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貴陽市生態文明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年)綱要

一、規劃理念

1)生態規劃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保護和合理利用城市生態環境資源,公平滿足現代與后代的發展需要,建設生態貴陽。

2)人本規劃理念。注重市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城市精神的培育,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建設和諧貴陽。

3)特色規劃理念。合理利用生態、旅游資源,突出城市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特色,建設宜游貴陽。

4)統籌規劃理念。兼顧社會、經濟和環境發展的整體效益,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建設宜居貴陽。

5 經濟規劃理念。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城市投資創業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建設宜業貴陽。

二、規劃重點

1)合理確定城市性質、城市發展目標和城市規模,突出生態文明城市定位。

2)推進城鄉一體化,完善市域城鎮體系布局,保障生態文明城市的區域整體發展。

3)合理確定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城鎮、產業和人口分布,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態文明城市空間布局。

4)保護歷史文化遺存,繼承和發揚獨特的城市文化,發揚鮮明的生態文明城市精神。

5)強化空間管制內容,突出自然環境特色,構筑生態文明城市生態框架。

6)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系統,提高生態文明城市整體服務水平。

7)合理確定交通發展戰略,完善城市綜合交通系統,保障生態文明城市高效運轉。

8)調整城市住房供應體系和結構,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提高生態文明城市居住質量。

9)建立健全城市綜合防災減災和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體系,提高生態文明城市安全度。

三、規劃范圍

市域范圍:為貴陽市行政區劃范圍,含市轄六區(南明區、云巖區、白云區、花溪區、烏當區、小河區)、一市(清鎮市)、三縣(修文縣、開陽縣、息烽縣),總面積為8034平方公里。

城市規劃區范圍:東起烏當區永樂,西至清鎮市紅楓湖,南起花溪區青巖,北至修文縣龍場、扎佐,包括市轄六區(南明區、云巖區、白云區、花溪區、烏當區、小河區)及清鎮市的紅楓湖鎮、百花湖鄉和修文縣龍場鎮、扎佐鎮,總面積為3121平方公里。

中心城區范圍:東起小碧鄉、永樂鄉、東風鎮;西至朱昌鎮、金華鎮、久安鄉、石板鎮,南起黨武鄉、孟關鄉;北至麥架鎮、沙文鎮、都拉鄉,總面積1230平方公里。

四、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為2007-2020

近 期 2007-2015

遠 期 2016-2020

遠 景 2020年以后

五、城市性質

貴州省省會;西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

六、城市職能

1)貴州省省會,貴陽城市經濟圈龍頭,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旅游服務中心。

2)西南地區聯系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術、裝備制造、現代中藥及特色食品為主導的產業基地,以鋁、磷、煤為主的礦產資源循環利用加工基地。

4)全國重要的生態旅游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避暑勝地及休閑旅游目的地。

七、城市發展目標

2020年,把貴陽市基本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生態產業發達、文化特色鮮明、生態觀念濃厚、市民和諧幸福、政府廉潔高效的生態文明城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歷史性跨越,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1)加強環城林帶、“兩湖一庫”等重要生態敏感區域的保護,合理利用公園、河湖、山體等城市生態資源,開展城市綜合環境治理,建設生態貴陽。

2)實施“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民生行動計劃,培育“知行合一、協力爭先”的城市精神,建設和諧貴陽。

3)依托城市生態特色和旅游資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和避暑勝地,建設宜游貴陽。

4)統籌中心城市與外圍市縣發展,統籌城市基礎功能和服務功能建設,統籌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建設宜居貴陽。

5)發揮比較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及布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做大做強生態產業,形成并完善多元化投資、鼓勵創業、人才激勵機制,建設宜業貴陽。

八、經濟發展目標及策略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為目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產業、努力提高服務業比重,促進三、二、一的產業結構形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視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機制管理創新,顯著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2)優化產業布局,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優勢產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為拉動、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產業體系。

3)到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GDP)突破3000億元,年均增長11%左右,人均GDP超過8500美元。

九、社會發展目標及策略

1)按照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目標,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目標基本實現。

2)全面推進人口健康發展。不斷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加強人口管理和服務,完善社區服務體系,改善人居環境質量。

3)大力發展生態文明文化。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促進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推進陽明文化研究,打造城市知名文化品牌。

