對此我們不必大驚小怪。
從情感層面上講,早戀并非全是壞事。靜空大師曾說,一個人在14歲-21歲時所萌生的愛是最純真的,也是最難忘的,而到了21歲后,愛的成份里就會摻入其他物質因素了。這話說得沒錯,有過早戀經歷的人都會有這種體會:即使將來婚姻幸福,也無法抹去初戀時的感覺。或許正是這種感覺不帶半點世俗,是純真美好的,所以才會永久留于人的記憶里。
誠然,缺乏正確引導的早戀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可是我們完全沒必要如臨大敵。假如我們違背教育規律,把它當成一種災難來預防,采取一些過于極端的措施去制止,弄不好倒真的會導致災難。因早戀被老師責罵、被家長逼迫而導致離家出走的孩子為數不少,因早戀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反而毀了孩子一生的例子更多。
第二,耐心指導和正確引導才是上策。
具體要怎么做呢?
首先是——說。
說什么?要將“早戀是不成熟的情感”這個觀點拋給他們。
用什么方式好呢?我認為是閑聊。通過閑聊的方式,讓孩子們敞開心扉暢談他們對愛情的向往,在聊著笑著的氛圍中,找準時機將“早戀是不成熟的情感”這一觀點拋給他們。為什么要用“聊”的方式呢?因為“聊”是“非教育”,“聊”最能產生“共情”。
那要聊些什么呢?下面這些話,就是我曾與孩子們經常聊到的“私房話”,也曾收到不錯的效果,供你們參考。
——戀愛的“戀”字,是個會意字,拆開來解:上面的“亦”字,是一個副詞,可以理解為:談戀愛嘛!亦無不可!下面添上個“心”字,就并非“亦無不可”這么隨意了,而是告訴你:談戀愛嘛!可以是可以,但這是關系到每個人一生的大事,得用“心”去投入。請問:你的“心”成熟了嗎?
——有人曾在全國十大城市的中學生中做過調查,有97%的中學生早戀者后來都未能組合成家庭,這說明早戀是不成熟的戀愛。一個人身體發育了,只能證明他長大了,但不等于他心理成熟了。蘋果成熟了再摘,才會又香又甜,早摘就是青蘋果;稻子成熟了才能收割,早割就是秕谷……所以嘛!你們“想戀愛”了,我不僅不反對,而且還高興著呢!但現在就“談戀愛”并“戀”得忘了正事,那就讓我擔心了……請想想,沉迷于戀愛中的你,多少會影響學習、影響身體吧?而且一旦失去約束,雙方都會受到傷害!
——或許你心里會嘀咕:“可我把握不住呀!”好!那我告訴你怎么辦?許多年前,全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曾聯合在中央電視臺倡導,讓早戀者變早“練”者。這個“練”就是讓孩子把精力投入到學文化、練能力中去,學著愛祖國、愛集體、愛父母、愛老師。“練”的時間多了,“戀”的時間就少了;“練”的時間長了,那些朦朦朧朧的感覺就淡化了;練好了本領,生理心理也就都成熟了,那時“青蘋果”就會變成“紅蘋果”了……
附一首順口溜,供大家琢磨吧。如果能讓新生入學時背誦一個月,早晚自修再背一個月,背得滾瓜爛熟,一定有效果。
稻子未熟提早割,多半谷子是空殼。
蘋果未熟提前摘,酸澀味兒嗆舌苔。
戀愛如同種莊稼,節氣未到莫碰它。
瓜熟蒂落才享用,汁醇味甜芳香濃。
少男少女在一塊,小鹿亂撞要忍耐。
男女同學一起走,切莫先談共白頭。
偏愛難免莫亂愛,你爭我奪受傷害。
青春有夢謹慎追,身心健康最寶貴。
變早戀為早練?真的有用嗎?孩子們沒練的欲望怎么辦?或許大家依然很迷茫,好吧,那我就再展開點來講講。
今天早上有位女老師說,她最害怕的是孩子們對啥都沒想法,問我們怎么辦?請問這位女老師,你知道我最害怕的是什么嗎?許多和你一樣的一線班主任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有想法,這是我最擔心的。
