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的擔心或者害怕,當然,這是正常的。只是,當我們學習后,再和不少家長在面臨孩子教育問題的時候,會非常的焦慮。然而在這其中讓他們感覺最頭疼,甚至非常痛苦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面對孩子的威脅鬧騰。
在很多家長從小教育孩子過程當中,樹立原則和家規,是現在很多家長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所以當孩子教育問題在青春期爆發的時候,家長會突然覺得孩子很可怕,因為孩子會非常的任性,拿不吃飯威脅父母,拿不讀書威脅父母,甚至拿離家出走、自殺威脅父母。
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或者說孩子找各種理由威脅鬧騰,我一直強調,家長要始終溫和而堅定,不要怕孩子鬧騰,不要怕孩子威脅,家長要放下所有的期望,包括讀不讀書,只要孩子好好活著就行,放下過去所有的高期望,放下過去所有替孩子承擔的一切,真正區分界限,把屬于孩子的一切交還給孩子。
孩子做好修復親子關系的鋪墊工作后,我們應該學會轉化,化擔心為相信,因為我們內心越是怕什么,孩子越是能夠覺察到我們怕什么,所以他反而會更加威脅鬧騰。如果我們真正放下了,不擔心不害怕了,孩子反而漸漸地知道,威脅鬧騰是沒有用的,所以漸漸地就不鬧騰了。
有些家長可能又會有些疑問,孩子哭得很厲害,鬧騰的很厲害,這樣子會不會對孩子不好?我看有些文章講,孩子哭太久,發太長時間脾氣,對孩子身心不好,也嚴重影響親子關系。是這樣的嗎?
其實,我們不要覺得孩子哭,孩子發脾氣,孩子鬧騰,就是壞事,就是不好的,我們希望他盡快平靜下來,這是錯的。孩子哭發脾氣,傷心難過,這些也是好事,這些會幫助孩子真正成長,如果一個孩子在家里面只有開心快樂,要什么家里都滿足他,這樣的孩子能夠適應外面的社會嗎?肯定適應不了,走向社會后,一碰即碎,只要稍不如意,就會抱怨公司,抱怨同事,抱怨領導,抱怨社會,最后可能什么都不干,宅在家里啃老,現在這樣的年輕人,大學生也不少。
生活本來就是喜怒哀樂五色調和,如果一個孩子的成長只有開心快樂,那他的成長肯定是不健全的。教育孩子倒過來往往就對了,小時候孩子經受的磨練越多,鍛煉的越多,不合理要求被拒絕的越多,承擔的越多,做事情越多,吃苦越多,長大了孩子才能夠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才能夠這個社會上發展,這樣孩子的一生才會真正幸福!
又有一部分家長擔心地問到:彭老師,那萬一孩子真的不讀書了怎么辦?問這個問題的家長其實就是沒有放下,讀書屬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如果一直替孩子承擔,孩子永遠不會把讀書當做自己的事情,所以他就會一直拿讀書威脅父母。
如果因為家長樹立原則,孩子真的不讀書了,那么不讀書也是好事。因為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孩子在學校那也是混日子,只會混的越來越任性,混的越來越懶惰,越來越自私冷漠。與其這樣子,那還不如讓他早點不讀書,早點去社會上吃虧吃苦。只有吃更多的苦,吃更多的虧,他才會真正成長,懂得感恩,學會自立自強!
也部分家長帶著擔心地問:彭老師,那如果樹立原則,孩子真的做過激的行為,自殺,那怎么辦?想到這里,我就不敢樹立原則。
這個問題怎么處理?我們肯定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樹立原則,所以我們首先緩和何孩子的關系,做好鋪墊,做好孩子的替代性選擇和注意力轉移等,然后再樹立原則。
而且樹立原則的時候,我們要把安全考慮進去,但是我們的重心是預防安全,而不是心里面一直忐忑擔心。如果家長心中一直是忐忑擔心的,那么樹立原則的時候,往往沒有力量,而孩子也能夠感受到家長內心立場不堅定,所以他反而會威脅鬧騰的更厲害。所以樹立原則,家長的心態和方法都要調整到位,才能夠真正有效實施。
樹立好原則,立好家規,是家長必須學會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長越早在家庭當中做好越好。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教育問題,那么家長更加要重點學習,破除限制性思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掌握好各個細節方法,從而把家規立好,把原則立好。
更多閱讀請點擊:
3、彭華勇:為什么我會從事親子溝通?(緣起)
4、彭華勇老師簡介
6、我的前世今生(彭老師成長經歷)
9、彭華勇:我的外婆
16、彭華勇:唯有愿力不可思議
17、彭華勇:我的母親
23、彭華勇:蛻變之旅
彭華勇老師簡介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高級心理督導師
薩提亞家庭治療師
家庭系統排列師
教育問題實戰派導師
青少年潛能開發專家
美國ACHE臨床催眠治療師
NLP專業執行師
家庭教育指導師
婚姻家庭咨詢
家庭教育講師
心理危機干預專家
社會工作師
咨詢微信:1057804134
加微信送價值千元的《親子關系修復秘籍》,
轉發本文至朋友圈,可以免費獲得價值兩千元的《傳愛天使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