4)積極促進社會公平。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關注弱勢群體,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保障事業社會化,改善創業環境,建設完善社會事業體系,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5)加快建設信息化城市。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大力發展信息服務業,社會信息化各項指標達到西部地區發達城市的水平。

6)切實保障城市安全。構建城市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完善防災減災和應急保障的設施系統,建立有效應對各種公共突發事件的預警和防范機制。

十、人口規模及城鎮化水平

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萬人,城鎮人口345萬人左右,城鎮化水平達到75%,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00萬人左右,城鎮化水平達到80%,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

十一、城鎮人口引導與分布

1)積極引導人口的合理分布,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通過疏解老城區的產業和人口,促進人口向新區和小城鎮集聚。至2015年,中心城區城鎮人口約275萬人,市域外圍城鎮人口約70萬人;至2020年中心城區城鎮人口約320萬人,市域外圍城鎮人口約80萬人。

2)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引導人口在區域層面上的合理分布,保證遠景貴陽市域總人口規模突破規劃控制的500萬人時,區域具有足夠的集聚和吸納能力?!?/span>

十二、城鎮建設用地規模

2020年,貴陽市域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約375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約95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區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約30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93平方米左右;鎮及城鎮組團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約75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0平方米左右。

十三、區域重大基礎設施銜接與共享

1)積極配合廈蓉、貴廣、滬昆、蘭海高速公路及貴廣、成貴、渝黔、長昆快速鐵路等區域性重大交通干線建設,完成貴陽市鐵路樞紐建設,改善城市對外交通條件,打造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基地。

2)完成貴陽龍洞堡機場擴建工程,在省域內加快形成以貴陽龍洞堡機場為中心,干線機場和支線機場協調運行的民用航空網絡。

3)積極配合貴州省黔中水利樞紐建設,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水資源不足的問題,為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戰略水源儲備。

4)加強以電力為重點的能源建設,合理開發利用市域水能資源,提高區域用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

5)啟動開陽港建設,形成烏江至長江的重要水運通道,提升城市水運能力,推進貴陽市與長江中上游地區的經濟聯系。

6)積極配合中緬天然氣長輸管線和川氣入黔工程建設,建成市域主要城鎮天然氣輸配系統。

十四、市域城鎮體系布局結構

1)根據市域城鎮體系發展的特點,加快行政區劃調整優化工作,對修文、開陽、息烽、清鎮等具備條件的地區,積極推進撤縣(市)設區的進程,完善市域城鎮體系創造有利條件。

2)結合市域產業空間布局,以貴陽市中心城區為核心、按照“中心放射型”的城鎮體系空間布局結構,沿貴黃、貴遵、貴畢、貴開、貴惠、城際鐵路等重要交通干線形成市域城鎮主要發展走廊。中心城區東北部、西部、南部為城市旅游發展主區域,西北及北部為城市工業發展主區域。

市域北部:沿貴遵公路,布局扎佐、久長、息烽城區、西山、小寨壩、養龍司、溫泉等城鎮;沿貴開公路,布局水田、羊昌、南江、開陽城區、雙流、馮三、永溫鎮、楠木渡等城鎮;沿貴畢、貴修公路,布局修文城區、六廣等城鎮。

市域西部:沿貴黃、廈蓉公路,布局清鎮城區、紅楓湖、站街、流長等城鎮;沿筑黔公路,布局衛城、新店等城鎮。

市域南部:沿貴惠公路,布局青巖、黔陶等城鎮。

十五、市域綜合交通發展

1)綜合交通發展目標

與西南地區交通樞紐、西部中心城市定位相適應,帶動經濟圈及市域周邊市縣經濟發展,立足實現生態文明城市發展目標,構建以鐵路、公路、航空運輸為龍頭,以水運為重要補充,實現區域交通便捷、樞紐設施布局合理、交通科技現代化、多種運輸方式相協調、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2)鐵路運輸。

依據國家鐵路干線布局規劃,配合貴廣快速鐵路、貴陽至成都快速鐵路、貴陽至重慶快速鐵路、貴陽至長沙客運專線和貴陽至昆明客運專線貴陽段的建設。

市域快速鐵路網由“一環三射兩聯線”構成。

一環:環城快速鐵路;

三射:貴陽東—開陽快速鐵路、貴陽北—息烽快速鐵路、貴陽北—修文快速鐵路,其中貴陽北—息烽快速鐵路依托渝黔快速鐵路,貴陽北—修文快速鐵路依托成貴快速鐵路;