有一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叫知識就是力量。各位同行,我們反思一下,比知識就是力量更重要的一句話是什么?渴望才是力量,同意嗎?知識是外在的,渴望是內在的,如果孩子們的內心沒有向上、向好的渴望,那我們傳授他多少知識不都等于零嗎?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老師們知道高鳳林嗎?如果不知道,那一定知道楊利偉吧?把楊利偉送上藍天的那個人就是高鳳林。高鳳林的老師當年給高鳳林這個班上課,講了一句話:我教的是焊工,你們中將來誰能去焊接航天發動機,誰就是祖國的英雄。全班誰聽進去了?高鳳林聽進去了,十年磨一劍,他最后把楊利偉送上了藍天。
以此推理,我們為學生開個勵志館會怎樣?買幾個碟帶不難吧?當他們聽得來勁時,會不會有人說,馬云,你等著,總有一天我要讓你拜我為師!如果再開個禮儀館呢?讓我們的孩子學會四門禮儀,著裝禮儀、接待禮儀、觀賞禮儀、職業禮儀,又會怎樣?開個茶藝館,讓學生學會養生,學會泡茶;開一個烹飪館,讓學生學會如何烹作四菜一湯;建個中醫館,讓我們的孩子在校園里就至少認識300種中草藥,將來抓起當歸、枸杞都知道怎么用,又會怎樣?
換個角度講,若能這么去練,女孩們不就有了談戀愛的資本了嗎?是不是就有可能成為別人的好老婆、別人的好媽媽呢?至少練累了就會想睡了吧?
或許有些老師會說,好是好,可我們班主任沒這個權限去運作呀。那我舉個例子給你聽吧。我有一個徒弟曾把我的這些說法報告給校長,可校長臉一拉說,我們學校就這幾間破房子能辦這個館、那個館嗎?教師在哪?你別聽余國良瞎扯。知道后來他怎么做的嗎?晚自修時,他讓孩子們把教室里的課桌椅一拉就是禮儀館;桌子一合,馬云的講座就開講了,劉儀偉的菜就端上來了;鍵盤一敲,300多種中草藥的樣子和中草藥的功效就讓孩子們學起來了……
辦法是想出來的,是不是?關鍵是要有這個意識。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們早都說過:想讓孩子忘卻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方法只有一個:時間和新歡。因此,如果我們還能多開設些“吧”、“團”之類的活動,如琴吧、棋吧、書吧、畫吧、美容吧、咖啡吧,毽子隊、陀螺團、街舞團等等,那么孩子們的關注點是否就轉移了呢?
其次是——想。想什么?怎么想?
用主題班會課的形式,下載一首冥想曲,讓孩子們閉上眼睛想四件事:未來的愛人長什么樣子?比你大多少歲還是小多少歲?什么文化程度?從事什么職業?不需要告訴老師,告訴自己就行。
這一排坐了6個女老師,請你們一起來參與互動吧。現在我是你們的班主任了,我開始放冥想曲了,請你們閉上眼睛,把自己當成十六七歲的女孩。
請問第一個問題,你們會想到你未來的老公是個女的嗎?答案是“不會!”這樣問起什么作用呢?在孩子性逐漸成熟的初期,她就會認定她的老公是男的。以后有女孩黏她時,她就會在第一時間從骨子里予以排斥,同樣的,她也不會去黏別的女孩。如此,同性戀這畸形戀愛就會減少,這就是首因效應。
再請這6位老師放開膽量去想,當你在十六七歲的時候,愿意找一個60多歲或小你10幾歲的老公嗎?答案還是“不會”。我曾對2000多名女孩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只有一位女孩愿意接受比她大10至12歲的老公。以此推之,如果你們認定的老公是本科學歷,那你們自己有什么打算呢?如果你們心中所想的老公是當老師或當醫生的,那么現在對學幼師或護理專業是不是就很努力了呢?
