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適時“開個小差”
張麗麗
教學熱情始終高漲,教學設計環環相扣,教學任務高效完成,這幾乎是每位教師都追求的一種狀態。但我覺得,適時地“開個小差”也未嘗不可,因為它常常另辟蹊徑,讓我領略生活的真諦。
“開小差”時的景致:原來他們這么可愛
上課鈴響之前,劉珊珊跑過來跟我商量:“老師,課前演講可不可以調換一下順序?今天我先演講好嗎?”課前演講是我們班的“固定節目”,學生臨時調換演講順序也是常事,所以我不假思索就答應了。沒想到她上臺后很深情地盯著黃雅倩說:“大黃,你的腰受了傷,我們都替你著急,卻沒想到你竟然因此要休學離開我們了。你知道嗎?我們是多么舍不得你。請你聽聽同學們對你的訴說吧!”然后楊賡站了起來:“年齡會老,歌聲會舊,唯獨感動和真誠的心永恒,黃雅倩,我愛你!”姜晨接著說:“大黃,明天過后,22班將不再完整,我們想在今天為你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308宿舍永遠有你的床位,那里是你永遠的家,我們隨時歡迎你回來。”動人的話語不間斷地在教室中響起:“我希望你回來的時候能看到你在陽光下快樂地奔跑。”“我會永遠記得你的嘮叨,記得你收作業時的百折不撓。”“在家要聽話,不許亂動,養好病回來找我們玩,22班等著你!”……就這樣,同學們一個接一個,紛紛表達了對黃雅倩的關愛。我在他們的真情告白中落淚,我感動于這樣的真情。
我還記得萬宗康慷慨激昂地談他的復旦夢想,我還記得歐燕璐對于姥姥的思念、李聰聰家里小狗的憨態……學生感謝我給了他們一個這樣的平臺,我又何嘗不感謝我的學生們呢?他們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更全面地了解了他們,讓我對生活、對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我平日只見到他們回答提問時的緊張或得意,只見到他們請教問題時的專注認真,只見到他們挨批時的局促不安。可是,除了了解他們圍繞成績而做出的反應外,他們為什么而笑,為什么而哭,我知道的又有多少?是課堂出現的這些“閑筆”,讓我知道我所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有色彩的靈魂,也讓我發現了語文真正的魅力。
親其師信其道:其實我離你很近
我接到過很多畢業學生的來信,他們談起自己的學生時代,回想起對自己影響深刻的老師,想到的往往不是老師傳授的學問或解決疑難的方式,而是老師“開小差”時的一些情景。他們記得語文老師朗讀陶斯亮的《一封終于發出的信》時的情景,記得她淚流滿面的樣子,這讓他們看到了語文老師的另一種美麗,也更加愛上了語文;他們也記得英語老師談起她陪兒子在草地上捉螞蚱時的幸福表情,這讓他們看到了英語老師的可愛,也看到了她的不易,于是更加尊重她……老師在課堂上的一些無意的舉動,反而讓學生覺得可親。這種親近,其實是教育多么重要的一部分啊!毋庸置疑,教師的主要工作是教學,但如果只把教學理解為分數,我們的教學就沒有了骨肉,骨架即使再強健,終究缺乏美感;設計即使再合理,終究沒有溫度。這樣的教育,注定是一座空中樓閣。
“開小差”的終極體驗:原來它是這樣好學生“開個小差”表現出的是他們的可愛,教師“開個小差”流露出的是他們的真實。當學生和教師“相看兩不厭”的時候,一種寬松、自由、和諧的氛圍就產生了。
學生記得,我也記得,我們在“玩”中收獲意外的驚喜。在學《聽聽那冷雨》時,我們同唱《鄉愁四韻》《故鄉的云》,我感受到了學生的真摯;在學《鴻門宴》時,我讓學生送給文中人物一句歌詞或名言,我體察到了學生思考的深入;講解《沁園春·長沙》時,我們舉辦了一個“致青春”的活動,學生或仿寫現代詩或賞析廣告詞“正能量,無所畏”,“我為自己代言”,或寫一些有關青春的標語,我看到了學生活力的飛揚;學習古詩單元,學生自錄音頻或視頻,又讓我看到了他們的自信和細致……
教育是嚴肅莊重的,需要一絲不茍的精神,但也需要關愛和激情、詩意和微笑。而適時“開個小差”,往往能讓我們看到不同的風景,讓我們享受到教育的美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