兩聯線:久長—永溫(開陽),林歹(清鎮)—織金。

新建貴陽新客站和擴建貴陽南站編組站、改貌貨運站,建設完善清鎮、將軍山、扎佐、都拉營等綜合貨場,完成貴陽鐵路樞紐建設,提高城市鐵路客、貨運輸能力。

3)公路運輸

以貴州省的公路網發展戰略“六橫、七縱、八聯”為指導,貴陽城市經濟圈交通建設為目標,高等級公路、國道干線為骨架,?。h、鄉)道為聯系,在市域形成“一環、兩橫、九射線”的安全、便捷、高效的市域快速公路體系。

一環:貴陽環城高速公路(東北環線—西南環線—南環線);

兩橫:貴陽城市經濟圈環北段(黔西—甕安),修文—福泉;

九射線:貴新(貴陽—新寨)、貴廣(貴陽—廣州)、貴惠(貴陽—惠水)、貴黃(貴陽—昆明)、廈蓉(貴陽—成都)、貴黔(貴陽—黔西)、貴畢(貴陽—畢節)、貴遵(貴陽—重慶)、貴開(貴陽—開陽—遵義)等高速公路。

4)航空運輸

加快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擴建工程,適時開辟中遠程國際航線,完善磊莊軍民兩用機場,形成以龍洞堡機場為中心,溝通市際和全國、國際的航空網絡。

5)內河航運

大力整治烏江航道,建設開陽港,提高進入長江的通航能力,達到可通航300噸級船舶;加快碼頭、道路等航運配套設施建設。

十六、中心城區空間發展方向

貴陽市中心城區以老城區為中心,實施 “北拓、南延、西連、東擴” 的空間發展策略。加快麥架、沙文、扎佐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集聚,實現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整體“北拓”;依托環城高速公路南環線、花溪二道建設,通過“南延”,推進花溪、小河等區域城鎮化進程和產業集聚;以三橋馬王廟片區整體改造為重點,實施“西連”戰略,促進老城區與金陽新區聯系與融合,遠景城市空間向西與清鎮連片發展;以龍洞堡機場改擴建為契機,打造臨空經濟區為重點,實施“東擴”戰略,建設龍洞堡東部新城,遠景向龍里方向推進,建設形成貴龍經濟帶。

十七、中心城區空間布局結構

貴陽中心城區形成“一城三帶多組團、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空間布局結構。打造“山中有城、城中有山;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綠帶環抱” 的城市特色,建設用地30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320萬。

1)一城:以老城區、金陽新區共同構成城市核心,連片發展小河、二戈寨、三橋馬王廟、白云等區域,實現城市緊湊、集約發展。主城建設用地約20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約240萬。

2)三帶:將百花山脈、黔靈山脈及南岳山脈作為城市建設用地隔離綠化帶及生態緩沖區,體現“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布局特色,充分發揮山體綠化對過濾空氣、防護污染、調節城市溫度、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

3)多組團:順應城市自然地形特征,因地制宜的在主城外圍布局4個相對獨立的功能組團,即主城北部的高新區組團,南部的花溪組團,東部的龍洞堡組團,東北部的新天組團。主城外圍組團建設用地約10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約80萬。

4)嚴格保護百花湖、阿哈水庫、花溪水庫等城市飲用水源安全,同時加強對南明河、市西河、貫城河、魚梁河、麥架河、黔靈湖、觀山湖等河湖水系的生態環境修復和綠化景觀環境營造,在城市內部構筑多條“水清、岸綠、景美”的濱水綠化景觀走廊。

5)在城市各功能組團之間,結合十里河灘城市濕地公園、黔靈公園、長坡嶺森林公園、圖云關森林公園、順海公園、阿哈水庫、百花湖等若干大型城市公共開敞空間,形成城市重要生態戰略點,避免城市建設過于連片發展,保護城市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生態格局。

6)加強以環城林帶為主的森林資源、野生動植物及綠地資源的保護、建設和利用,實現城市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景觀優美、空氣清新的環境建設目標。

