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還是各類培訓學校,很多教師的課件PPT都是這樣的水平。
這類課件要么是原封不動地套用模板、預設效果等;要么是把PPT當Word文檔用,堆砌內容;要么是隨意地用色、排版、配圖……幾乎談不上任何設計。因而,讓人感覺很不美觀。
如何提升教學PPT課件的美感呢?
其實很簡單,只需從字體、圖片、配色、排版等方面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精細的設計即可。但是,由于很多教師并沒有足夠的精力進行課件設計。這里提供一些能夠快速改善課件美觀性的針對性建議。
1、簡化內容
不美觀的課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由于頁面內容堆砌過多造成的,這反映出一些教師把PPT當Word用的心理。
比如這頁幻燈片,頁面上密密麻麻排滿文字,幾乎沒有任何留白,看起來和Word文檔一樣,視覺效果當然不好,還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閱讀壓力,使其根本無暇再去聽教師口中講的內容。
根據文意整理、簡化內容,才有重新排版的空間,可以適當地做留白,調整各組文字的親密關系,從而達到美化的效果。
簡化內容時,能用圖片表達的內容不用文字,能用圖表、 SmartArt圖形就不用表格、文字……可以根據文意進行合并、取舍,也可以拆分成多頁,還可以將部分內容放在備注中,通過口頭進行表達。這在本書前面的章節中已經詳細講到,這里不再贅述。別舍不得刪內容,想想以前板書教學時代,黑板上書寫的也只是重點、關鍵詞,很少有教師會抄寫大段文字,這樣的經驗在課件中同樣適用。
2、統一對齊方式和行距
不想刪減文字或不得不用段落文字時,至少應對文字的對齊方式和段落間距進行調整。設置統一的對齊方式和行距,讓頁面變得整齊一些。如圖7所示的幻燈片,紅色段落跟隨標題居中對齊,白色段落左對齊,行距小,文字密,看起來凌亂、擁堵。
將對齊方式統一為左對齊,行距設置為1.4之后,可以明顯感覺修改前后美感的差別。
3、不要“藝術字”,不要“效果”,不要剪貼畫
有些教師在課件中喜歡直接套用軟件預設的“藝術字”“效果”,使用剪貼畫。
這樣不但沒有增強頁面的設計感,反而拉低了設計檔次,讓人感覺很劣質。對頁面上的部分內容進行強調也好,并不一定要用過于俗套、風格劣質的藝術字、效果、剪貼畫。比如將幻燈片中的藝術字、效果、剪貼畫刪除,簡單利用字號、字體對比,形狀襯托,增加背景圖片重新排版,既達到突出的目的,解決了頁面空洞的問題,也讓頁面變得更美觀。
4、選擇合適的背景圖片
初學者使用PPT制作課件總愛用圖片做背景。要么是一些復雜、花哨的圖片,以為這類圖片能讓PPT更漂亮。
要么是一些本身設置有版式的圖片,想用一張圖片解決所有頁面的排版。
實際上,按照現在的大眾審美,這類背景圖片并不美觀,用在課件中,既不利于內容排版。
如果想在背景中把課件的主題體現得更加強烈,渲染氛圍,直接找一些漂亮的實景圖片,用全圖型排版方式豈不更好?
而對于那些真不想花太多時間進行課件設計的教師來說,與其浪費大量時間找背景圖片,不如直接選擇一個純色圖片做背景,或許會更好一些。
5、通過“變體”統一配色和字體
七彩齊具,字體頁頁不同……隨意濫用顏色和字體是很多不美觀課件的通病。在這頁幻燈片中用了4種不同的藍色,兩種不同的紅色以及灰色一共7種顏色:宋體、黑體、華文隸書、微軟雅黑4種字體。過多的字體和顏色造成頁面看起來臟、亂,美觀度當然就會差。
從設計的角度考慮,一份課件中顏色不應超過6種(文字色、背景色、主題色、1-3種輔助色),字體不超過3種。對于想省事的教師來說,更是選擇3種顏色,兩種字體就足夠了。
注意:在設置課件的顏色和字體時,最好是通過“設計”選項卡下的“變體”工具組來設置。設置的具體方法在色彩和字體章節已經介紹,這里就不再多說。
在“變體”中設置配色方案、字體方案,可實現配色和字體的快速統一。編輯課件時,每次插入文本框,其中文字都將自動應用設定好的字體及顏色,插入形狀、圖表等也都將自動應用設定好的顏色。而且,設置好的配色方案、字體方案也都將被保存下來,制作新的課件時單擊即可直接套用這些方案,對于想省事的教師來說幾乎可以說是一勞永逸。
6、利用母版統一版式
排版過于隨意也是很多做得不好的課件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份PPT中采用的版式過多,甚至一頁幻燈片自成一種風格,會讓整個課件顯得非常散亂,不成體系。
封面與內容頁版式雷同,內容頁版武不一,層級結構不明顯,學生難以清晰地把握內容的邏輯脈絡。整個課件的視覺效果混亂、缺乏設計感。因而,從內容的有效傳遞和美感提升上看,統一版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統一課件版式時,建議通過母版來完成。只須在母版中設計好若干個不同類型的版式(至少設計封面、內容頁兩種不同版式),各頁面即可輕松篡用,方便、快速。對于想省事的教帥來說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