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盛夏的臨近,雨水也不斷增多,人們開始將養生的重點轉移到“祛濕”身上,說起祛濕,很多人腦海都會蹦出一道食療方——薏米紅豆湯。不過你以為這道湯品只是薏米紅豆煮水那么簡單?下面5個錯誤你可能每個都做了!
喝薏米紅豆湯祛濕,你可能犯了5個錯誤
1. 紅豆錯了
我們在市面看到的紅豆,一般指大紅豆和赤小豆。赤小豆比紅豆小,比較細長,紅豆比較圓。
想要達到祛濕效果,最佳選擇應該是赤小豆,不是說大紅豆不行,只是它的祛濕效果不出眾,養心效果更佳。
2. 薏米錯了
薏米雖然有利于祛濕,但其性偏寒,直接煮來吃會傷脾。
脾是負責運化濕氣的,脾傷了,濕氣揮發更加困難,越想祛濕反而越濕。
所以吃之前,可以先將薏米大火快炒,有燥濕的作用。
3. 煮法錯了
赤小豆、薏米都比較硬,放在鍋里可能一個小時都煮不爛,還浪費能源。
這里教大家2個方法,一個是先用溫水浸泡2個小時后再煮;另一個方法是在鍋里加足夠的水,水開以后關火,讓薏米和赤小豆燜半個小時,然后再開火煮一會,食材就會軟爛了。
4. 大米加錯了
有些人喜歡把大米和薏米紅豆一起熬粥,口感更好,但是這樣祛濕效果會大打折扣。
紅豆和薏米本身不含濕,因此怎么熬都不稠,湯水非常清,這種「清」的性質非常有利于祛濕。
加入大米可能會增加飽腹感,但是祛濕效果一定沒有純湯水來得好。
5. “只祛濕不健脾”錯了
濕氣侵入人體后,最容易損傷的就是脾陽,而脾主運化,脾陽的虛弱又會導致濕氣的加重。因此祛濕健脾一定要兩手抓。
對虛寒體質的人來說,在煮紅豆薏米湯時可以加入芡實、桂圓、山藥等健脾食材,薏米最好先炒一炒,減輕它寒涼的性質。
薏米紅豆湯制作方法
原料:薏米、赤小豆
做法:
1. 薏米和赤小豆洗凈,放入砂鍋中,加足夠水;
2. 開火至鍋中水開后,再煮3分鐘,關火燜30分鐘;
3. 再開火,煮至鍋中水再次沸騰后,再煮3分鐘,關火燜30分鐘即可;
4. 將湯濾出當水喝,赤小豆和薏米一起吃。
溫馨提示:
1. 盡量使用砂鍋,保溫性好,燜的效果更棒,也可以用高壓鍋。
2. 量沒有特別要求,各抓一小把就夠了,盡量多放水,少放料。
3.薏米最好先進行炒制,改變其寒涼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