十八、主城發展策略

1)老城區:涵蓋老城區、甘蔭塘、漁安安井、雅關偏坡等區域。充分發揮老城區的輻射帶動作用,著重提升老城區的綜合性服務功能;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主,繼續實施“退二進三”戰略,對有較大污染影響的工業企業實施搬遷,逐步消除老城區現有污染源;繼續加大舊城改造力度,解決老城區用地功能結構和城市交通環境問題,不斷完善以路網、人行過街設施、停車場為重點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降低建筑密度、減少建筑總量和增加綠化面積,增加公共空間的“雙減雙增”原則,提高老城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水平;優化居住環境質量,提高居住水平,嚴格控制老城區住宅建設總量,通過規劃控制引導人口向金陽新區和其他區域轉移。

2)金陽新區:涵蓋金陽新區、金華、朱昌等區域。繼續向西側金華、東側大關區域拓展發展空間,以增強新區集聚力為建設重點,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市級會展中心,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逐步吸引老城區人口向新區轉移;配合貴陽新客站的建設,在大關區域形成全市最重要的鐵路客運站和旅游交通樞紐,完善相關的服務設施配套;加強百花湖水源保護,劃定水源保護范圍,嚴格禁止一切破壞水源環境的建設行為。

3)三橋馬王廟區域:充分發揮其北接金陽新區、南接老城區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樞紐優勢,加快促進舊城改造和整體開發建設;重點發展對外交通、物流商貿等現代產業,促進金陽新區與老城區的連接和融合,為形成金陽新區和老城區互動發展的格局創造條件。

4)小河區域:涵蓋小河、金竹等區域。依托現有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培育一批優勢企業,完善開發區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小河至孟關工業走廊,拓展開發區產業發展空間,努力建成中國西部獨具特色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加強阿哈水庫水源保護,劃定水源保護范圍,嚴格禁止一切破壞水源環境的建設行為。

5)二戈寨區域:涵蓋二戈寨、改貌等區域。充分發揮西南地區最大鐵路編組站的交通樞紐優勢,以對外交通和物流集散功能為主,逐步弱化居住功能,建設服務全市的鐵路物流中心。加快用地結構調整,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配套。

6)白云區域:涵蓋白云、都拉營等區域。依托現有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全國重要的鋁工業基地,積極發展新材料等產業。完善都拉營區域設施配套,開發區用地向都拉營延伸。推進南湖區域開發建設,與金陽新區連片發展。調整東西部合作產業園、粑粑坳工業區功能,加強工業污染源治理,改善區域人居環境。 

十九、外圍組團發展策略

1)沙文區域(高新區):涵蓋沙文、麥架等區域,布局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形成以貴遵高速公路、貴修高等級公路為發展軸線的工業產業集群走廊。

2)花溪區域:涵蓋花溪、黨武、石板、久安、孟關等區域,依托省級花溪風景名勝區,以建設十里河灘國家濕地公園為重點,形成全市自然生態旅游的龍頭品牌,大力發展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產業;依托高校文化資源,配套建設國際化水平的醫療衛生、教育等服務設施,打造高品質的國際化居住社區;整合現狀高校用地布局,完善相關配套設施,花磊路沿線預留高校遠景發展用地,打造全省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孟關區域與小河聯動發展,打造小河至孟關工業走廊。

3)龍洞堡區域:涵蓋龍洞堡、小碧、永樂等區域,重點促進整體開發,利用航空港優勢,打造貴州旅游集散中心,大力發展臨空經濟;配合航空港擴建及貴廣高速公路建設,形成全市航空物流中心和發展臨空指向型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基地;依托自身及周邊自然優勢,以文化旅游、運動休閑等大型項目的建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休閑旅游業、近郊生態農業。建設成為貴陽市的東部新城。

4)新天區域:涵蓋新天、東風等區域,以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新天園區為依托;發展以光機電一體化、片式元器件為重點的信息產品制造業,努力建設好中國西部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基地;依托烏當特色地熱溫泉資源,打造新天至洛灣休閑溫泉旅游帶,將烏當溫泉休閑度假游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產品;以貴陽市北線自然風光旅游帶和南明河下游休閑度假帶為核心,形成具有豐富地域特色的貴開路旅游走廊和南明河文化走廊。

二十、城市遠景發展

2020以后,中心城區建設用地主要向北扎佐區域,向東永樂、龍里區域,向西清鎮區域,向南黨武、湖潮區域擴展,其中湖潮、扎佐、清鎮區域為主要建設用地增長區域。建設形成扎佐、湖潮、清鎮組團,進一步完善“一城三帶多組團、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空間布局結構。

