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應強作品的選材很專一,是他從童年時期就很熟悉的榕樹與牛。杜應強先生對榕樹的研究具有獨到之處,他解決了古榕樹縱橫交錯樹干交叉的空間感和層次感。
另外他還汲取西畫的種種表現技法,熟練地運用傳統的宿墨、漬墨、水墨,巧妙地利用宣紙的特點,畫出了榕樹的品格。
杜應強:生于1939年,廣東澄海人。當代著名畫家。自幼酷愛繪畫,擅長版畫、國畫和速寫,畫風渾厚、樸實、清麗、明快、富于詩情與鄉土氣息。現為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汕頭畫院院長。
出版有《杜應強水墨畫集》、《杜應強版畫集》。《杜應強畫集·百榕圖》、《杜應強山水畫集》、《杜應強 榕樹與?!に盗小返榷鄡灾?。
1996年獲中國版畫家協會頒發的“魯迅版畫獎”。曾在香港、澳門,臺北、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洛杉磯、舊金山,悉尼和北京等城市舉辦國畫個展。不少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館,博物館等單位和收藏家收藏。
杜應強作品的選材很專一,他畫的是人們常見的景物,也是他從童年時期就很熟悉的榕樹與牛,選材的平凡同時也給他的藝術表現增加了難度。
因為這些景物無奇特之處,他要加入自己的藝術經營和構思,也就是“怎樣畫”,來獲得畫面效果,建立自己的藝術面貌。
經過不斷摸索,他認識到在“怎樣畫”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筆墨上下功夫,尋找新的途徑。
在全面掌握筆墨效能的基礎上,杜應強把探索的重點放在墨的運用上,同時充分發揮它的效果。畫面上盤根錯節、枝葉繁茂的榕樹占主體位置,榕樹枝干體面之間的邊線由淡墨映現出來,墨色在柔和的調子中有微妙變化。
與榕樹形成對比的多是邊線輪廓較為清晰、墨色較濃和黑白對比較為強烈的水牛(有時還有騎在牛背上的農人),或者是由較濃墨色畫成的地面。
畫面敷以淡彩,墨與色融為一體,在統一氣氛中有變化、有靈動。這些水墨作品格調柔和、雅致、大方,給予人以和諧感與悠閑感。
這些感覺既是畫家在大自然中獲得的啟發,也是他內在平靜心態的反映。 也許有人會問,杜應強描繪榕樹與牛的水墨系列,是不是距離當下沸騰的時代太遠,是不是缺少時代感?
其實,正如本文前面所說,藝術反映時代的變革,不僅僅體現在題材上,同時也表現于藝術語言。杜應強創新的水墨語言本身,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至于說到藝術題材對時代的回應,也有多種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有兩種:直接描寫新事物、反映時代跳動的脈;針對時代變革過程中人們精神上的缺失,用藝術創造加以彌補,以適應人們的精神需求。
杜應強的水墨畫用的是后一種方法,在人們為繁鬧的“現代”生活困擾的今天,閱讀和欣賞杜應強描寫鄉村情景的水墨畫,會獲得心境的寧靜和感情的慰藉。
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作者聯系小編刪除
[想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投稿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