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周玄的國學小課堂。從今天開始,我將向大家介紹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一本著作,那就是《易經》,或者叫《周易》。
我先問一下,大家懂《易經》嗎?,噢,換一個問法:大家都聽說過《易經》吧?,這就對了,說起《易經》啊,我們國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但是仔細追究啊,我說啊,基本上有兩種看法,一種是由于《易經》比較難學,大家視之為天書,基本上看不下去。我有一個朋友,他曾經對我說,我看的書啊真的很多,算是博覽群書了!我聽了后就和他說,那你看過《易經》嗎?他搖搖頭說還真沒看過,聽說很難學啊。我就說你去看一下吧,這可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噢。過了半個月他再來找我說:”你推薦的書太好了!我平時一直失眠,但只要一捧起《易經》我馬上就打瞌睡了!”
大家看,這就是大部分人學習《易經》的現狀。
那么自學這么難,就只能去聽專家的《易經》課了,可是專家講的就更聽不懂了。只聽得專家在上面搖頭晃腦地自嗨,聽眾卻是莫明其妙,聽得云里霧里。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專家嘛,就是要把簡單的東西講復雜,否則怎么能顯示出他的水平來呢!只是可惜了想要學習《易經》的普通大眾了。
以上講的是學過《易經》但沒看懂的,那第二種人呢,卻是根本沒看過《易經》的,只是人云亦云,偏聽偏信,就認為這不就是一本卜卦算命的書嗎?這是封建迷信啊!所以從心底里反感。
有很多人對《易經》存有偏見了,因為他們所了解的《易經》是從路邊的卦攤開始認識的,認為《易經》就是算命、卜卦之流,其實追究起來那些算命卜卦的對易經未必精通,只是打著易經的名頭罷了,所以才把《易經》影響搞壞了。
那么《易經》就真的就只是一部算命卜卦的書嗎?非也!這也太小看中國七千前我們老祖宗的智慧了!我們并不否認《易經》可以算命卜卦,但那只是他的末技罷了!
我們來簡單地解釋一下《易經》,它分四個層次,那就是“道、理、法、術”。
我們先來說“道”。
《易經》是“道”的最高代表,《易經系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就是萬事萬物的本原。老子繼承和發揚了《易經》的“道” ,他說“道法自然”。萬事萬物都是從“道”中生出來的,老子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道”是《易經》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
再來看“理”。
《易經》從頭到尾都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陰和陽。《易經系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陰和陽組成的,同時陰和陽之間是能夠相互轉化的,又是對立統一的,《易經》講的正是陰陽平衡之道。這就是《易經》要告訴我們的“義理”。
我們了解了道和理,那么也能理解法和術了。
“法”是指法度、規范,《易經》中有很多卦是講制度約束的。“術”是指應用的方法。這就是我們說的占卦之術了。“法”通過春秋韓非子發展成了法家,而“術”通過鬼谷子發展成了現在的卜筮之術。在當代基本把《易經》分成易理派和象數派。我們在以下的課程中將會詳細講解。
所以說把《易經》理解成一本算命的書是極其膚淺的。
說起《易經》啊,《易經系辭》里面有一句話說得很好,那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啊,其實多少年來,我們普通老百姓平日里都在用《易經》,但是自己呢卻不知道。比如我們大家常說的這些熟知能詳的詞語:
“七上八下”、“不三不四”、“周而復始”、“錯綜復雜”、“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飛龍在天”、“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還有很多很多,這些詞匯、成語全出自于《易經》。
我來提一個小問題:我們常說去買東西,但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為什么不說去買南北?而要說買東西呢?我來告訴大家,這就要從易經中找答案了。我們講一個朱熹的故事。
有一天啊,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走在大街上,迎面見到他的好友盛溫如提著一個竹籃子。朱熹上前問道:“老兄,你這是上哪兒去啊?”盛溫如笑著道:“去買東西啊!”朱熹有點納悶,心想:買東西?這是什么意思呢?因為當時啊還沒有買東西這個說法。盛溫如看到朱熹想不明白,就說:“老兄,您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啊!”笑著就走了。
朱熹一邊走一邊還在想“為什么說去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呢?”等回到家終于想明白了!原來這就是易經之理啊。
人人都知道木、火、土、金、水是為五行,與東、南、西、北、中相配,東屬木,西屬金,凡是屬木、金之類可裝在籃子里;而南屬火,北屬水,水和火是籃子裝不得的。所以說呢只能說買東西,不能說買南北。”
大家看啊買東西這個簡單的詞就是符合易理了。還有我們有一句罵人的話:“這個人真不是東西”,那說明什么呢?不是東西就是南北了,也就是說這個人象水火一樣無情無義。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們再來舉二個當前最熱門的例子。第一個呢是“元宇宙”,這是當下最最熱門的概念,如果你不知道元宇宙,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我們這里不探討元宇宙的技術和發展,單單就元宇宙這三個字來分析一下。
元宇宙英文為metaverse ,本意是“超越宇宙,我們翻譯成元宇宙真是太好了,先看一下宇宙,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古代《尸子》中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這是與現代“時空”概念最好的對應。那么特別是這個元太有講究了,《易經乾卦》的卦辭就是元 亨 利 貞,《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所以說這個元就是萬物的開始。那么元宇宙就清楚了,也就是一個萬物開始的新世界,它是一個虛擬的“時空”,平行于我們的現實世界,但卻和現實世界緊密相聯。7000年前伏羲畫八卦預示著人類從荒蠻無知走向了文明,而“元宇宙”的誕生也預示著我們即將走向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再來看一個“區塊鏈”的概念,說起易經與區塊鏈呢,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易經與區塊鏈初探”。我們知道易經八卦都是由三個爻組成,生成八個基本卦,而兩卦重疊變成六個爻后呢,生成六十四卦。
我們來看區塊鏈,他的基礎架構模型是三層:就是“數據層”、“網絡層”和“共識層”。而從三層架構又發展成了六層,除上述三層外,又加上了“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一共六層,所以大家驚奇的發現區塊鏈的結構竟然和易經是一樣的。這難道只是巧合嗎?同時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思想又很好地體現了易經的精神,乾卦用九有云“見群龍無首,吉。”群龍無首為什么吉呢?原來啊這就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把易經的去中心化發展成了最高境界!諸如此類多到說不完。所以說萬事萬物在不知不覺中都符合了易經的易理。只是由于我們沒有仔細去探究罷了。好,我們舉例就到這里。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易經的基礎課要學什么東西?在以下的課程里我們將會學習到易經起源、易經的哲學思想、易經的流派、太極圖、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八卦的數和象、陰陽五行學說、天干地支、河圖與洛書、陰陽五行與養生、易經組成、卦的概念等基礎知識。
說明一下,本堂課程是給完全沒有易經基礎的“小白”學習的,講的呢都是易經的基礎知識,在講課時,我將盡量做到“有趣味,有智慧”。讓大家在興趣盎然的環境下學習一點易經基礎知識。如果掌握了本堂課程的內容呢,那么你基本上是初步入了易經的門,當然,想要更深入地學習和掌握易經,需要走的路還很長啊,大家也可以看我后續的易經專業課程。
好,我們第一講認識易經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