二十一、住房建設發展

大力推進“住有所居”民生行動計劃實施,完善以市場為主導、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住房供應體系,加強市場引導和調控,調整住房供應結構,有效控制房價漲幅,逐步改善人民群眾居住條件,實現貴陽市城市居民住房達到小康水平的戰略目標。至2020年,全市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5平方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標準,基本實現戶均擁有或租住一套功能配套、設施齊全的成套住房,住房成套率達到100%以上,城鎮低收入家庭保障住房覆蓋面達到100%,新建住宅區綜合配套率和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100%。

二十二、社會事業發展發展策略

1)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的基本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權益,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社會公共事業發展成果,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強化城市職能,以重點完善中心城區公共服務功能為手段,增強中心城區的凝聚力與輻射力,從而鞏固和提高城市的區域中心地位。

3)統籌城鄉社會公共事業協調發展,調整優化布局,加快農村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縮小城鄉居民享受公共服務的差距。

4)社會公共事業建設和發展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5)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對公益性的社會公共事業建設和發展要堅持政府主導,以公共財政投資為主;對可以實行產業化的社會公共事業要堅持政府引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二十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結構

根據城市空間布局結構,確定“一主四次”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結構,1個市級服務中心,即老城區、金陽新區共同構成城市核心,布局主要的市級公共服務設施,服務輻射全市;4個組團級中心,即沙文、新天、龍洞堡、花溪主要布局組團級公共服務設施,服務輻射周邊區域。

二十四、行政辦公設施

老城區布局主要的省級行政辦公用地,市級行政辦公用地主要集中布局在金陽行政中心,并在金陽預留部分省級行政辦公用地。在金陽、小河、白云、沙文、新天、龍洞堡、花溪設置為本區域服務的行政辦公用地。

二十五、文化設施

1)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目標, 積極倡導“知行合一、協力爭先”的城市精神,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整合資源,實施文化基礎設施、基礎文化、文化精品、文化產業、體制創新、人才建設等六個文化工程,逐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布局合理的覆蓋全市的文化功能體系。

2)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內涵,以陽明文化為重點,加強對城市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革命文化的研究工作,突出城市文化特色。

3)大力推進城市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努力構建文化先進城市。近期抓好博物館、科技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形成貴陽市文化新中心―金陽文化中心。

4)基本實現城鄉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所有鎮建成文化館(站),所有行政村建成“農民文化家園”,促進農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二十六、體育設施

1)構筑以金陽新區奧體中心為龍頭,各區域體育場館為骨架,學校及社區體育設施為立足點的完整體育場館設施網絡,力爭2020年全市公共體育設施用地達到人均2.2平方米, 形成布局合理、服務完備的體育設施服務體系。

2)加快金陽市級奧體中心建設,達到能承辦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和國際單項賽事的體育場館標準,完善六廣門、新體育場等體育場館設施,完善和適度擴大清鎮體育運動訓練基地和水上訓練基地(省屬)、河南莊訓練基地(省屬)、東山青少年運動場訓練基地(市屬)。

二十七、醫療衛生設施

1)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衛生工作全局,統籌城鄉、區域衛生協調發展,統籌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協調發展,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人群之間衛生服務差距,滿足不同層次的醫療保健需求,主要健康指標達到全國省會城市的平均水平。

2)城市建立以綜合醫院、??漆t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為中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的“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的二級醫療服務體系,建立以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系統為保障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并建立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康復治療、心理干預、健康教育等服務體系。

3)農村建立以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縣計生站、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中心,鄉鎮衛生院、計生站為樞紐,村衛生室、計生站為支點的三級醫療服務網絡。

4)至2020年,在全市基本建成能覆蓋城區居民人口100%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全市每千人床位數達到5.5張,中心城區每千人床位數達到9.5張,鄉鎮每千農業人口鄉鎮衛生院床位數達到1張。

二十八、教育設施

1)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優化發展。完善以花溪文教區為主,金陽、龍洞堡等文教區為補充的高等教育設施布局;按照“211”工程建設標準,完善貴州大學建設,花磊路沿線預留高校遠景發展用地;建設擴建龍洞堡貴陽學院,提高貴陽學院的辦學水平和層次;擴建貴州師范大學白云校區,至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生均建筑面積達到41平方米。

2)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全面發展和全力實施高中教育普及發展。確保城鎮居民、農村子女、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穩定擴大高中辦學規模,按標準新建、改擴建一批優質示范性高中,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至2020年,普通中小學生均建筑面積達到10平方米。

