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所以當遇到孩子厭學叛逆時,最苦惱的就是他們了。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我們用對方法:
第一點,家長在家里應該制定一些規章制度
嚴格規范孩子的行為舉止,不能縱容孩子,家長要起到監督作用。制定規章制度不是為了展現家長的權威,而是為了讓孩子做一個有紀律的人,做一個行為舉止都文明的人。在學習中也有好的習慣,這樣就可以避免不良習慣的產生。
第二點,多贊美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優秀的一面,家長應該多挖掘孩子的長處,多夸夸他們,這樣他們就知道自己有好的地方。在語言上多贊美他們,比如“你真棒,你做的真好,下次加油!”等等,孩子會喜歡的。家長應該在他們做好一件事時,及時給予鼓勵,多讓他們自己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可以讓孩子自己上學、自己做飯,自己整理房間等等,然后真誠的贊美,別看這些都是小事,自信心都是從一點點的成功堆積出來的,多給孩子創造發展的空間,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哪怕是一點點,積小成多,最后一定能發揮到作用。
第三點,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都煩惱孩子不聽話,經常跟他們發生爭執。這時家長應該考慮自己與孩子相處時是不是總是用“你要去做。”常常用要求的態度讓孩子去做某事。在這種環境下換誰都不樂意,孩子就更容易爆發自己的情緒,所以就會沖撞父母。家長應該改變與孩子交流的語氣,要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應該多問問孩子的意見,比如“你覺得好嗎?可以嗎?你覺得呢?”這類語言。不要把孩子當做下屬,而是要把他當做一個朋友,這樣孩子就會樂于與家長想相處。
第四點,多陪陪孩子,多與他們交流
溝通能讓人與人之間更加親密,能消除彼此之間的矛盾,所以溝通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家庭中,家長與孩子最不能缺少溝通。很多時候家長因為太忙而缺少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時孩子主動分享自己開心的事情會被家長以太累為理由而拒絕,這樣誰都不會再有傾訴的欲望了,所以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與孩子度過每一個成長時期,見證孩子的快樂,看到孩子遇到困難時應該引導孩子度過難關,讓孩子感受到他們有個堅強的后盾,這樣就不會懼怕困難了。
更多閱讀請點擊:
3、彭華勇:為什么我會從事親子溝通?(緣起)
4、彭華勇老師簡介
6、我的前世今生(彭老師成長經歷)
9、彭華勇:我的外婆
16、彭華勇:唯有愿力不可思議
17、彭華勇:我的母親
23、彭華勇:蛻變之旅
彭華勇老師簡介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高級心理督導師
薩提亞家庭治療師
家庭系統排列師
教育問題實戰派導師
青少年潛能開發專家
美國ACHE臨床催眠治療師
NLP專業執行師
家庭教育指導師
婚姻家庭咨詢
家庭教育講師
心理危機干預專家
社會工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