其實這堂課是小學6年級就應該上的,只可惜我們所有的學科教育幾乎都是超前的,唯有愛情教育是嚴重滯后的。再說一次,我們現在如果不補上就會更滯后。
再次是——教。教什么?對孩子們進行“如何戀愛”的科學指導。
一是要指導他們在熱戀時如何把握分寸,守住“底線”。熱戀中的孩子一旦發展到一天不見就失魂落魄時,那就很可能會偷嘗禁果。注意!對此問題,我們的任何擔心和反對都無濟于事,與他們閑聊也就顯得多余了。有效的方法是,對孩子們進行科學的指導。首先要有理有據地從科學的角度為孩子們進行分析:一旦超越底線后有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千萬別隨意搬幾個現實中的案例去恐嚇他們。其次一定要指導他們當愛的欲望難以抑制時該如何排解。比如,鼓勵他們多參加體育和文娛活動,節假日多抽點時間到野外走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再強調一下,這是無數青春期教育專家推薦的“情感轉移法”。
二是要指導熱戀中的孩子,一旦偷嘗禁果后,如何采取正確的避孕措施,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女孩所謂安全期避孕其實是不安全的,以防經常性流產而導致對身體的傷害。更為重要的是,務必要和孩子們講清楚:萬一懷孕了,切不可因懼怕父母責備而瞞著父母。因為時間拖長了,小事會變成大事;若“急病亂投醫”還可能變成“禍事”。只有告訴父母,并由父母帶到正規醫院去處理,才是正確的做法。
這個問題我再細述一下:
知道自己懷孕的孩子,她的腦子里通常會立刻浮現五條路:一是跟媽媽說;二是跟閨密說;三是跟老師說;四是去正規醫院處理;五是去私人門診或找土郎中處理。哪條路是對的呢?我們又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導呢?。
跟媽媽說是對的,因為媽媽既能為女兒保密,又能以監護人的身份帶孩子去處理,還能做到悉心護理;跟閨密說是錯的,因為閨密往往是同齡人,并不能給出較有效的建議,而且閨密往往就是泄密者;跟老師說是可以的,老師會像媽媽一樣幫助你;選擇正規醫院去處理是對的,因為一般而言,正規醫院的醫療條件和醫生的技術相對一些小小的私人門診要好得多;第五條路切勿去走,因為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引起對生命的傷害。
最后再強調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第一,咱們的孩子一旦懷孕,跟誰都不說的比例很高,這就需要我們在做青春期教育時,有理有據地向孩子們闡述第五條路的危險和危害。
如果孩子們求助我們老師幫助時,我們千萬別拒絕,因為你拒絕她,
就很可能引起事故。如果孩子們要求你別告訴她家長,你也得爽快地應承她,你稍一猶豫,孩子就可能跑了,那樣也同樣存在安全隱患。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應承了孩子之后,接下去怎么辦呢?
我的建議是:
首先,必須跟主管領導匯報,最好是書面匯報,還要留住備份,寫好當天的工作日記,以防萬一出事,你永遠說不清楚,也沒人替你挑擔。
其次,必須與家長取得聯系,不要認為這么做會失信于孩子,就算孩子會罵你騙子,也要說。換個角度講,好老師都是騙子。這個“騙”是把孩子從羊腸小道上騙到陽光大道上來,人命關天的事,更不能馬虎。
再次,與家長取得聯系后,一定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并讓家長為孩子寫好請假條,再帶孩子離開學校,并囑咐媽媽在小細節上關愛孩子,比如坐車回去要和孩子坐在一起,并摟著孩子。因為此時的孩子既羞愧難當,又像受傷的小鳥,她最需要的是家人的呵護。同時請注意!不要讓孩子與家長見面后再讓家長寫假條,為什么呢?因為中國人愛面子,此時你讓家長寫假條,他們就會覺得丟臉,進而就會以我不讓她讀了等理由而拒絕,那樣的話,孩子離校的手續是不完備的,萬一孩子回去出了事,就會導致不必要的麻煩。
老師們:孩子要談戀愛,我們管不了,就算自己家的孩子過早地戀愛,我們有時也同樣管不住。其實,要知道,有效的做法從來都不是一味地去“管”,而是明確而全面地告訴孩子戀愛的規則;不是指責他們為什么這么做?而是耐心地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這些才是我們當老師的要做的事。
時間到了,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有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