3)大力促進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整合調整現有的職業技術學校,重點建設與城市產業發展、居民日常生活相關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4)重視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強幼兒教育改革,以教育部門舉辦為骨干,社會力量舉辦為主體,加大農村地區幼兒教育建設,基本形成“托幼一體”的學前教育體系。堅持特殊教育與其他各類教育均衡協調發展,建設完善市級特殊教育中心及各區(市、縣)特殊教育中心。

5)至2020年,基本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5%以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占職業技術教育比例達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2年以上。

二十九、社會福利設施

推進社會福利以社會化為導向發展,基本建成以國家興辦的社會福利機構為示范、其他多種所有制形式的社會福利機構為骨干、社區(鄉鎮)福利服務為依托、居家供養為基礎的社會福利服務網絡,到2020年,全市各類社會福利要能滿足老年人、孤兒、精神病人等機構照料所需。在中心城區外圍邊緣地帶布局殯葬設施。

三十、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

1)全市形成以風景名勝區為核心,山體綠化、河湖水系為基礎,歷史文化遺產為特色,生態景觀廊道相貫通的區域生態網絡體系。

2)開展以治理“兩湖一庫”為重點的治水工程,抓好“兩湖一庫”及花溪水庫、松柏山水庫等飲用水源的環境治理和保護,確保城鄉飲用水源安全。

3)開展以林業生態建設為重點的綠化工程;加強環城林帶等森林資源、野生動植物及綠地資源的建設、保護和利用。至2020年,全市綠化覆蓋率46.4%。

4)完成中心城區主要建設區域內的貴州水泥廠、貴陽鋼廠、貴陽發電廠等重大污染企業的異地搬遷或關停工作,消除中心城區污染源。

三十一、市政設施規劃

1)至2020年,中心城區共設12個水廠,規模171m3/日?,F狀水廠保留8個、新建及逐漸擴建水廠4個。

2)至2020年,中心城區共設500KV變電站3座,220KV變電站23座,保證城市用電安全。

3)至2020年,全市居民燃氣氣化率為98.5%,近期使用現有的焦爐煤氣管道供氣系統。中遠期依托中緬石油天然氣長輸管線及川氣入黔工程,逐步由天然氣取代焦爐煤氣。

4.)至2020年,固話總用戶數約為160170萬線,數據業務總用戶數約為6070萬線,移動電話總用戶數約為210240萬部,電信交換機容量200210萬門。

三十二、近期建設重點

1)以“一片兩路”(三橋馬王廟片區、北京西路、花溪二道)為突破口,加快城市建設,擴大城市規模,壯大城市實力。

2)以貴陽火車新客站、龍洞堡機場擴建、市域“一環三射兩聯線”快速鐵路網,中心城區“三條環路十六條射線”道路網系統建設為重點,加強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建設。

3)以沙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小河孟關工業走廊建設為重點,加快實施市域“三個開發區、三個工業基地”建設。

4)加快金陽、龍洞堡、沙文等區域的開發建設進程,引導和調控人口、產業布局,使中心城區“一城三帶多組團、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結構更加均衡。

5)大力完善和調整老城區用地布局結構,推進實施“城中村”改造工程,提升老城區環境質量。

6)加強城市生態綠化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塑造城市自然文化特色。合理開發利用城市旅游資源,建設“森林之城”、“休閑避暑勝地”,力爭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聯合國人居環境獎城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10)》--大貴陽初露端倪
中國的達沃斯小鎮——貴陽·朱昌生態文明新型城鎮規劃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0年-2020年)[
《沈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草案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
媒體速遞丨南京江北新區最新規劃出爐!先睹為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鱼县| 扎赉特旗| 苍溪县| 仁布县| 兴义市| 三门峡市| 福建省| 寿宁县| 谢通门县| 姜堰市| 伽师县| 浮梁县| 哈密市| 章丘市| 周至县| 永吉县| 罗江县| 彰化市| 滨州市| 噶尔县| 宁晋县| 珠海市| 观塘区| 彰武县| 沂源县| 浏阳市| 台东县| 长宁区| 红原县| 温泉县| 鄂托克旗| 新田县| 酒泉市| 台安县| 林州市| 巨野县| 西峡县| 邓州市| 阳新县| 崇义县| 江山市|